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喜羊羊终于被吃掉了 李嘉诚等富豪介入收购

营销资讯 2020/03/15 09:52:59  来源:网络整理

 

 

香港意马国际宣布,以8.14亿港元至10.47亿港元的代价(约合人民币6.8亿元至8.8亿元)收购动漫火车集团(以下简称动漫火车),后者直接负责“喜羊羊”的消费品授权业务。

迄今为止,内地动漫企业最大的一笔收购案尘埃落定。

只是,本次收购涉事公司众多,而各方又始终对收购的相关事宜三缄其口,这便使得业界产生了诸多疑惑:收购背后的资本运作究竟怎样?意马国际、动漫火车、原创动力、迪斯尼在收购计划当中,分别扮演了何种角色?

相关资料显示,动漫火车与原创动力于去年4月签订了一项联合品牌管理协议。根据协议,原创动力盈利时,动漫火车可摊分其90%经营业绩;相反,动漫火车则须按其经营业绩的100%支付其开支。该协议意味着,意马国际可分享原创动力可观的电影及电视业务利润。

为什么原创动力要在“喜羊羊”业务不断走强的情况下签订这份协议?

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就是,动漫火车要在“喜羊羊”走红之后部署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的计划,为了“讨好”香港投资者,必然要把最优质的资产注入集团架构中,同时又要避免中国动漫品牌“喜羊羊”被外资化的社会舆论影响。

有资料表明,动漫火车、原创动力与迪斯尼于去年830日订立了一份消费品协议。该协议显示,迪斯尼将成为“喜羊羊”动漫形象的全球总授权方。

据此得出的一个比较大胆的推测即是:借此并购机会,动漫火车的消费品授权业务有望在香港独立上市,再由迪斯尼公司进行认购。那么,“喜羊羊”形象版权、经营渠道则可完美地进入迪斯尼公司掌控之中,这倒是完全符合资本市场的玩法。

至于意马国际收购喜羊羊的真实目的,亦颇为值得推敲。

之前意马国际在《阿童木》上耗资高达8.2亿元,而该片的全球票房收入仅为1.9亿元,该次“败走麦城”差点就让意马国际破产清盘。被誉为“红筹之父”的梁伯韬接手后,经过一年的调整,意马国际急需通过一些高曝光率的方法提高关注度。那么,此次收购,不排除借机炒作自己达到抬高股价、恢复人气的目的。

而另一种可能,则是意马国际收购一项不熟悉的业务,是为日后更大或者更有意义的合作进行战略布局。

假设意马国际有意在喜羊羊消费品授权上有一番作为,那么必然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把投资的10个亿赚回来;第二,此项业务是否具有可持续造血的能力。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了同一件事——喜羊羊的消费品授权业务能否长期稳定地成为盈利点。

事实上,消费品授权的确是动漫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一环,但受制于内地盗版泛滥等问题,双方在未来的合作可能困难重重;而意马国际对内地消费授权产品的设计、理念能否制定本土化的方案,尚未可知。

那么,一种可能性便呼之欲出——意马国际正在进行某种战略布局。“喜羊羊一直想上市,在众多竞争入主的PE中,我有上市公司这个平台,因此谈成合作。”梁伯韬不讳言,这是他在为下一步“财务运作”预留伏笔。

虽然原创动力宣传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并购是意马国际和动漫火车的交易,对原创动力目前暂时没有直接影响,但其今后的走势会否受到深层影响?意马国际又能否借势翻身?本次收购,是否仅是一场资本游戏?一切尚不可知,一切又皆有可能!

■相关链接:李嘉诚荣智健结伴牵走喜羊羊

最高作价10.4亿港元 迪士尼曾想出价10亿元

来源:《新商报》

中国动漫产业头牌卡通形象喜羊羊已然身价不菲。香港上市公司意马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公告称,意马国际将斥资8.14亿港元收购拥有内地人气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肖像权的动漫火车集团。

值得关注的是,在该笔收购交易中,包括李嘉诚旗下的长江科技及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等在内的多方投资者也通过认购增发股权购入意马国际股份。意马国际来头亦不小,其主席梁伯韬有“香港红筹股之父”之称,在香港投资界属于大哥级人物。

