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前沿视野 >

58同城成功上市:会不会收购赶集?

营销资讯 2013/11/02 23:08:51  来源:网络整理

 

58同城成功登陆纽交所:会不会收购赶集?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张楠

八年一剑,58同城终于在1030日晚成功登陆纽交所。

并未太大受到网秦被浑水做空的影响,58同城开盘后股价一路上涨,以24.31美元收盘价计算,较17美元的发行价上涨43% ,市值达18.93亿美元。创始人姚劲波在纽交所的现场,与网易科技进行了连线,对未来战略、移动端短板、虚假信息充斥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对是否会收购赶集之类问题他未给予回答。

未来:维持现有战略

对于上市后58同城的发展,姚劲波称,总体战略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仍稳定维持现有策略。

58同城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靠在线广告和会员付费。其中,60%收入来自会员费,38%来自在线推广费用。

低门槛本地分类信息的基础免费服务使58同城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流量,也成为其基本盈利模式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58同城针对中小商户,为其提供在线推广服务和会员服务,本质上来说,还是流量出售的生意。

这种服务于房产、招聘、汽车、家政、餐饮、二手买卖等多个方面的分类信息网站现在看来也在资本市场得到认可,58上市后,机构股东无一抛售股票,DCM还将以IPO价格购买1500万美元股票进行追加投资,并持续锁定6个月。

突破:加码移动端

58同城挂牌首日股价表现不错,说明资本市场至少看好分类信息的模式。但对于58而言,其移动端的相对落后,及平台上虚假信息仍会是以后继续发展的障碍。

对于58的生意,移动端其实将是会很好的突破点,就像姚劲波自己所说,“本地化”天然适合“移动”。而非即时性需求产品的特点,又让移动变得不那么顺理成章,所以在移动上的重点布局也许会意味着模式会有所变化。

对此,他也坦言,在PC端,相较于垂直网站,58的优势在于信息量更丰富,对用户来说,能不能找到是超越一切的需求,信息量大才能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想要的产品。但是,在移动端,信息量的优势不再是决定因素,58同城必须在商业模式、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上树立新的竞争壁垒。”

目前,58同城来自移动端的流量占全站流量的40%,姚劲波在今晚的连线中也表示,以后将继续加大对移动端的投入,并提出目标是让移动端流量超过PC端流量,并能加速移动端的流量变现。

路障:虚假信息

至于虚假信息,则是一直让58同城深陷在负面新闻中的罪魁祸首。直到上市前夕,仍然有媒体和用户在质疑在58同城发布信息太过容易导致虚假消息泛滥。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控制和解决,就会跟假货对于淘宝一样,后患无穷。

为了整治这个内伤,58同城上市前在公司成立了信息质量部,并设立首席信息质量官,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人工审查等多重方式实现立体防御虚假信息。

但此前的埋下“祸根”导致品牌形象的缺失,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弥补。

猜想:会不会收购赶集?

58同城和赶集网,是分类信息市场上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同类竞争中,能领先一步登陆资本市场确实至关重要。有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58同城能有足够的的底气去干掉离他最近的敌人,同时扩充自己的规模。

而且,在分类信息网站同质化的竞争态势下,赶集网已经开始有了和58同城相差异化的东西,赶集网将宝压在了“蚂蚁短租”上,蚂蚁短租目前是赶集网唯一能在线交易的业务。租客在线支付房款由赶集保管,交易达成后房款才会打给房东,赶集从中抽取10%的佣金。其盈利模式和58同城卖流量已经有了本质不同,若能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互补性。

而这种例子,在国内也并不少见,优酷和土豆、用友和金蝶都是都是最关键的时候两家有一个上市,然后资本优势甩掉长久以来的对手。

面对媒体抛出的这个问题,姚劲波并没有回答,把这个谜,交给了我们去想象。

■相关链接:58同城开盘市值达16亿美元 与赶集网抢上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赵楠

昨日,58同城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融资规模约2亿美元,开盘价为21美元。摩根斯坦利、瑞信、华旗和太平洋皇冠证券为此次IPO的承销商。

在正式挂牌前,58同城将发行区间从早前的每股13-15美元上调为每股17美元,也可见资本市场对58同城的上市信心。

58同城IPO市值并没有低于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在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中,华平投资对58同城的估值为3.8亿美元。而此次上市市值达16亿美元。

而去年上市的两支中概股唯品会和欢聚时代,上市首日市值均低于前一轮融资估值。资料显示,唯品会上市首日市值为2.68亿美元,而此前一轮融资估值为4亿美元;欢聚时代上市首日市值为6亿美元,而此前一轮融资估值约9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58同城CEO姚劲波持有58同城27.9%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软银赛富持有20.5%DCM持有16.6%,华平则持有25.8%。以IPO市值粗略计算,姚劲波个人账面财富达4.5亿美元。

与赶集网抢上市?

