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乐视手机,再见?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47:57  来源:网络整理

 

乐视手机,再见?

导读:它本可以成为一个经典案例,一个行业黑马的经典案例。

可是,如今它却逐渐成了反面教材!

乐视手机CEO阿木宣布离职

短短4个月时间,两任CEO更换

乐视手机,还有未来吗?

最新消息,乐视移动CEO阿木将离职!

这是短短4个月时间里,两任CEO更换!

 

乐视危机,始于手机!

去年(2016年)11月,乐视手机供应链债务问题,掀开了乐视帝国危机的大幕。

自去年11月份之后,乐视就再也没有消停过。

然而时至今日,手机供应商的追债行动依然没有结束,甚至长期驻扎乐视大厦。

乐视大厦前台前现乐视债主搭帐篷讨债

此前,乐视手机内部进行了大裁员,裁员幅度超过50%

对此,《界面》曾报道:526日,乐视致新给所有手机部门的员工开了一个关于去和留的沟通会。摆在员工面前的选择有这么几种:要么离开,要么转岗。转岗可能会被分在电视开发、乐视移动或者其他关联公司。在此之前乐视致新也曾安排过员工转岗,但很多人因为没有合适的岗位最终选择了离开。”

“目前乐视手机的某些开发团队就只有领导还在,具体负责执行的员工已经辞职、转岗或者被裁员了”

“随着裁员的继续,其他手机开发部门也面临着同样的现实:剩余人手不足以支撑新手机的开发”

“对于一个手机公司来说,不开发新手机,几乎就失去了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的价值

 

如今,在今年4月份上任的乐视移动CEO阿木也要离职了!

今年4月,乐视控股正式任命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简称“阿木”)出任乐视移动CEO,而冯幸不再担任总裁。

 

据了解,担任乐视移动CEO后,阿木原职务乐视控股战略副总裁不变。根据乐视当时发布的PR稿,阿木履新后,“不仅标志着乐视生态新阶段手机业务的战略核心地位,也意味着乐视手机将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人力和创新机制方面的支持。”

然而,最新消息,乐视正在举行的内部会议上,贾跃亭在乐视最后一位重要“老搭档”,乐视移动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宣布卸任一切职务。

目前尚且不知,在乐视非上市体系,阿木是否和贾跃亭还会有合作。

但是,相信这一变化,对乐视手机发展有不小的影响。

乐视手机:与商业经典案例擦肩而过

——从行业黑马,走向了行业悲剧教训

乐视手机,无论是辉煌、还是下滑暴跌,速度都创下了记录!

实际上,乐视手机本可成为一个新品牌的经典案例,只可惜模式的问题,断送了它的前途。

短短2年多时间,从行业黑马到行业悲剧

国内在互联网传播推广运用上,唯一能够与小米相比的,恐怕就是乐视了。

贾跃亭、雷军都是乔布斯的门徒,都是乔布斯苹果推广模式——发布会、新闻炒作推广的最好学习者,甚至于发布会的造型都极为相似—— 一样的场景设置,一样的服装(黑色圆领上衣、蓝色牛仔裤)。

这两家公司,通过乔布斯的代表。

对于贾跃亭而言,凭借乐视电视的运作,乐视积累了成熟的打法、品牌知名度、以及一定媒体资源,构建了自己传播推广上的强大优势(小米同样类似)

这种打法、品牌、资源的优势,让它们推后续产品,变得容易很多!

2015年,乐视宣布进入手机领域后,再次迅速取得了突破。

2015414日,乐视宣布推出乐视手机,当年实现销售400万台。

2016年,乐视手机销量超过1500万台,短短一年半时间,累计销量达到2000万台。

可以说,建立在乐视超级电视运作经验基础上的手机运作,它所创下的发展速度,绝对是堪称记录性的,作为一个新品牌,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年销量就超过1500万台,这个业绩绝对是很厉害!

可以说,这个成绩绝对是一个行业黑马的成绩!

如果按照这个成绩继续下去,乐视手机还有潜力增长!

而在这个过程中,乐视手机的运作,虽然在一些概念上存在不小的问题,但是整体运作上基本都堪称犀利,无论是互联网传播推广的娴熟运用、还是对于关键人才的使用(从联想手机出身、曾负责联想手机运营商渠道的冯幸,被贾跃亭邀请加盟、担任乐视移动CEO,对于运营商渠道迅速上量功不可没),乐视都做得很出彩,也成就了它创了新品牌纪录的业绩!

但是,很可惜,这个传奇只上演了一年半,就嘎然而止了!

在乐视手机上市一半年之后,正当攀登新的高峰时,转折了!

乐视手机的供应链欠债危机引爆,几十亿资金困局暴露,乐视手机迅速走入下滑!

