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0:47:32 来源:网络整理
王石为什么不行贿
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以及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反复表示,他个人以及万科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坚持“不行贿”。
当然,中国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公开承认“行贿”;但同时也不会有企业长期地,充满底气地一贯强调自己不行贿。因此,王石在经营万科的过程中,应该是遵守法律与市场规则的典范。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也谈了王石的阅读,他在看什么书决定了他在思考什么问题。王石毫无疑问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对财富的看法,他对企业经营底线的坚守,他对环保与公益事业的投入,最近到哈佛大学游学等等,都是值得称道的。
最近我看了王石的新书《王石说》,让我对王石与万科的“不行贿”有了新的理解。
王石否认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辩驳说,自己是一个“坚定的实用主义者”,“万科和我被誉为理想主义者,比如透明、不寻租、公平竞争等,其实都是在实用主义的范畴内,只是我们有一个更长远的眼光而已,我不但现在要存活下去,未来依然要存活下去,而一个企业要想长青,这些原则和底线就是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石和万科的“不寻租”,其实是功利主义的。“不行贿”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长远的,持久的。而那些行贿的企业可能只是为了短期的利益。王石和万科看的利益仅仅是更长远而已,比如通过与政府而不是某个政府官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可以获得政府更长期的支持,通过“不行贿”来树立一种良好的企业品牌,这样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等等。因此,王石说,“我是利己的,但是我利己又能利他,现在能发展,将来也能发展下去。”
通俗地说,康德原则就是为了正当的理由而做正当之事。
王石不寻租、公平竞争的行为,在当今中国企业界来说,已经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标杆行为。但把他放于康德所规定的更为苛刻的标准下,我们发现,王石的商业道德仍然是功利的、屈从于外在压力的、以及另有目的的。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商人心中,经商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中国商人经商是为了有钱后能捐一个官位,向政治靠拢,让自己的下一代不再做商人。当今中国商业伦理的乱象已无须赘言。我在这里深究作为商业标杆王石,是梦想中国的商业群体,能否出现一种康德式的商业道德,我们基于理性和作为人的尊严而坚守我们的道德原则,商业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本身就具备崇高的道德价值。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浙江成立“新生代浙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