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猎豹移动CEO傅盛:大成者往往规律使然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11:53  来源:网络整理

 

傅盛:大成者往往规律使然

猎豹移动CEO傅盛。东方IC

互联网是个盛产“教父”的地方,因为它萃聚了世界上最多的创意、资本和最优秀的人才。一旦创业成功,出现了“意识形态化”的公司,建立起了“谷歌神话”和“苹果主义”,“教父”就会接踵而生,“创业教父”、“互联网教父”、“投资教父”就会鳞次栉比。

在一个商业文明的时代当中,财富权是最好的话语权,“教父”意味着话语权的掌控,意味着普遍的接受与认可,意味着一个商人摆脱了“低级趣味”,进入了有影响力者的行列。

猎豹移动CEO傅盛,无论其财富体量还是其工商界的影响,都尚未进入“大佬”的队伍,即使与他“混得最惨”的前老板周鸿祎相比,也只是一个“小字辈”而已。然而在通往“教父”的道路上,他似乎走得比周鸿祎更快,即使与他的两位贵人,张颖与雷军相比,也不遑多让。

傅盛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在成功创建猎豹移动之前,他在几家公司晃荡过,最为知名的是奇虎360,他在那儿担任过个人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离开奇虎后,傅盛加入经纬创投,给张颖短暂地担任过副总裁。

2009年傅盛正式出任可牛影像CEO兼董事长,并获得了经纬创投的独家投资,一年后金山安全与可牛正式合并成立金山网络,傅盛出任金山网络CEO,宣布金山毒霸全面免费。

201458日,“猎豹移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的简介说:“猎豹移动原名金山网络,是一家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互联网软件公司,继承了金山15年的安全技术积累和可牛公司的互联网基因。目前公司发展良好,全球用户超过3亿,移动端用户超过1.5亿,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安全公司、中国第三大iOS工具开发商、中国第四大互联网软件公司。”

经由那美妙的敲钟声,傅盛完成了动人心魄的一跃。多年后傅盛回忆往事,感慨人生需要遇到贵人,雷军和张颖,就是自己人生中的贵人。

傅盛在从奇虎360离职那天的下午接到了张颖的电话。那时候经纬刚刚开始在中国的业务,张颖邀他加盟。傅盛觉得自己更适合创业,张颖说:“你可以先学一学投资,之后找准方向再创业。”傅盛后来感慨道:“别人说人生遇贵人,张颖就是我的贵人,很幸运在那个时间遇到他,就这样进入了创投圈开始跟圈子里的人有交流了。”

“后来一个做天使投资的朋友问我想不想见雷军,我说太想了,那简直就是偶像级的人物。”傅盛说,他大概在2008年年底与雷军见了面。当时雷军问了他很多问题,并且通过他的回答完成了对他的考查。

“在我整个创业过程中,雷总帮了我很多忙。我在创业过程中的第一个感悟就是你要遇到你的贵人,如果没有人帮你,人定胜天只能是一个口号,遇到这两个贵人之后,我就开始了自己的寻找之路。”

这两个人的确是傅盛的贵人,张颖给予了傅盛信任,并且为傅盛创业提供了3000万元投资;雷军则在2010年的一次金山员工大会上称赞傅盛是一个有决心、毅力和能力的人。雷军称其见过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真正有决心和毅力的,真正有创业精神的,只有傅盛一个。

与张颖和雷军相比,周鸿祎肯定算不上傅盛的贵人。傅盛曾回忆说,自己在奇虎360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奇虎开始在中学办公,条件比较艰苦,但物质方面并不是主要的,最艰苦的还是精神方面,我每天都在思索如何把360做得更好,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经常晚上三四点钟还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产品方面的念头。”

离开奇虎360之后,他依旧无法摆脱周鸿祎的阴翳。当他开始了可牛生涯并推出了免费杀毒软件之后,奇虎360起诉了他,并且宣称以1元收回他在奇虎360所持有的股份。傅盛则回应说:“我从来没有获得过奇虎的股权证、股票账户;可牛杀毒是我离开360公司20多个月后开发的产品,采用卡巴斯基技术,说我窃取360技术纯属蓄意抹黑。”