手机模式之殇,引爆财务危机,大盘震荡

“一个新品牌手机,一年半就卖了2000多万台,可结果不仅没赚钱,相反还却欠了几十亿”,这怎么听都像个笑话,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乐视手机的模式问题,让它的辉煌战果反而成了负担。

乐视采取的“硬件成本价、甚至亏本销售扩大销量,通过内容、服务盈利”的模式,目前基本上走不通。

毕竟目前服务最赚钱的苹果,它的客户已经是很优质了,来自于服务的收入只占10%左右。

靠内容、软件的收益,根本无法填上硬件的窟窿。

乐视这种“硬件亏损”的模式,软件、服务收益注定无法填上硬件亏损的漏洞,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卖一台亏一台。

于是,伴随着乐视手机不错销量的同时,也是巨额的亏损,亏损额达到几十亿。

本来2000万台的累计销量,应该有不错的收益,怎么也至少应该有几亿的净利润,但是却亏了几十亿,进一步加剧了乐视资金问题,而临近2016年底年关的供应链问题,进而全面引爆了乐视的财务危机,导致大盘进入动荡!

曾经名重一时的乐视帝国,迅速走向了大下滑!

乐视手机本可成为传奇、进入国内手机二线阵营

但是,被模式问题给毁了!

它有望进入国产手机二线阵营

如今估值暴跌,从有望500多亿跌至50亿左右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本来对手机业务有着宏大的规划,把它做成一个主力业务。

为此,贾跃亭开始打造一个“乐视系”手机组合。

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品牌、乐视手机

另一方面,乐视收购老牌手机品牌酷派,在生产和专利上都有很大提升,对品牌出海(国外市场避免专利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去年上半年,锤子手机处于不利时,乐视还一度有机会收购锤子手机——这个小而美的手机品牌。当时,罗永浩两次参加乐视系发布会,一度走的很近。

如果当时顺利,乐视系手机将组成“乐视品牌+酷派品牌+锤子品牌”的组合战队,可以组成一个颇有规模的乐视系手机。至少,仅靠乐视品牌+酷派品牌,如果运作得当,也能有个不错的成绩。

按照当时的发展情况,乐视手机未来可以有增长,年销量能超过2000万台,再加上酷派的2000万台,一年能达到4000多万台销量(2016年,由于酷派下滑,乐视+酷派销量大约3000万台左右),如果后面继续努力,甚至未来几年可以达到50006000万台销量,进入国内手机行业的二线品牌阵营前列。

一旦进入国产手机二线阵营,销量达到5000-6000万台,它的估值有望达到500-600亿。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是,目前的情况很可惜,基本上暴跌了,由于供应链的问题,乐视手机下滑,而酷派今年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首先,酷派手机业绩下滑,估值暴跌

酷派估值被机构大幅看跌,更有机构对其估值猛砍85%711日酷派集团被踢出恒生综合指数,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宣布对“酷派集团”按照0.11港元进行估值330日停牌时的股价计算,酷派市值下跌幅度高达85%。如果说按照易方达的1.5折计算,37亿的市值5.5亿左右,这完完全全就是主板上一个壳的价值。

其次,乐视品牌手机销量严重下滑

乐视品牌手机今年面临销量严重下滑的窘况,估值同样不容乐观。

赛诺手机市场研究总监李睿称,“乐视手机在市场上已经没有新的供货了,仅在清尾货,每个月销量维持在20万台左右”,而2016年乐视手机平均每个月可以卖出100-200万台,短短半年内销量缩水近十倍。

这种下滑,乐视品牌手机估值大幅缩水,最多也就30亿左右,加上酷派的5.5亿,已经仅为50亿左右。

目前,乐视系价值已经大幅下跌,按照机构大幅降低估值,其上市公司市值只有5.5亿左右,对于当时花30多亿购买股权、入主的贾跃亭而言,这笔生意有些尴尬,反而酷派手机早期发展至今积累的地产资源,可能达到百亿,地产的价值大于其手机品牌价值。

如果当时不那么快的退缩,把者,乐视资金问题可以解决不少。

但是,很可惜贾跃亭重点投入汽车业务,其它非上市体系内业务逐渐边缘化了,手机手机业务裁员、供应链资金问题没解决,让乐视手机发展越来越尴尬!

乐视手机模式硬伤,毁了一个主力业务潜力股

今天,手机是一个庞大规模的产业,无论是销量,还是单价金额都不低。

如果能在手机行业成功占位,还是有不错的前景。

之前一位家电行业朋友讲过,这几个行业规模的关系:白电规模=黑电规模,白电+黑电=ITPC)规模,白电+黑电+ITPC=手机规模。

足见,手机行业的空间之大。

但是,模式的硬伤,毁了乐视手机这样一个原本可以成为主力的业务。

去年11月,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360造手机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是被人“带到了沟里,天天鼓吹性价比,结果卖一台亏一台”。

周鸿祎,这个国内最早开始喊免费模式的互联网大佬之一,在经历硬件运作之后,进行了反思,开始呼吁硬件不能按照软件的模式走,表示免费模式在硬件领域行不通,不能走互联网免费模式,必须要靠硬件本身盈利,也为当初喊“一切都可以免费”这个观点感到很惭愧。

如果硬件完全不赚钱,你的互联网模式建立不起来,连持续延续设计的模式都维系不下去。你说大家谈制造业的创新,什么原创的技术,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我觉得硬件,特别是智能硬件,要有合理的利润,硬件本身能支持你的后续研发,否则整个产业链都有问题。

