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中国互联网创业活力为何碾压日本?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7:12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互联网创业活力为何碾压日本?

与中国年轻人万众创业的热情相比,日本年轻人的创业活力与数量明显逊色很多,这背后有何原因?

创业环境、氛围与文化、政策的支持力度,中国迎来利好

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制的不稳定性更利于驱动创业文化

在中国,企业注重盈利与员工价值,而不是员工忠诚度,也不认为公司有责任要特别培养员工技能,员工的技能应该由大学与教育机构所赋予,而不是企业的责任。在日本不一样,日本企业界奉行的是终身雇佣制,这套制度体系下的企业都非常注重员工忠诚度,企业认为要对员工有终身承诺以及技能培养的责任,并为之提供公司自行发展出的管理技术训练,让员工由基层逐级往上晋升。这种良好的上升机制与人性关怀导致日本年轻人认为呆在大公司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他们认为,安全与稳定永远是第一位,而创业则承担了太多风险。

在这种体制下,日本以年资而非以绩效作升迁标准,在日本人看来,以年资来作为升迁标准,这样就不会为了破格提升表现极优的员工而因此得罪大多数员工。而日本过于重视资历与人情,这事实上与中国的国企的管理模式类似,但这种管理模式过于过于注重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缺乏冲突性的竞争,自然也因此产生不了创新性的产品,与此同时,员工也不愿意冒险,但创业需要具备冒险精神。

日本线下体系完善,互联网难有颠覆机会

以及遍布各地的大型百货与特色卖场以及自动售货机,让日本人在自己的生活圈与视野可及处,几乎可以买到他的生活所需的物品,而日本人正是被这种线下优质的体验与服务惯坏了,反而让电子商务的体验与服无法超越线下实体店的。

因此,正是因为日本发达的连锁实体商业反而掣肘了线上互联网发展的生存空间与创业空间,电子商务领域折射出来的,也是日本线下实体业与互联网博弈的一个侧面,即过于发达的线下服务体系反而让互联网创业的空间被压缩。

中国创业可改变命运,日本创业成功差异不大

也就是说,在中国,创业失败大不了回到从前,而在日本,创业成功之后的财富与创业之前其差异性不是非常明显,况且在日本,进入大企业工作,其高收入与稳定性与创业者的风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曾有业界人士指出,中日两国的创业者对比,中国创业者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在日本,曾有业界人士指出,日本年轻人进入大企业工作本身就意味着已经穿上光鲜靓丽的水晶鞋,他们不愿再脱下鞋子去光脚走路。创业成本与失败的代价不一样也导致两国的创业氛围与创业者数量都不在一个层级。

失去的20年:日本已经失去互联网的掌控权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种制造业的优势也造就了日本企业界一种相对严谨与按部就班的工业化的品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完美契合了工业时代的制造业的需求,但对应到互联网时代,弱点也在于此,互联网行业需要快速试错与产品迭代,并需要在制度与文化呈现一种的创新性、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模式与氛围,这与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冲突,导致日本互联网运营缺乏一种开放性与灵动性。

作者:王新喜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