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4 11:13:00 来源:网络整理
原标题:[亦观察] No.594 深度解读阿里巴巴投资苏宁,马云自己打脸只是其次
阿里模式好,还是京东模式好?
刘强东认为:不管什么模式,消费者最关注商品、价格和服务,自营的规模效应下,商品更加可控有保障,效率更高价格更低,仓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也更加稳定有保障。而刘强东认为,早晚,京东要替代掉阿里模式,变成市场的主流。
自营+平台,电商大势所趋
结论很清晰也很简单,标准品更加适合自营,实现规模经济,而非标准品适合开放平台的模式,保持它的灵活性。如果说马云在过去的几年有重大战略错误的话,就是盲目自信,把标准品和非标准品的经营坚持一套模式去做。
阿里也无法违背商业的大趋势,只是,亡羊补牢是否有些为时已晚了。
阿里巴巴的业务战略诉求是整合苏宁门店及仓储物流售后服务资源,提升改善天猫家电城的用户体验,扩大家电业务。但现实是苏宁易购自身的用户体验不佳,因为各种原因,也无法很好地整合线下的资源,才拖累苏宁易购的业绩。张近东做不到的事情,阿里马云能做到吗?
阿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投资苏宁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张近东还写两会议案控诉淘宝不开发票偷税漏税,卖假货!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左右手互博,战略投资后的问题
阿里投资苏宁的核心战略诉求之一就是针对京东,当然会对京东家电业务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未必是京东。
苏美在传统零售时代,苏宁赢了国美。在电商时代,苏宁易购虽然体量比国美在线大,但依然活的艰难。此次阿里战略投资苏宁,苏宁电商肯定是最大的受益者,国美的压力会比京东大得多。实际上,受害者最大的是天猫家电城的代运营(宝尊、七天等)和旗舰店们,流量是有限的,给了苏宁,其它家流量就少了。最近半年其它服饰中小卖家在流量问题上,已经吃苦了太多,因为阿里最近半年谈了数千家战略合作的大品牌,流量全面倾斜向大品牌。
很多投资人咨询笔者,战略合作会对苏宁电商有多大的影响。非常难量化评估,因为战略合作中并没有披露具体的流量入口资源。阿里给苏宁多少流量订单,如何平衡新旧利益,天猫家电城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阿里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违背了马云之前的平台经营原则。现在阿里左右手互博,如果加上苏宁比较强势的话,如何妥善处理,还真不太容易。
阿里投苏宁,马云自己打脸
本文为李成东授权网易财经《亦观察》发布,作者为专栏作家、电商战略分析师。第一赢销网.上一篇:谷歌重组:激励内部创业
下一篇:国际奢侈品大牌在中国忙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