我最崇拜互联网模式的时候,跑到美国去见一家芯片公司的CEO,我说电视要免费、盒子也要免费、手机也要免费,说是你们做芯片的不够革命,你们也应该免费。那个大哥看了我半天说免费没问题,但是谁给我钱呢?我自己想了想,也为当初这句话感到很惭愧。很多东西从伟大到谬误,只有一步,过犹不及”

乐视手机本身有亮点,不走硬件亏损模式也可以

可是,它非要把自己往沟里带

客观说,乐视手机的设计还是有亮点,贾跃亭、乐视的审美虽然无法与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相比,但是和其它手机品牌比,还是有一定竞争力。

乐视手机完全可以不走硬件亏损的模式,在保证硬件有一定利润的同时,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完全可以做到销量、利润都有。

但是,它却非要把自己往沟里带!

激进的做法和模式,让本有前途的发展嘎然而止了!

当年曾吹过的各种牛逼,都成了过眼云烟,

乐视谋求出位。

时,贾跃亭痛批苹果七大硬伤:已经沦落。

贾跃亭在发布乐2前吐槽了苹果最新发布的4英寸iPhone SE,称这是苹果进入“后苹果时代”的拐点,并称苹果已经沦落为旧势力的代表,阻碍行业创新。

贾跃亭列举了iPhone SE所折射出苹果的“七大硬伤”:硬件高毛利、产品低预期、商业导向强、用户价值差、剥夺个性化、傲慢封闭生态、阻碍行业创新。

另外在发布会上贾跃亭还多次拿乐视新机同iPhone对比,称目前已经可以扔掉iPhone,乐视已经遥遥领先

在整个乐视手机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超级、生态、化反、颠覆的牛逼言论。

 

 

只可惜,它没有颠覆别人,却自己把自己玩废了。

乐视手机这些曾经吹过的牛逼,和它的下滑一样,都成了过眼云烟。

贾跃亭手里本来有牌,只是仍下不了决心改变

乐视手机也错过了机会!

贾跃亭手里的牌,没有打出最好的救局之招

在乐视危机爆发之后,贾跃亭手里还是有一些牌可打。

正如716日天晚上,孙宏斌在转发乐视汽车一则声明时点评说,老贾手里还有好牌,老贾还年轻

如果贾跃亭手里的牌打好了,情况应该比现在要好一些。

客观说,乐视酷派手机的市值可以做到500-600亿,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就手机业务而言,它的短期效益要大于乐视体育、乐视汽车、易到租车等,体育业务是一个短期投入很大、但收益有难度的业务,而乐视汽车,无论是所需资金、还是所需时间都是巨大的,而易到租车,网约车市场目前同样还是烧钱大战。

相对乐视体育、乐视汽车、易到租车这三块而言,乐视手机只要调整硬件价格策略,是很容易重新恢复正轨,而且是一个拥有正向现金流、市值都不小的业务。

可是,面对市场状况,乐视调整速度太慢,乐视危机都持续快一年了,贾跃亭至今仍放不下7个子生态,孙宏斌就表示:“都这时候了,还一个都不能少,你能做好一个就不错了...贾跃亭谁的话都不听,劝了也没用

这一点上,乐视真应该像万达学习,面对形势变化,万达是迅速调整,快速出手、出售,回笼资金,在政策调整不到1个月时间里,就已经成功回笼600多亿大额资金。该出手就出手、该出售就出售,只为目标明确的改善现金流,快到斩乱麻,迅速敲定。

当时如果快速调整、变现短期难以见到效益的项目、引入保持住1500万台的年销量,它的估值就接近180亿左右,也是一个优质资产,同时酷派手机再保持稳定,两者市值之和完全可以做到300亿左右。

如果乐视系,一下子多一个300多亿的资产,也不是小数字。

等到手机业务稳定,对于大规模投入汽车业务,也能形成有利支撑。

而如今的做法,缩水能达到250亿,巨大的损失啊。

孙宏斌的切割,更换logo实属无奈

面对乐视持续被追债的现状,孙宏斌进入后,把乐视业务进行上市体系、非上市体系分开,是对乐视网、乐视电视、乐视影业这几块优质资产最好的保护。

而面对乐视持续不断的负面新闻,乐视品牌负面性越来越大,此前媒体曾传出改名、更换logo的可能性,如果这一情况存在,也确实有些无奈,为了把几块优质资产保护住,避免受乐视整体大盘影响,一起暴跌、下滑,损失更大!

对乐视手机而言,这一切有些太可惜了!

乐视手机的前半段,无论是运营推广打法,还是业绩,都可圈可点,几乎可以成为一个经典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它是有很多值得同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它的的传播推广,非常值得手机企业、乃至其它行业企业学习。

但是,由于模式的硬伤,它自己把自己引上了一条不归路,并面临持续下滑的困境!

毕竟做企业经营,不盈利就是犯罪,如果企业长期无法盈利,可持续经营就会有问题,员工也会遭遇尴尬。

乐视手机之路,走向何方?未来会如何?

但是,至少,目前这种状况太可惜了!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