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22:04 来源:网络整理
飞信悼文
核心提示:飞信是一款”很可惜的产品“,虽然非常优秀,但因为运营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困境。
不论这个避讳谐音的传言是否真实,但看起来,飞信确实像走到了衰落的边际。
该报道同时引用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的观点认为,飞信是一款”很可惜的产品“,虽然非常优秀,但因为运营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现在的困境。
我的飞信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篇文章送给苟延残喘的飞信,权作哀悼。
飞信是怎么卒于运营商的
飞信基因很好,实属富二代。正所谓富不过三代,作为二代的飞信之死实无理由,我看了诸多资料,仔细琢磨了飞信的相关宣传,顺便采访了身边曾经用过飞信的朋友。渐渐的,我发现即使是富二代,也有可能会死,而且往往死因蹊跷,因为飞信是被他爹——运营商给活生生折腾死的!
常理来说,富豪的孩子一定是金枝玉叶,但是偏偏中国移动这个富豪出于多种考虑把这孩子丢给了奶妈。飞信的奶妈是卓望,可惜这位奶妈也不太花心思在这个小子身上,直接丢给了神州泰岳(及子公司新媒传信)这样的寄生“门客”手上。
首先,“门客”能帮主人全力去抚养骨血吗?这又不是“赵氏孤儿”年代。其次,除了体制掣肘,运营商本身,在业务管理、产品思路、市场策略上就完全没法跟互联网敢死队式的操盘手法去比肩。具体说起,在笔者看来有如下几点:
1、狭隘的移动用户优先原则
2、版本粗糙,基础功能与创新皆不足
3、资费混乱
4、针对用户群单一,流动率快
知道飞信的多是学生,这是为什么?中国移动在推广飞信的时候找准了学生这个团体。这本来是正确的。因为一批批学生出学校后要是能持续使用飞信那么用户定是有增无减,而且随着当初毕业的学生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也会连带着他们使用的工具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可惜,年复一年,飞信都只对学生进行宣传,什么“一个班级一个飞信群”,等到学生走出校门也不管了。中移动放着那么多优质用户都不开发,只拿学生做试验,看起来还是没下决心发展飞信这款产品。
建议
简单描述运营商的传统模式,无非是建设和维护基础通信网、向用户提供语音、短信等基础服务,然后从用户身上收取费用。但众所周知,这一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到巨大冲击,短信和语音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其他服务替代。飞信的尴尬就在于又想一条腿迈往移动互联,但另一条腿还想靠短信跟语音支撑身体。
如果说飞信还想活下去,别微信化、米聊化,跟它们玩移动互联网,飞信马上就完了。倒不如试试:
.上一篇:分众传媒 何处江南第二春?
下一篇: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