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领导力 > 商业领袖 >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缔造者

营销资讯 2020/03/28 16:18:39  来源:网络整理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缔造者

南方新闻网张立

本报记者张立

中国有90多万个村庄,但从没有哪个村支书退休,能像吴仁宝这样轰动。

他曾说要在书记任上干到80200375日,却出人意料宣布换届,他的四儿子———39岁的吴协恩经选举接班。

这位76岁的老人,在长达48年的时间里,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在他的治下,华西村从1960年代开始成为全国典型,历经数十年风云变幻,始终屹立潮头红旗不倒,外界誉称天下第一村

他在经济上同样创造奇迹:华西村从当初负债2.5万元起步,如今固定资产30亿元,拥有村办企业58家,2003年销售额预计100亿元。

华西村2000多名村民,现在尊称他老书记,因为他一直高举共同富裕旗帜,给村民带来人均6000美元的年收入,给每户配备了小轿车,给每家建起了400平米以上的别墅。

40多年来,外界既惊诧于其创造的政治和经济奇迹,更对神秘的华西村充满好奇,而对华西村的质疑,也从没停过。或许,不读建国54年来的政治史,就无法理解华西村的发展逻辑;同样,如果不锁定吴仁宝的农民身份,也无法读懂华西村的今天和过去。

新老交替的时刻,天下第一村在展望未来的命运。

谜样华西村

从沪宁高速公路前往江阴市,华西村牌烟酒的广告牌,不时出现在路边,华西村三字铁钩银划,应是出于毛泽东书法的集字。

华西村位于江阴东部,相距约20公里。看见一座宝塔的地方就是了,司机告诉记者,那是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

宝塔的顶部是一个金黄色的葫芦,导游小姐说,共用了3.5公斤黄金镀成。根据资料的介绍,这座塔投资1.2亿元,于1996年建成,高98米,共717层。

塔的进门处有标牌:天下第一塔。上塔观光需购10元/人的门票,两座电梯均有专人值守。站在塔顶临风眺望,南边数百幢别墅像方阵一样整齐排列,青翠的松柏成行,与红色别墅相映成辉,四周有高墙包围,几个出口处都有保安把守,盘查森严。

塔顶北边的走廊内,供奉四尊雕像,分别是财神菩萨、寿星、天官、老子,导游小姐说,是老书记的安排,分别代表着财寿禄以及教育。

金塔的第一层被辟作商场,二楼有14个餐厅,三楼是康乐中心,四、五楼是会议室,六楼到十四楼则是客房。

宝塔西边是一个大操场,两座建筑造型分别像龙和凤,中间则是一个舞台,右边的凤形建筑不够神似,游客每每误认为是母鸡,导游小姐总是即时予以纠正。左边的龙头,则连着一条1000多米的长廊,通往村庄各处,号为千米巨龙,灰瓦遮顶的巨龙分两层,下为两车宽的道路,上则辟为小商品批发市场。

这个操场的正式名称是龙凤广场,以前村里每周召开的全村大会就设于此,开完会后,舞台上照例有戏剧演出,在去年兴建民族文化宫后,这里变成每年举行全村万人宴的地点。

龙凤广场的旁边,就是别墅区的北门入口,两位保安把守,没有导游小姐的带领无法入内。不过即使进入,也只能参观指定的两户。这里还有一景:所有别墅均有走廊连接,然后通往全村各处,号称万米长廊,初衷出自老书记愿望: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出门即使下雨雪也不打伞。

华西村值得一看的景点,还有张家港河边的华西公园,这里微缩建设了美国国会大厦、法国凯旋门等建筑,吴仁宝为此处取名世界图,村里编演的锡剧《要看稀奇到华西》中唱道,华西村的村民,从此可以早上在法国凯旋门口喝牛奶,中午到美国白宫去吃肯德基,晚上到澳大利亚吃海鲜,睡觉睡到英国伦敦皇宫里,一日游遍全世界,你说稀奇不稀奇

另外,华西村的农民公园中,则有弘扬孝心的二十四孝亭,还有一个桃园,讲述的是三国刘备关羽张飞结义的故事,但三结义一幕,张飞爬在树顶,关羽蹲在树枝上,刘备坐在树根旁,据说是张飞提出谁爬得高谁是大哥,但树高千丈叶落为根,所以树根最高最大,机心独具的刘备仍旧胜出。这一华西的当地传说,或许有助我们理解此后吴仁宝挑选接班人的苦心。

