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28:32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腾讯科技
Google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
北京时间4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拉里·佩奇(Larry Page)将在本周三迎来担任谷歌CEO一周年纪念日。美联社专门发表文章,点评佩奇在过去一年的工作。
过去一年里,佩奇的工作始终专注于应对Facebook带来的巨大威胁。然而,这个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招来了监管机构的大规模调查,同时令人怀疑谷歌是否已经抛弃了“不作恶”信条。
在谷歌刚刚成立的前三年时间里,佩奇一直担任公司CEO。但由于投资者要求一位更有经验的人来担任谷歌CEO,因此佩奇在2001年将职位传递给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以下为美联社就佩奇担任谷歌CEO一周年发表的文章主要内容: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有一个Facebook“情结”。
自从去年4月从恩师埃里克·施密特手中接任谷歌CEO以来,佩奇一直坚持认为,这家公司应当在应对Facebook不断增长的人气方面更加富有侵略性。作为回应,本周三担任谷歌CEO就将满一周年的佩奇发起了一场重新塑造谷歌的社交网络攻势。
Facebook人气飙升已经迫使谷歌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站Google+,并修订了谷歌的隐私政策和互联网搜索结果。这些改变引起了一些争议,使人们怀疑这家互联网领域最强大的公司是否为了保护其在线广告霸主地位而抛弃了“不作恶”信条。
《走进谷歌》(In The Plex)一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Steven Levy)表示:“Facebook使谷歌警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互联网社交领域存在的不足,这一点绝对不能忽视。”《走进谷歌》一书深入描述了谷歌的起源及其14年的发展历史。
不过谷歌对Facebook崛起的担忧似乎有些过头,因为谷歌仍然统治着互联网领域利润丰厚的搜索和广告市场。去年,谷歌广告收入达365亿美元,相当于Facebook当年32亿美元广告营收的10倍多。
但是佩奇认为,Facebook已经具备了一些竞争优势,这最终可能会推翻谷歌的地位。
对Facebook的疑俱
自2004年成立以来,Facebook一直在积累极具价值的用户社交圈和兴趣喜好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也促成了Facebook服务的风靡全球,为Facebook提供了发布准确的针对性广告的条件,并且可以发布符合用户的喜好与兴趣的内容。
而谷歌却无法利用这些数据来完善其搜索引擎和其它产品,这正是谷歌开发自己的社交网络的原因。自从9个月前面世以来,Google+已经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尽管仍然落后于Facebook的8.45亿用户,但这个数字已经远远高于Facebook成立同期的用户数量。
不过Google+并没有能够保留用户的关注。根据互联网流量统计机构comScore提供的数据,用户平均每个月在Google+上停留的时间仅有几分钟,而Facebook用户平均每个月的停留时间长达六到七小时。
然而,Google+和佩奇上任后推出的其它社交网络功能使得谷歌可以更多地了解用户的生活,正如Facebook多年来利用网站收集的用户信息一样。现在,谷歌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出售更多的广告,而谷歌几乎所有的营收都来自于广告。
Facebook可能会在下个月正式IPO(首次公开募股),这就带来了更大的威胁。Facebook可能通过IPO筹集50亿美元的资金,并且可以为Facebook吸引更多的流量。此次IPO将超过2004年的谷歌IPO,成为美国互联网公司最大规模的IPO。
过去一年,谷歌一直称佩奇太忙,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在谷歌刚刚成立的前三年时间里,佩奇一直担任公司CEO。但由于投资者要求一位更有经验的人来担任谷歌CEO,因此佩奇在2001年将职位传递给施密特。
现任谷歌执行董事长的埃里克·施密特曾在去年表示,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未能成功应用Facebook带来的严峻挑战。佩奇接任CEO之后,立即明确了公司的首要任务,并且将谷歌高管的办公室搬到了Google+团队的同一座大楼里。佩奇还把员工的部分资金与Google+的成功挂钩,另外还关闭了29项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服务。
《谷歌:一如我们所知的世界末日》(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一书的作者肯·奥莱塔(Ken Auletta)表示:“佩奇采取这些措施都是因为他对Facebook的疑俱。显然,这两家公司正在进行一场战争。”奥莱塔正是在撰写这部书的过程中认识了拉里·佩奇。
更多的挑战
进入CEO任期的第二年,佩奇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
谷歌在美国和欧洲遭遇了大范围的监管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谷歌的业务,以及谷歌在隐私方面的措施。另外,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也正在与苹果在日益重要的移动计算市场展开竞争。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即将完成,这将是谷歌最大手笔的收购,目前这笔交易正在等待中国商务部的批准。
佩奇还要赢得华尔街的信任。尽管谷歌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繁荣发展,但谷歌的股价并没有与其它科技股的上涨保持同步。一些投资者对佩奇上任后成本的增加感到忧虑,也有一些投资者对去年谷歌搜索广告价格的下降保持警惕。自佩奇担任CEO以来,谷歌股价上涨了9%,但落后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科技股票12%的涨幅。
谷歌为应对Facebook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被看作是谷歌转型为一家冷血公司的信号,说明这家公司为保护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不惜采取任务措施。而这是佩奇和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在谷歌2004年上市时曾誓言绝对不会出现的情况。当时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中,佩奇详细解释了谷歌将“不作恶”作为公司信条的原因。佩奇写道:“我们坚信,长远来看,我们作为一家为世界做善事的公司,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即便会牺牲一些短期利益。”
“不作恶”信条受质疑
随着谷歌不断挖掘用户数据,这些承诺受到了质疑,尤其是谷歌最近对隐私政策的修改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大约一个月前,谷歌对60余项不同的隐私政策进行了整合,以便整合通过旗下各项服务收集到的所有个人信息。谷歌解释说,这些改变是为了简化过程,有益于用户,但是谷歌也承认,这可以使广告商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来连接潜在的客户。
另外一个隐私争议来自于一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2月份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发现,谷歌绕过苹果iPhone和iPad内置的Safari浏览器安全设置,追踪用户的在线活动。谷歌将这个问题归咎于无意之过,并在问题发现之后停止了这项功能。
谷歌还在今年1月份对其搜索结果进行了修改,可以为用户提供高亮显示的Google+结果。此外,谷歌搜索引擎还开始向用户推荐可以关注的Google+用户,同时排除来自Facebook和Twitter的消息。而这两项服务的使用范围都远远超过了Google+。谷歌表示,其搜索引擎无法像提供Google+建议一样,抓取足够的Facebook和Twitter信息。
不过批评者对这一解释嗤之以鼻,指出这是谷歌滥用其互联网搜索统治地位、将更多流量吸引到自己服务的又一例证。这些指控正是目前美国和欧盟监管机构对谷歌调查的核心内容。
不过奥莱塔和列维认为,这是谷歌以及39岁的佩奇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奥莱塔说:“理想主义光芒仍在谷歌照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谷歌不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必须付出成长的代价。Facebook最终也会面临很多同样的问题。”
以下为谷歌和Facebook两家公司的一些数据对比:
年度营收:谷歌380亿美元,Facebook为37亿美元
广告营收:谷歌365亿美元,Facebook为32亿美元
年度净利润:谷歌97亿美元,Facebook为6.68亿美元
社交网络用户:谷歌逾1亿,Facebook为8.45亿
员工数量:谷歌3.25万人,Facebook为3200人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跨国并购交易的“海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