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30:24 来源:网络整理
给电商多一点时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投资人发现,电商企业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与期望相去甚远。于是,对电商的估值一落千丈。
快速扩张、做大规模必然要牺牲利润,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多数电商界人士认为,从产品供应链、运转速度、库存周转率,到价格体系、客户体验、服务,凡客并无明显的失误。
缘何外界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反差?大家看到的电商,是处于镁光灯下的电商,是被资本吹捧的电商。
这样的过山车,在投资客的眼中,只是个游戏。但电商立刻陷入融资困境,现金流短缺,不仅以前的军备竞赛无以为继,并且长时间的快跑,让其根基不牢,时刻面临危险。
这样的艰难时刻,对电商来说,或许不是一件坏事。此时,退回去把原本没有做好的功课补好,修炼内功,打好根基。
补课的着眼点应该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在上游,电商要寻找精良的代工厂、考察产品工艺、把控产品质量,加强对供应链端的管理。在采购上,需要进行精细化分工,寻找不同特质的买手,满足不同阶段对产品的不同要求,如物美价廉、引领潮流、风格独特等。
从营销层面来说,每一次大促销都是一场战争,考验网站能够容纳的峰值订单量、配送货效率、备货能力、货品准确率、换货率、客服能力等等。
对零售业来说,一年的销售有旺季与淡季之分,有的季节是赚利润、有时是赚销量,有时是清库存。每一次的节奏控制并不相同。并且,每一次的促销活动都需要从全年的大局来考虑,需要控制好节奏与促销力度。如果每一次都是无布局式的促销,那么只能短暂地冲销量,过把瘾就结束了,对企业的运营并没有太多好处。比如,如果这一次促销过度,下一个销售旺季没货了,那不利于销售。这些环节与手段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练好了内功,这就是一套组合拳,拳拳有力;做不好,电商企业将是一盘散沙。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