吴仁宝的体验

汽车在千米巨龙里左弯右拐,停在一座1970年代修建的楼房边,吴仁宝的老伴赵根娣已75岁,仍是满头乌发,一套合身的蓝色绸衫,耳边金耳环、颈上金项链。

厅内两张米色布包的老式沙发,几张小藤椅,一张小方桌。贴墙的木条桌,摆着四个寿星、一个财神,还有一个几绺长须的儒士雕像,细看是陶渊明。

楼下共三间房,楼上卧室,没什么家具,也没法放家具,因为所有的房间墙壁上,都挂满几排照片,全部是前来视察的各级领导与吴仁宝的合影。

每天傍晚6时过后,吴仁宝归家,吃一碗只放油盐的清汤挂面、夹一块只蘸些酱油的白豆腐,再剥两只茶叶蛋,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7时到730分,是一个没人敢打扰的时段,因为他要一分不少地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已经几十年了,自从有了电视机,他就有了这个习惯。赵根娣说。

几乎每天晚上7时半之后,都要开党委会,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告诉记者,老书记往往根据中央的最新政策,结合本村实际作出部署。这个会一般要开一个多小时。

吴仁宝这个习惯即使在江阴市也广为人知,江阴日报社总编辑蔡意同认为,吴仁宝是个对政治非常敏感的人,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是个农民政治家。

尽管只上过几天私塾,吴仁宝却能屡屡通过观察,把准政治的脉搏,作为例证的是,从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到科学种田典型、乡镇企业典型、扶贫先进典型、精神文明建设典型……再到最近,创作出3个剧本,歌颂三个代表

但他并不是照搬这些政策,而是把新的东西,马上用他的语言,与华西村挂上钩。江阴市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例如中央讲一国两制,华西村则提出一村两制”(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讲到小康,吴仁宝要求100户实现大康1000户实现中康,其余都实现小康。在今年换届作工作报告时,他评价华西的形势继续保持了既不大好,又不小好,这届更比上届好

对政治兴趣盎然的吴仁宝,曾经仕途亨通,由村而乡而县,官至当年的江阴县委书记,乃至跻身江苏省委委员,但他一直拒绝辞去华西村支书这个职位。

而他最大的几次打击,同样来源于政治,一是在文革中被挂着黑板批斗,当时年幼的吴协恩,还傻傻地爬上台去,向爸爸要钱买糖;第二次是在县委书记任上,吴仁宝派13干部下基层,13干部去调研,机关仅留13,结果他随后落选县党代表;第三次则是连任六、七、八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却意外落选。

在党代表落选之后,吴仁宝拒绝了调职异地的安排,回到华西村,挟县委书记余威而甘作村支书,在当时政坛上也传为奇谈。

三起三落的吴仁宝此后经营华西村,他告诉记者,华西村从来不是某一个领导的典型,也不是某一阶段的典型,我们走自己的路。

对于自己的政治经历,吴仁宝概括为4个字: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到1980年代才

是指1958年浮夸风时他虚报过产量,1960年代为何要呢?吴仁宝有这样一段话:1960年代初,又有人叫我吴仁宝怎么搞怎么搞,我说不听了,以前听了上了当。领导不满意,说我吴仁宝是目中无人、独立王国。后来一想不对,明顶是要吃亏的,就改为暗顶。不管哪个领导讲什么,我当面都答应,过后,不符合华西实际的,绝不执行。这个顶,实际上是形式主义,我已经改了不少了,但还舍不得完全丢掉,因为形式主义可以对付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比较喜欢形式主义。

在吴仁宝眼里,一个好干部,既要同各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又要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只同上面保持一致,这不是个好干部,但只同下面保持一致,这干部当不长。他将此定义为两手抓

吴仁宝在官场上很少树敌,因为没有利害冲突,江阴市一位干部透露,即使是镇里的领导到华西去,吴仁宝也从不因其官小而轻慢,这点他和大邱庄的禹作敏完全不同。

华西村特色艺术团副团长计丽静则说起这样一个细节,剧团备有一个特别节目《三杯美酒敬亲人》,一般我们接到通知上这个节目,肯定是有大领导来,这个节目的创意,是在表演进行中斟上三杯,突然下到台前敬酒,猝不及防之下,领导往往一愣,随即开怀大笑,这是一个宾主尽欢的时刻。

