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58:29 来源:网络整理
家乐福波折:正走向亏损边缘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志灵 深圳报道
核心提示:家乐福在中国先后经历信任危机、关店危机,未来三年店铺租约集中到期,加之业内竞争和电商压力,正在走向亏损边缘。
经历一系列中国危机后,家乐福再度传出出售其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业务。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家乐福正在考虑将中国大陆及台湾业务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或将其中部分资产与另一家公司组成合资企业。
2012年,家乐福曾两度重组中国及亚洲业务,但去年该公司在亚洲的重组动作只停留在退出泰国和新加坡,大中华区依然难以下手。本月初,家乐福集团新任CEO乔治•普拉萨专程来到中国参加财富论坛,对外声称将继续坚守中国市场,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普拉萨6月中国行有意对中国市场的经营状况、经营环境进行摸底。
过去两年,家乐福在中国的业务先后经历了信任危机和关店危机,未来三年,家乐福早期店铺租约将集中到期,新开店租金成本及人工成本将急剧上涨。加之越来越激烈的业内竞争和电商行业竞争,家乐福正在走向亏损的边缘。
全球业绩承压
家乐福可能需融资30亿欧元才可重新振兴欧洲业务,家乐福或将从非战略国家撤出
家乐福的危机可以从财务状况看出。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剔除出售和关闭业务的收入,家乐福实际营收同比下降1.3%至208.3亿欧元。其中法国本土市场营收下降0.7%至92.9亿欧元;法国之外的欧洲市场营收下降3.5%至54.6亿欧元。
在新兴市场,拉丁美洲当季营收以不变汇率计增长14%,但巴西和阿根廷货币大幅贬值导致拉美市场营收实际下降0.2%至39.7亿欧元;亚洲营收增长也只是微增0.3%至21.2亿欧元。而在华超市业务的销售额占其亚洲地区总销售额的近80%。
2012年度家乐福中国区业务全年营收55.83亿欧元,尚能保持同比10.8%的增长速度,虽然近两年的速度已经远远低于2010年14%的增长。这意味着,占家乐福全球业务70%以上欧洲业务收入在减少,而另外近30%的新兴市场又增长乏力,家乐福正在丧失业绩支撑点。
去年5月,家乐福新任总裁乔治斯•普拉萨特上任,随即提出了需要用三年时间来复兴家乐福。
家乐福的策略就是不断从没有绝对优势或不具关键多数的市场撤出,同时将重心放在法国本土市场上。
在亚洲市场上,家乐福卖出泰国门店,随后又出售新加坡业务;在欧洲退出了希腊市场。目前,家乐福在亚洲主要留有中国大陆、台湾和印尼市场。
而针对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乔治斯•普拉萨特曾表示:宁愿失去欧洲大本营,也不愿失去中国。根据家乐福的计划,2013年在华新开24家门店。
法国Natixis银行分析师Pierre-Edouard Boudot认为,资产重组是一个历时较长且耗资较大的过程,鉴于家乐福的财务情况已经捉襟见肘,该集团将需使用外部资源来进行融资。例如,使家乐福在新兴国家开设的具有盈利能力的分公司上市,尤其是位于拉丁美洲的分公司。
据路透社报道,目前家乐福将可能需融资30亿欧元才可重新振兴其在欧洲开展的大型超市销售业务,为了获得实现市场复兴所需资金,家乐福或将从土耳其、印尼或者波兰等非战略国家撤出以腾出更多的现金。
此次如果家乐福以IPO的方式重组在华业务,市场预计将可筹集约10亿美元资金。但据上述海外媒体称,家乐福尚未聘请银行来处理该计划。有知情人士表示,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会令家乐福保持竞争力,而IPO的方式则会带来资金,可用于进一步扩张中国业务。
“中国式”危机
这些店铺如果要续租的话,租金应该在十年前的两到三倍
不论是家乐福集团,还是投资者,都期望家乐福在新兴市场业务能单独通过外来资本支持实现自我发展,以支撑家乐福整体业绩。而不是像以前再依赖于法国总部支持来扩张新兴市场。
现在转型已经越来越难。中国零售业对外放开的十年间,外资零售企业获得先入为主的黄金发展期,而现在,在租金成本翻番、人力成本飙升、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消费的崛起,身处中国市场的内外资零售企业无一幸免。
据中国企业普遍出现明显的销售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现象,同时人工和房租继续大幅上涨,企业利润不断被压缩。
该报告指出, 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人工费用上涨26%,租金成本上升10%,2011年至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续租物业将面临巨幅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近5年来广州商铺租金平均上涨了2倍左右。
家乐福在2011年后陆续因租约、成本、经营不善等问题关闭至少六家店面。而目前,家乐福在65个城市共拥有219家门店,其中2004年前开设的店铺占40家,都将面临租约到期的问题。
家乐福前员工透露,通常,零售企业早期拥有较强势的商业谈判权,可在较低租金的基础上锁定十年的租期。这意味着家乐福十年前租下的店铺基本上都在这一两年集中到期,这些店铺如果要续租的话,租金应该在十年前的两到三倍!这对净利率只有不到5%的零售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外资对租金的成本承受力更差。”该人士说,“因为外资开店成本要高于本土企业,本土企业能承受的最高租金大约是每平方米每天2.5元,但外资能承受的租金是2.2元左右。”
上述家乐福前员工表示,家乐福很多店铺的租金已经超过这个价了,但是为了摊低超市业务的租金成本,拓展人员在拿物业通常会要求两倍于超市需求面积,另外一半面积则用来招租,高价租给小商户,也就是当二房东获利。
