主页 > 营销案例 > 医药案例 >

“宿便”、“洗肠”大战2003年

营销资讯 2020/03/12 11:38:38  来源:网络整理

“宿便”、“洗肠”大战2003年

    2003年遇“非典”事件,很多产品被当头一棍打晕。上半年基本是“西线无战事”,下半年风云突变,润肠通便产品成为当年医药保健品最大亮点之一。“宿便”、“洗肠”成为见报率最高的词汇。很多产品共同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排宿便”、“洗肠子”运动。先后卷入这场“大战”的产品有:“肠清茶”、“解放疏尔康”、“欣方冲剂”、“回春花通秘茶”、“碧生源常润茶”、“丁氏润通茶”、“春植林”……

    润肠通便市场的状况

    润肠通便市场多年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市场巨大非常好做,有人认为这个老得掉渣的市场人人都梳理过,没有太多的机会……不管大家怎么说,从蜥蜴团队的“回春花通秘茶”的招商广告,我们完全可以“见一斑而窥全豹”,以下为部分内容:

    一、市场需求极大旺盛

    据权威数据显示,全国有近65%的人有便秘现象。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排便不痛快的人数是欧洲十几个国家人口的总数。而且一旦排不出来,心烦意躁、焦虑不安……想想几亿人为了排便而忧心忡忡、焦头烂额,这将是多么巨大的市场!

    二、润肠通便产品多如牛毛

    润肠通便产品大的如三株、脑白金、排毒养颜胶囊,小的如各地地方批号的泻药,都充满这个市场,价格三六九,各有各的说法。

    据权威数据显示,全国有近65%的人有便秘的现象。也就是我们每天排便不痛快的人数是欧洲十几个国家人口的总数。

    但在无数的产品中,只有脑白金、排毒养颜胶囊等少数产品找到概念突破口,如“送礼”、“排毒养颜”等,其他产品如常做广告的润通养生、三叶、美多等,概念大多集中在润肠、通便、肠道的“清道夫”方面。

此时,在润肠通便这个领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大概念。

 

    宿便和洗肠的诞生与发展

    2001年,在东北运作的“丁氏润通茶”,率先在报纸广告上提出了“宿便”的概念,但并没有在全国全面推广。

    2002年5月,北京《信报》、《京华时报》等报,先后刊登了“解放疏尔康”(以下简称“解放”)的整版“宿便”与“香蕉便”的科普性广告,至此“宿便市场”正式拉开序幕。此时,经销商与厂家敏锐的意识到润肠通便市场将风起云涌。但仍然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如“碧生源常润茶”在《信报》的头版通栏广告,还不是很坚决的诉求“宿便”。

    2003年,“非典事件”把各种产品的经销商年度计划打乱。在慌乱间,发现“宿便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于是蜂拥进入,此时全国的报纸都能找到“宿便”广告的痕迹。比如蜥蜴团队一直低调运作的“宿便的女人老得快——回春花通秘茶”,也成为追捧的对象。在“南方药监所”的润肠通便产品月份销售报告中,竟然连续赢得排行榜前6位。

    蜥蜴团队一直低调运作的“宿便的女人老得快——回春花通秘茶”,也成为追捧的对象。在“南方药监所”的润肠通便产品月份销售报告中,竟然连续赢得排行榜前6位。

    2003年春夏之交,“欣方冲剂”(以下简称“欣方”)在几个重要市场,更加彻底、坚决的提出“排宿便”。“宿便”的风潮达到顶峰。据知情人士介绍,“欣方”的操作人马和“解放”是一个团队,所以双方相互厮杀的场面很少。

    2003年7月,“丁氏润通茶”原班人马(北京御生堂和长春的马总)隆重推出“肠清茶”,在“宿便”概念不变前提下,大胆的提出《给肠子“洗澡”,咱也疯狂一把》,把“宿便”推向“洗肠”。利用良好的渠道与巨大的媒体投放,迅速成为润肠通便市场的主流产品。

    2003年11月底,在青岛、唐山等市场出现“畅清茶”、“肠清松茶”等拦截意图明显的产品,随后全国各地纷纷跟进。

    2003年12月,“洗肠”掀起价格战。蜥蜴团队认为:“宿便”、“洗肠”开始进入衰退期。
    至此,“宿便”、“洗肠”概念从诞生到高峰到衰退,风风火火的走完2003年。知情人士估计,“肠清茶”虽然在各地受到阻击,但仍然是大赢家。而“解放”、“欣方”、“回春花通秘茶”、“碧生源常润茶”等也各自瓜分或大或小的蛋糕,大多数地方经销商都赚到钱。至于“宿便的女人老得快”屡试不爽的文案,大家在敬佩之余,也难以查出原创。

 

    全国混战一团

上一篇:2003年风靡产品肠清茶的广告策略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