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前沿视野 >

“越南制造”开始抢中国饭碗

营销资讯 2020/03/14 11:07:36  来源:网络整理

  “越南制造”开始抢中国饭碗 外国制造商正云集

    

    在越南河内,街头一家店铺的招牌写有“越南制造”的英文字样。

作为背负着沉重战争记忆的邻邦,越南对中国人来说 既熟悉又陌生。

但事实上,这些年来越南的每一次改革都不容小觑。如今,越南从一个粮食产品依赖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其经济增长速度,更一度跃升为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甚至在投资领域,越南也开始瞄上了中国的饭碗。

然而,前驻越南大使、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对长江商报记者说:“越南无法逾越的现实是,就业压力在不断加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必须降低门槛吸引外资,释放人口红利,解决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而中国的情况不同,近些年面临的问题是工资高,企业投资的成本加大,这种转移也是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要面临的必然结果。”

越南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越南能否利用这个契机,创造另外一个“中国奇迹”不得而知。

“西方把越南就是称为中国的‘好学生’。两国的改革开放和革新是互相影响的。我们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出来,它马上很快不到一个月,把你翻译出来,然后送给越共中央,或者是各个部门的重要领导,人手一册。”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共运部研究员潘金娥介绍说。

据了解,越南高层要求,只要中国出台了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政策,越南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将政策内容整理、翻译出来,供越方高层参考。事实证明,中国党和政府有关“三农”问题、国企改造、完善社会保障和环保等方面的重要措施一经出台,越南媒体就会迅速加以报道和解析,而以这些措施为样本的适合越南国情的政策也会在不久后出台。

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

显而易见,越南对制造业投资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近些年,有关中国制造业的转移对象除了越南之外,印度也成为制造业聚焦的地方。对此,孙小迎表示,印度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更大。但她对此充满信心:“现在中国的工业正面临升级转型的阶段,低端的来料加工制造业向外转移并不是坏事。技术才是工业发展的根本。”

孙小迎是工人出身,对于技术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每当看见年轻人站在流水线上重复劳作都会觉得心疼。如今,职业教育已被越来越广泛地提及,未来在技术培训上大有可为。

尽管越南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其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在困扰着相关领域的发展。

孙小迎认为,制造业向越南转移并非坏事。在成本压力面前,沿海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课题。转型升级并不意味着制造部门在沿海迅速消失,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沿海传统的特色产业区域内,制造业朝着有更高附加值、更精品化的层次发展。

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

回顾过去一年,阮文诗认为,虽然两国关系存在一些困难是客观事实,但友好仍是两国关系主流,而且与中国关系是越南对外关系中头等重要事情。越中关系是邻国很特殊,没得选择,并且是胡志明和毛泽东主席亲手缔造,世界上稀有。

去年,海上争端确实为两国关系带来不良影响,但阮文诗指出,目前两国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进展,其中之一就是实现高层互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说,当前,中越两国都需努力发展国内经济,防范经济下行风险。越南应该冷静看待双方的关系,为外国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双方建立的一些管控机制应该不断发挥作用。

意见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是十分清晰的,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制度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

作者:陈玥辛

第一赢销网

.

前沿视野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