58同城是一家本地化信息服务平台,其美国样板公司为CraigslistComscore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58同城月独立访客量已超越Craigslist成为分类信息网站第一位。

但姚劲波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58同城将从信息类平台向淘宝类C2C在线交易平台转移。

而从营收结构来看,会员费、在线营销服务、在线交易佣金分别占58同城总营收的59%39.4%1.6%。值得注意的是,反映电商平台化的在线交易佣金收入仅占1.6%

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转型C2C在线交易平台的口号或是58同城在IPO前为拉高投资者期待的做法;而如果是真正的战略转型,58同城完全可以等在线交易佣金收入有更大的增长,否则只能认为上市过于急切。

58同城业务模式相近的国内公司还有赶集网。目前,赶集网已经历过四轮融资,融资总额为1.88亿美元,较58同城在IPO前的1.75亿美元融资总额略高。

一名投资人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上述二者业务模式近似,先上市者将占据较好的融资位置,会对后上市者造成一定影响。而赶集网CEO杨浩涌对本报记者表示,赶集网目前对上市并不急切。

上市前利润陡增

58同城上市的急切,从财务数据上也显出端倪。

招股书显示,从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二季度的六个季度内,58同城净利润分别为-1225万美元、-703万美元、-634万美元、-478万美元、-467万美元和496万美元。

从前五个连续季度的收窄幅度来看,58同城平均收窄幅度为20%,但从2013年第一季度到同年第二季度,收窄幅度却高达206%,为过去平均值的10倍。

这种奇异现象主要为会员费单价的提升以及广告费用的减少。

财报披露,2013年第二季度,58同城营收为3511万美元,环比增长48%;其中,占总营收比重近六成的会员费收入环比增长38%。但付费会员数量从一季度的24.88万到二季度的29.77万,仅提升不到20%

此外在广告支出方面,58同城今年上半年广告费支出为103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570万美元。

但广告费用的缩减直接造成了流量的下滑。艾瑞数据显示,20135月,58同城日均覆盖人数较去年同期下滑19.3%。但58同城的业务模式又高度依赖于流量的导入。

不过,在移动端,58同城有不俗表现。目前,58同城已有39%PV来自移动端,并有部分移动端流量开始变现。

有分析认为,由于前期的推广以及市场份额的竞争需要,58同城并没有设立太高的信用门槛,但从上市后的长期发展来看,58同城势必会因建立更高的信用门槛从而影响增速。

李成东认为,由于58同城与赶集网两者业务形态较为类似,58同城上市后势必会对赶集网的未来上市产生融资挤兑,而上市后58同城是否会效仿优酷土豆来对赶集进行并购也有待观察。

相关链接:58同城的挑战在于体验临界和人力结构

来源: 钛媒体(北京)

从目前来看,用户体验已经到可承受的极限了,分不清是花钱置顶还是个人自主发布或是全是广告置顶。而分类信息的营收模式已经很透明,这意味着人力成本结构不改良就难以改变利润率难题。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狠推广告做大饼,要么用智能技术替代人工

 

/柳华芳

媒体报道《58同城今日提交招股书或成分类信息第一股》,首先祝贺姚劲波和58同城,分类信息领域竞争一直十分激烈,58同城能够率先上市融资对未来该领域走向影响会不小,据我所知赶集网也在运作上市,但是一直没有赶集网动作的消息。早上市对于同领域竞争来说,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当然也意味着营收压力变大和利润考验压力变大。

我个人对58同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小观点:1、体验临界值问题 ;2、人力成本结构问题

体验临界值问题

作为一个分类广告站点,58同城的信息主要来自于用户自主发布,这些用户包括个人和企业,58同城通过置顶广告来获得收益,同时也开启企业黄页等营收线,而对于用户体验层面而言,信息列表页就像搜索引擎列表页而言是用户最常浏览的页面,也是58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分类列表的置顶广告模式和搜索竞价广告模式如出一辙,列表页的体验模式、置顶模式、置顶体验、置顶数量、置顶的分类匹配精度等等决定58同城用户体验的最主要部分。从目前来看,个人觉得体验已经到可承受的极限了,以文艺培训分类为例,翻了几页很恍惚,每条信息后面都有丑陋的认证图标,分不清是花钱置顶还是个人自主发布或是全是广告置顶,这样的体验模式必然导致用户主动发布的热情降低,而分类信息免费发布的信息也基本上没有任何效果。

分类信息广告的体验临界值已经到了,如果58同城不在这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良,那么可能在很多分类里逐步演变成28商机网的收费商家推广列表模式了,而个人用户会被迫选择其他分类信息,对于个人而言,大多数分类里免费还是最重要的吸引力。

人力成本结构的问题

58同城和赶集网两家国内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都面临这个问题,过多的编辑、销售让本来属于中间页类业务的分类信息营运压力很大,相比之下,百姓网则保留了craigs list的精益模式,当然目前百姓网的营收规模也没有前两家大,但百姓网的人员规模据说只有几十人,而58同城和赶集网员工数量是百姓网的10-20倍以上。

由于分类信息的营收模式已经很透明,这意味着人力成本结构不改良就难以改变利润率难题。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狠推广告做大饼,要么用智能技术替代人工,什么交友之类的不适合分类信息这种应需而来的分类广告站点。

由于生活分类广告并非每个人经常性需求,远非电子购物这样的频繁交易,如果在此平台重建用户交易信用体系,成本巨大,而且没有特别的竞争优势。如果58同城不裁员,那么就必须在房产、汽车、招聘等核心分类里继续走向深入,去强夺垂直门户或站点的用户和广告资源,难点在于社区和内容的深度、社区的格调产品设计。

58同城财报分析:

1.58同城财报显示,会计盈利在13年二季度,并且执行的是最严格的会计盈利标准;

2.月独立用户访问量1.3亿,商户数量近400万,付费商户三年增长近10倍;

3.线上分类信息市场未来5年预计增长9倍,目前58同城市场规模排名第一。

 

.

前沿视野栏目

阅读排行榜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