政治优势为经济服务

华西村的第一面红旗,自农业学大寨始。

当时的华西,土墩洼地星罗棋布,800多亩地被分成1300多块,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被大寨精神燃烧起来的吴仁宝,1964年制定了一个15年发展远景规划,率领群众削高地、填低洼,河流改道、田亩重划,7年时间,用人工重造了华西村地貌。

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回忆,当时村里编了歌谣鼓舞士气,小孩怎么办?拜托隔壁老太太;淘米做饭怎么办?路上跑快快。一唱一和,声震田野。

这面红旗升起时,不为人知的是,吴仁宝已经抽调20人,于1969年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小五金厂。当时可千万不能让外面知道,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呢。吴仁宝的大儿子吴协东告诉记者,田里红旗飘飘、喇叭声声,检查的同志走了,我们转身也进了工厂。

为什么冒险搞工业?因为种田挣不到钱。吴协东清楚地记得,当时全村人拼死拼活,农业总产值24万元,而只用20个人办的小五金厂,3年后就达到了24万元的产值。

其时华西村外面的世界,文化大革命风狂雨暴,吴仁宝被造反派揪出来批斗,也曾被群众组织的保皇派保护,还曾被军宣队破格起用……

1960年代作为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大队,华西先被嘲讽为吹牛大队,继而流传为做煞大队”(方言:指干活干得太多太累)70年代末期,《人民日报》刚在头天刊发农民热爱这样的社会主义,次日的中央内参上就有大字标题:华西村是个假典型;而到了1980年代,当地还曾发生过禁止到华西村参观的事件,结果反而惹得好奇的人蜂拥而至。

华西村就在告状声中,名气越来越大,吴协东告诉记者,但村里从1960年代开始办小磨坊,1970年代做小五金,一直在断断续续搞工业。

华西村穷怕了,也穷够了,吴仁宝解释当年的动机,要富裕起来,光靠种地能行吗?他因此感慨:当年有位领导发现了,痛骂我一顿,说你是农民搞什么工业,这是忘本!

1978年,文革过后,改革开放前夕,华西村盘点过家底,共有固定资产100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另外还存有3年的口粮,而在当时,一包烟的价格是0.2元,整个江阴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也仅仅数亿。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西村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吴仁宝率8个人到河北、河南等地考察,分田到户、土地承包其时刚开始推行。回到村里,吴仁宝没搞分田到户,却冒了句: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他决定马上创办一个打农药用的喷雾器厂,1984年,光这一个厂,净赚200万元。

不过华西村真正完成原始积累,应该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二天晚上,村里的党委会开到凌晨两点,吴协东告诉记者,他判断全国经济要大发展,因此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囤积3个月的原材料。

在吴协东眼里,这毫无疑问也是一次政治冒险。吴仁宝此前一直坚持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这次却破天荒借款1000万元用于周转,华西村究竟动用了多少资金,如何筹措,最后又赚了多少钱,至今仍是个谜。吴协东只透露了一个数据,村里当时购进的铝锭6000多元/吨,3个月后就涨到了1.8万多元/吨。

华西村完成的另一个动作,至今也让外界迷惑,那就是以村办之企业,染指历来国家垄断的烟草制造业。以华西村三字命名的香烟,由淮阴卷烟厂生产、华西村宝昌化纤公司总经销,再由江阴市烟草专卖局专卖。华西村党委副书记、财务经理杨红玉透露,去年仅此一项的销售额达4.7亿元,华西村不需投入一分钱,从中可分享大约2000万元的纯利润。

华西村股票上市,是其发展史上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上市指标炙手可热的年代,华西村首创村庄上市先例,于1999年上市发行3500万股,共筹资2.9亿元。

这笔资金后来用于电厂扩能、毛纺厂技改,以及新上一个化纤项目。股份公司总经理孙云南告诉记者,毛纺及化纤已成为华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宝昌化纤公司去年的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烟酒约5亿元),今年将达到25亿元。

