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24:50 来源:网络整理
巴菲特为什么要收购纸媒?
核心提示:尽管巴菲特在不断质疑纸媒的未来,但2011年,他却出人意料地收购了《奥马哈世界先驱报》,是什么让他改变了主意?
《奥马哈世界先驱报》首席执行官特里克
“看,它在干什么?”一群奥马哈的小学生们,盯着一个奇怪的“机器人”。
这里是《奥马哈世界先驱报》的印刷厂,厂区里机器轰鸣,偌大的车间里却几乎看不见人影。一个白色的“机器人”从高高的货架上取下成堆的报纸,然后打包、叠好,最后运走。它的运动半径不大,一直在一个弧形的空间里走来走去,重复着如上动作。
孩子们好奇极了,试图冲过去和它打一个招呼。结果“机器人”感应到了,提前转身走了。随即,车间里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我没有和巴菲特讨价还价”
“巴菲特为什么要买先驱报呢?”记者问道,“你一开始感到吃惊吗?”
特里克答道:“不,我一点也不吃惊。”事实上,巴菲特和他之间真正的对话只用了一个多小时。而整个谈判的推进过程,也不到两个月。
,沃尔特·史葛找到特里克,两人进行了长谈。“我对报纸充满信心。”后者说。于是,沃尔特·史葛决定去找巴菲特。“因为这纯属一个资本问题。”
但员工持股亦是头顶上悬挂的那一把“剑”。“老员工们都退休了。新员工进来却无法买到合适的股票,动力从何而来?”特里克和沃尔特·史葛一样,感觉“改变的时刻到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外来资本。”沃尔特·史葛第一个想到了巴菲特。半个月后,消息传来,巴菲特有购买的初步意向。
,特里克又被告知:“沃伦想看下你们的账本。”当天下午,特里克派人把账本送到了伯克希尔公司。
“我没有和他讨价还价。”特里克回忆说,“这基本上是最完美的一个买家了。”
巴菲特也立下了规矩:“我不会干涉报社的新闻采编和市场运营。你和你的团队全部保留下来。”
件:“明天九点,请全体股东到会议室开会。我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消息要和大家分享,它将影响报社的历史进程。”
“我们是不是又收购了一家报纸?”有记者这样猜想。谁也没有料到,是巴菲特购买了先驱报。
当天下午,持股员工投票通过这项合并。“看看《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水牛报》就知道了。巴菲特不会干预我们报纸的中立性。”大家议论纷纷。
“嗯。我最喜欢的是在一家全员持股的报社里工作。”生产总监克里斯蒂·格里代表大家发言说:“但我更喜欢的是在伯克希尔工作。”
传送带上的报纸
“他看好我们的商业模式”
在特里克眼里,巴菲特是一个“非常开放和聪明的人”。“一个半小时里,他不断提出问题。”
特里克说,“而且,每一个都直击要害。”对于报纸行业,特里克在伯克希尔听到巴菲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观点:“我认为报纸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它不会像过去这几年那样衰败了。很多报纸仍旧可以比其他任何媒体做得都要好。不仅可以持续,而且越来越重要。”
特里克认为,巴菲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决定收购《奥马哈世界先驱报》。“无非是看中了我们的商业模式。”
“他是如此熟悉我们的报纸。”特里克说。后来,巴菲特去报社还专门讲述了他的家庭和先驱报的故事。“小时候,我是一个报童,人生的第一笔钱就来自投递报纸;而我父母第一次见面时,也是在大学读着《奥马哈世界先驱报》。”
问题是,巴菲特看中了《奥马哈先驱报》什么?
“你们中的很多人,肯定已经听过我以前关于报纸的衰败论了。”在收购之后的报业大会上,巴菲特告诉《奥马哈世界先驱报》全体员工:“但这两年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报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将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业务。当然,它也会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游戏了。”
“如果报纸可以解决目前面临的三个难题,它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首先,报业涉及人太多,发行一张报纸不知道要牵涉到多少人力物力,甚至要把一棵树砍倒,最后才能变成一张报纸;
其次是发行成本;第三在网络提供免费内容的同时,印刷产品却在收费。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解决,报纸就将无往不利。”巴菲特指出,“事实上,我认为在线阅读也许可以成为反击的一个环节。很多报纸在这个环节上运作得很好,比如《纽约水牛报》就既实行了在线阅读,也保证了盈利。”
“在美国绝大多数报纸都是赚钱的”
而芝加哥《太阳时报》,也打算出售给私人买家。
对这样的交易,巴菲特指出:“购买《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不同于伯克希尔其他典型的投资。我们通常不会在任何领域做相同的投资(要知道伯克希尔,已经拥有了《华盛顿邮报》等报业集团),除非它是既定业务上必需的一个螺栓。”
“《奥马哈世界先驱报》是很特别的。”他说,“因为它是奥马哈的报纸,如果你对一个社区了然于胸,你就会明白这个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地方的报纸办得很好。那就意味着这个地区、国家的经济也很好。它正在全面发展,零售商们都愿意蜂拥而至,该地区一直处于扩充阶段,而且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抱有一种强烈的社区意识。”他索性捅破这个秘密,“我觉得,这才是报纸生存、盈利的关键。”
目前,在全美的大多数报业,大都属于私人或家族。“现在已经没有人买报纸了,除了巴菲特。”伯克利新闻研究院的教授艾伦表示,巴菲特的举动让他想起历史上最初的出版界:“当时的出版物,就是由富人提议的,目的为了了解社区的关键信息,这好像回到了原点。”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尼古院长则认为:“报纸的作用,大约最终会和博物馆、交响乐一样,由富人在社会上支持它们。”他说,“因为你将找不到纯粹的资金去推动了。”
报纸的未来会是什么?记者在《奥马哈世界先驱报》采访了从高层到普通记者的诸多员工,记者斯递芬很坚定地说:“对此,我很乐观。”而在外界,这是并不多见的声音。
但是巴菲特和芒格研究报纸后的结果是:“在美国绝大多数(报纸)都是赚钱的。我们想说的是,那些发生亏损的报纸,应该想一想,这其实是不应该发生的,百分之百。”
事实上,除了担任伯克希尔公司副主席以外,芒格还是洛杉矶每日新闻集团的主席,这是一家法律出版社,拥有《三藩日报》、《商业杂志》等几十家报纸杂志。
“如果每天早上我手上要是没有一份报纸的话,我会很不舒服。”巴菲特说。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