过去几年,二三线城市商业综合体迅猛扩张。“现在小城市综合体开发成本都很高,条件差家乐福也不敢接,条件好要面临内资巨头和区域龙头企业的竞争。”上述人士说,“因此,此轮家乐福首批租约集中到期的基本都是早期拿到的高质量、一二线市场核心商圈物业,续租还是放弃对企业来说都很难。”
■相关链接:家乐福否认“裸退” 频售资产有苦衷
国际金融报
核心提示:6月25日,全球第二大零售业者家乐福再次传出“撤离中国市场”的传言。
6月25日,全球第二大零售业者家乐福再次传出“撤离中国市场”的传言。《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家乐福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业务。知情人士称,这项计划涵盖两种方式:要么在中国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要么将部分资产与另一家公司组成合资企业。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就上述传言向家乐福中国区求证,得到了否定的答案。“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要在中国进行长期的投资和发展,未来将进入30个新城市。”家乐福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IPO还是合资
知情人士透露,家乐福为上述出售计划制定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在中国香港IPO,另一种是将部分资产与另一家公司组成合资企业。
“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会令家乐福保持竞争力,而IPO则会带来资金,可用于进一步扩张中国业务。”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此前,法国Natixis银行分析师Pierre-Edouard Boudot也曾建议,资产重组是一个历时较长且耗资较大的过程,鉴于家乐福的财务情况已经捉襟见肘,该集团将需使用外部资源来进行融资。而在新兴国家开设的具有盈利能力的分公司上市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对于组成合资公司这种方式,家乐福已经在一些市场上开始实施。5月底,家乐福宣布,将同法国大型公司CFAO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在非洲8个国家开发多业态门店。这8家市场是喀麦隆、刚果(金)、科特迪瓦、刚果(布)、加蓬、加纳、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
根据合作协议,家乐福将在该合资公司中持股45%,属于较小的股东。此后,家乐福将负责提供零售领域专业知识及营造品牌效应,而CFAO公司已经在30个非洲市场经营业务,将负责深入研究当地市场和供应链。
空穴来风?
“家乐福全盘剥离中国区或退出中国市场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在中国有100多家店,短期内全部出售,操作比较难,但不排除在某些区域进行收缩。”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王宜楷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希腊等市场不同,中国的零售业市场还是有增长前景的。
家乐福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唐嘉年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一再强调,“中国是家乐福目前最重要的两个市场之一”。数据显示,由于家乐福在亚洲多地退出,现在,家乐福在华超市业务的销售额占其亚洲地区总销售额的77%左右。
家乐福2012年财报显示,虽然家乐福全球业绩不尽如人意,但2012年全年新兴市场表现良好,尤其是中国区业务。2012年该集团全年销售收入为865.58亿欧元,同比仅增长1%,创2005年以来最低水平。不过,中国区增长还不错,全年营收55.83亿欧元,同比增长10.8%。
事实上,这不是家乐福中国业务第一次被传出售了。此前,有消息称,家乐福曾与中粮集团接洽,希望中粮能以60亿美元收购其在中国的全部业务,但中粮方面只愿意支付30亿美元,最终由于价格无法谈拢而不了了之。去年8月,一位本土零售企业老总也爆料称,家乐福的中国区业务要被卖掉了,接盘者可能是华润。
频售资产有苦衷
除了中国市场,家乐福在其他市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目前,家乐福7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欧洲,但受欧洲金融危机及网上购物的冲击,家乐福在欧洲本土的表现持续低迷。自乔治•普拉萨担任CEO以来,家乐福频繁出售资产变现试图重新振兴其欧洲业务。比如,2010年退出了意大利南部市场, 2012年6月退出了希腊市场。
就全球范围看,家乐福于2006年退出了韩国市场,2009年撤离俄罗斯市场,2010年退出竞争了10年的日本市场,2011年卖掉泰国所有门店。2012年8月,家乐福又宣布,于年底关闭新加坡仅有的两家卖场,彻底退出新加坡市场。
另外,家乐福上个月还宣布,将所持有的中东合资企业剩余的25%股权售予合作伙伴Majid Al Futtaim (MAF),作价5.3亿欧元。分析人士认为,家乐福转售中东合资企业股权,意在淡出当地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频售资产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到了大股东的压力。2007年,哈雷家族宣布终止与家乐福股东的协议后,当时家乐福的第二大股东、法国奢侈品巨头阿尔诺集团与美国私募基金柯罗尼资本的合资投资公司蓝色资本公司成为家乐福的大股东。但在蓝色资本入主家乐福后,家乐福的股价一直下跌,导致投资损失很大。为此,对于大股东来讲,售卖资产,以盈利来提升股价是一个短期内有效的办法。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