华西村从2002年投入12亿元巨资,在河北唐山兴建年产量120万吨的北钢715日,吴仁宝特意前往拜会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当地的媒体报道,在季省长感谢华西村支持河北经济发展的同时,吴仁宝也感谢他在江苏期间,对华西工作的支持,并准备追加投资,将北钢的规模扩大到500万吨。

政治优势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吴仁宝告诉本报记者,这一点华西村从来没有动摇过。

叫声爸,给你买块马蹄酥

从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200211月之前,华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均由吴协东担任,吴协东是吴仁宝长子,现年55岁。

吴仁宝共有4子一女,女儿吴凤英年龄居中,48岁,她出生这年起,吴仁宝开始担任村支书。除了她的名字,4个儿子分别名为协东、协德、协平、协恩,据说是分别寓纪念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周恩来之意。

一直到25岁,吴凤英没有叫过一声爸。

我小时候不理解他,吴凤英告诉记者,妈妈要到10多里外的棉纺厂上班,整天不在家,而爸从不管我们死活,只知道带着村里人干活。

吴凤英只比三弟四弟大几岁,却充当起又当姐又当妈的角色,上学时一边蹲一个,割猪草时后边也跟两个。而大哥和二哥,这时已被父亲分派出去干活,一天挣1.96元,自己得0.36元,其他交给村集体。

在她15岁时,吴仁宝曾作过尝试,叫一声爸,我给你买一块马蹄酥。凤英掉头就走。

25岁,大年初一,出嫁的日子。快叫啊,都要出门了。媒人一个劲催促跪在地上的凤英。我当时嗓子发干,终于平生第一次叫了声爸,吴凤英回忆这一幕仍不免泪下,他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摆摆手说,好了,好了,快走吧

这可能是吴仁宝第一次在孩子面前掉泪。在记者向他求证时,这也是他第一次拒绝回答问题。

5个儿女逐渐成人的过程中,吴仁宝为他们逐一分工。吴的老伴赵根娣告诉记者,大儿子协东做木匠,二儿子协德做泥瓦匠,女儿学裁缝。7岁开始站在板凳上为全家做饭的协平,后来学了烹饪。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赵根娣认为,有这几门手艺,家里可以自己盖房子、缝衣服,吃穿住都不愁。这一当初的家庭分工,现在演变到华西集团:协东主管建筑装潢公司,协德主政钢铁产业,凤英身为服装公司总经理,而协平则为旅游服务公司副总经理,主管餐饮等服务行业。

协德当兵复员到县机关工作,吴仁宝命令他回到了华西村;而凤英的丈夫缪洪达,原本是一个国有大厂的技术员,他成婚后也被要求辞去公职,到华西村做上门女婿。

几个儿女的婚姻,同样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赵根娣告诉记者,“4个媳妇都是我挑的,我都很满意。

最大的冲突发生在协恩身上。他11岁那年,村民孙良庆12岁的儿子早夭,看着以泪洗脸的孙家夫妇,吴仁宝决定,把协恩过继给他们当儿子。

在当时农村,过继意味着被父母遗弃,是很羞耻的事情。吴协恩刚开始死活不愿去,我们只有帮着做工作,凤英后来告诉记者,爸爸讲话,牙齿可当街沿石(注:方言,意为一言九鼎),要维护他的面子。

协恩最终顺从。7年后,孙良庆去世,孙家只剩孤女寡母,我们不要他做儿子了,要他做女婿,面对主动上门的媒人,赵根娣当时大吃一惊。

协恩这时已有了意中人,是本村的一位漂亮姑娘。在父母最终决定他的婚姻大事后,协恩选择了离家参军。他在部队曾给凤英写信说,姐姐,我这辈子不结婚了,你生了女儿,就当是我女儿吧。

我一直想了一年多,父亲为啥这样干?吴协恩告诉本报记者,后来我认为,父亲为村里考虑太多了,他已经把华西当成一个大家,大哥、二哥、姐姐、姐夫,既然都为华西作出了牺牲,我个人又算什么呢?