“我离开360,总共拿的不是一元,是四元!三元是我离开时给我的,一元是今年上半年偷偷摸摸通过银行汇给我的,这一元直到前两天我才知道。”

对于周鸿祎来说,傅盛并不可恨。他所最难忍受的,并非傅盛的离职创业,而是他介入了免费杀毒领域。傅盛了解奇虎360的全部秘密,也了解周鸿祎的性格。他知道奇虎360的命门。依照周鸿祎的性格,他无法接受一个潜在的挑战者,尤其当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为“金山网络”之后,这个潜在的挑战者已经构成了赤裸裸的威胁。

周鸿祎没有办法,他只能通过诉讼和口水来淹没傅盛。周鸿祎毫无疑问,希望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教父”,但就连这一个美梦,傅盛似乎都在挑战。

当“金山毒霸”宣布永久免费之后,傅盛声称,“Free”在英文中的意思不仅是免费,还包括自由。安全不应该是一个牢笼,不应该以安全的名义恐吓用户自由选择安装正常软件的权利。

Free”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精神的内核,它意味着免费提供的获取自由和开放提供的选择自由。当傅盛高调地喊出“Free”的时候,周鸿祎的“教父”地位动摇了。

横亘在周鸿祎与傅盛之间的恩怨情仇,已经缠绕了好几年时间。有时候人们的选择很容易成为一个笑话。在这几年当中,奇虎360曾经辉煌过,也曾黯然神伤。A股形势一片大好时,它宣布回归A股;当它完成了回归,A股出现了股灾。

傅盛执掌的“猎豹移动”在成功登陆纽交所之后,其表现始终平稳,围绕着30亿美元的总市值上下起伏。傅盛说:“信念很重要,既然在童话中成长,我们就要相信童话。”

傅盛终于完成了财务自由,开始放肆地奔跑在通往“教父”的道路上。几年下来,傅盛从一个卑微的创业者变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他开始写文章布道,在互联网上兜售自己的理念。

去年,他写下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文章,叫《一家公司的CEO该干什么?》。“从根本上讲,一个公司的最大瓶颈是CEO自己,如果CEO自己不能成长,他就不可能带领这家公司走向更大的机会。不过,光有CEO的成长是不够的。一旦团队没有跟上步伐,必然出现业务的崩塌。因此,CEO的管理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他在那篇文章中提出了“目标、路径、资源的三段论”,说的“目标”要极简,要聚焦;要死磕“路径”,层层剥笋;要倾其“资源”,无以复加。

“我始终坚信,所有的东西并不总是源自幸运,偶尔一次可以,也不过昙花一现,最后的大成者往往是规律使然。”他说。

一年后,他又写了一篇文章,叫《一家公司的CEO该如何做战略?》,试图重新定义战略。“我认为,战略=(方向×10)×执行力。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乘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变成想清楚的战略。”

在管理“三段论”之后,他又总结出了一个“战略三部曲”:“预测-破局点-Allin。预测就是想方向,寻找破局点就是找关键,Allin就是资源全投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展开。”他说:“CEO的使命就是不断地战略创新。尤其公司迅速壮大时,CEO需要迈好几个坎,从一个专业机能的坎,到带领小团队的坎,再到点面结合的坎。既要单点突出,又要擅用资源整合。

“最关键一点,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如果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把事情想小。

“作为CEO,既要有大的格局,又要在很小的单点足够极致。既能Zoomin(抽象),又能Zoomout(聚焦)。两个极端,来回切换。矛盾统一,完美平衡。或许,这就是管理的艺术。”

傅盛很容易让我想起柳传志,他是中国IT业的第一代“教父”,他用朴实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完成了自己的“管理三段论”。他的“三段论”没什么新意,却持续影响了三十年的创业者。

傅盛也很容易使我想起雷军。作为他的导师,“雷布斯”与“二马”一样,是中国IT业第二代“教父”。他总会用一些极为煽情与形象的话语,重塑孟子的“有智慧者不如乘势”。

与前两代“教父”不同,傅盛似乎正在寻找自我的突破。他希望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能够在一个全新的时代里,成为真正的“教父”。他做了很多事,又像是无所事事。他的“三段论”与“三部曲”无甚新意,但却始终在重述那些正确和宏大的记忆。这才是最值得褒奖的。(文/迟宇宙)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