最高作价10.4亿港元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为获得“喜羊羊”的消费品授权业务,原本从事动画代工的意马国际开出了8.14亿港元的收购价。

意马国际前身是香港经营人造圣诞树的实业公司宝途,由大股东高长昌创立,并于1997年上市,至2002年该公司由高长昌儿子接手后转型为动画电影制作公司。意马公司2005年购入首部动画电影《忍者龟》制作权,令其票房大赚。但意马的另一部动画电影《阿童木》于2009年全球公映,票房却遭遇惨败。

意马国际18日称,为完成最新交易,将拿出3.3亿港元现金,另向动漫火车发行13.8亿股新股,每股作价0.35港元,较停牌前的0.395港元折让11.4%

至于3.3亿港元现金的来源,意马国际称,将发行12.8亿股份,筹资3.59亿港元,每股认购价0.28元。这一认购获得较多知名私募基金和名人追捧,其中包括李嘉诚旗下的长江科技及中信泰富前主席荣智健、合和实业副主席何炳章、私募基金Mousse Partners北京办事处的主管林宣怡,以及中信旗下基金CITIC Securities Alpha Leaders等,上述认购方合共持有意马国际15.29%股权。

此外,意马国际还同意,根据动漫火车20112012年的财务表现,最多支付2.325亿港元的承兑票据,故此次收购的最高总价有望达到10.4亿港元。

“卖便宜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收购价仍然偏低。上海漫唐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辉表示,此前曾传言迪士尼想出价10亿元买断喜羊羊形象。简单来算,喜羊羊现在是国内动漫产业第一品牌,这一地位三五年内没有人能超越,每年至少有两三千万的纯利润。这本身可以做出一个上市公司了。

刘辉称,此前喜羊羊的消费品授权业务发展并不顺利,是因为品牌经营需要一定的时间。近两年,尤其是在有了几部喜羊羊电影的公映后,喜羊羊的品牌有了很大提升。喜羊羊的消费品授权业务正是收获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动漫火车的大股东,包括资深编剧卢永强和港商苏永乐。交易完成后,他们将持有意马1.08%7.83%股份。而卢永强此前曾担任创造《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动漫剧集的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被誉为“喜羊羊之父”。广东原创动力公关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卢永强已于2010年初淡出原创动力,不再担任原创动力的任何职务。  

商报观察:留不住的“闺女”

喜羊羊终于“出嫁”了,换回了8.14亿港币的彩礼。但是,并非一边倒的喜洋洋,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作为本土头牌卡通形象,喜羊羊已经身价不菲,对整个行业而言算个突破;但反过来看,即便是如此成功的品牌,都最终难逃流失的命运,足见国内动漫产业的整体性低迷以及发展空间的狭窄。

需要看到的是,喜羊羊这几年虽然成功,但其衍生产品却难逃文具以及儿童服饰为主导方向的局限,虽然开发了《牛气冲天》《虎虎生威》《兔年呱呱叫》等系列电影,但内容上存在“低幼”问题,同时,制作技术与国外有着明显差距,故事缺乏曲折、高潮。客观来说,喜羊羊能走到今天,已然不易,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体,而是所有国产动漫品牌生存与发展的通病。

所以,当史努比、米老鼠、Hello Kitty、皮卡丘和机器猫每年可以从中国卡通市场“掠走”6亿元、变形金刚则单单靠卖玩具就赚回50亿元之时,作为国内动漫产业第一品牌的喜羊羊,每年利润不过两三千万元。如今,正是喜羊羊品牌上升的高点,授权业务也正当其时。一旦日后品牌力下滑,人们喜新厌旧,自然成了砸在手里的“剩女”。

    一枝独秀不是春。喜羊羊被外资收购的轰动性,正是国产优秀动漫品牌稀缺的注脚。按照文化部的展望,到2015年,动漫产业至少要占GDP1%。这意味着我国动漫产业未来至少具有1000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从目前看,任重道远。第一赢销网

.
  • 上一篇:团购网持续受风投热捧 拉手网再获1.11亿美元投资
  • 下一篇:电影《九里香》在兰州开机
  • TAG:

     


  • 查看所有喜羊羊终于被吃掉了 李嘉诚等富豪介入收购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