198511月,吴协恩退伍回村,与孙家女儿阿小成婚。

其后,他在村里当过驾驶员、供销员,曾被父亲派往黑龙江扶贫,在一个边荒小镇苦干几年,建设黑龙江华西村。再其后,吴协恩以华西村三字为资本,创立宝昌公司,华西村牌烟酒,即出自他的运作,时至今日,宝昌化纤公司已成为华西集团中排名第二的企业。

吴仁宝在换届的党代会上,曾这样解释:要说知识面,协东比阿四(吴协恩)广,要说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协德比阿四强,主要还是考虑阿四比较年轻。如果选协东,只好干五六年,选协德,也只好干10年,而阿四可以干21年。

我不是因为阿四听话才选他,吴仁宝回答本报记者,而是因为他既听我的话,也考虑该不该听我的话,不该听的他不会听。

记者采访时,曾问过吴协恩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爱人,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你会不会选择做吴仁宝的儿子?

吴协恩说,我这样回答你,我年轻时的确有过这种想法。

吴协恩和他的几个哥哥一样,高中学历,但他小时候喜欢听书,年轻时则要求自己跟老人呆在一起,他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弱点,例如20岁时容易冲动,30岁时以为自己很成熟,40岁就认为自己老了,50岁了却又反而不服老,而我不想犯这些同样的错误。

吴协恩喜欢下象棋,但从不看棋谱,一看就掉到定势里面了,我喜欢自己琢磨。这个回答有点像吴仁宝。

老书记的格局

200374上午,吴仁宝在全村党代会上,宣布推荐吴协恩为书记的惟一候选人。他在工作报告中说,我的看法,最好得票率能够集中一点,这可以体现每个党员的素质,是否讲党性,是否讲原则,是否讲良心。

次日上午,无记名投票选举,吴协恩以100%得票率当选。同样全票当选的,还有党委副书记吴协东、吴协德、吴凤英等人。在两年半前的党代会上,吴仁宝同样是以全票当选村党委书记,这次他零票。

712,吴协恩在书记会议上首次讲话,他提到,要开创华西村工作的新局面。

华西村党委是该村的最高权力机构。议事的规则一般是由书记提出议程,先召开正副书记会议,然后召开党委委员会,由于党委副书记同时兼华西集团的副董事长、副总经理,而党委委员一般都兼集团公司副经理,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华西村村委会主任由吴协德兼任,村委会在华西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后勤及服务,按道理,村委会应当是集体资产的代表者,但党委会无疑在行使这个职能。

吴仁宝现在新设了一个总办公室,他担任总办主任,这个机构的职能是监督集团公司等。

华西村的村民没有周末休息,没有节假日,因此外出均得请假。全村惟一的假期是春节放假两天。上班时间从早上7时至11时,下午1时至5时,这是一个早睡早起的作息制度。

一般村民的年收入只在3万多元/人,分为三块,一块为工资和奖金,工资每月500-1000元之间,不过只能拿50%,奖金大约为工资的3倍,年终与未发的工资一起,发放20%现金,其他的存入集体账户,作为股金。第二块是每年2800元的生活补贴;第三块则是股金分红,按股金总额的5%提取。这样算下来,村民分到手的现金,每年大约1万多元。

村里统一分配别墅、每户配备轿车,钱直接从股金账户中扣除,不过假如离开华西村,别墅、轿车、股金都要被没收。村民如果使用自己股金账户上的钱,须向村里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支取。

华西村的会特别多。金塔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晚要开党委会,讨论村里的事务;而在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各单位也要组织学习新闻时事、吴仁宝的最新讲话精神,以及单位的各种政策。每个周末,召开全村村民大会;每个月,召开一次外地打工人员大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村民和外来打工者全会。

在这些大会上,华西村特色艺术团的演出是压轴戏。艺术团的节目取材于华西,必须寓教于乐,例如《人人爱唱六爱歌》、《十富赞歌》、《十穷戒歌》等,还有教育干部知错就改的《小过关》,要求干部之间不嫉妒的《将相和》。记者数了数,共有大约9样板戏,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戏他已经看了不下10次。

艺术团团长由吴仁宝兼任,这也是他的惟一兼职。这个艺术团61人,一年总开支300多万元。实行半军事化管理,6时起床、22时回宿舍、2230分熄灯。

华西村没有卡拉OK、酒吧、咖啡屋、网吧等设施,只有一个理发店,晚上9时关门。村民晚上的娱乐活动,主要是在家看电视。在村里制定的村规民约中,有严禁黄赌毒等条款,如发现有村民赌博,举报者可获得1万元奖金。

第一赢销网

.

商业领袖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