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6:02:53 来源:网络整理
▎又一个投资近2亿公司倒下
大公司投资,融资额近2亿
依然没有阻挡它倒下
据央视财经报道,曾经由于上门快、价格低而被誉为洗车神器的呱呱洗车,最近被曝出了破产倒闭的消息。
呱呱洗车全国数以万计的用户,App里的充值余额打了水漂。消费者更是遭遇了投诉无门的窘境。几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初步统计,消费者大约在呱呱App里充值上千万元,但现在剩余金额却无处退还!
、
进入2016年,呱呱洗车融资止步,随即各地分公司也陆续注销。
此前,曾有媒体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目前“呱呱洗车”的各地分公司已大多数被注销,没有显示注销的“呱呱洗车(北京)有限公司”、“合肥呱呱洗车有限公司”等部分分公司,也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失去资金来源、流量来源的呱呱洗车,只能走向一个无言的结局。
它曾逃脱上一轮O2O上门洗车倒闭潮
但最终,还是没有摆脱O2O上门洗车命运
它曾是昔日O2O上门洗车倒闭潮后
为数不多坚持的企业,但最终仍没有摆脱同类命运
但是,这个狂欢没有持续多久,2015年开始,O2O洗车领域,陆续曝出多家公司陷入困境。
于是,在2016年之后,曾经喧嚣一时的O2O上门洗车逐渐黯淡了。
………………………
在2015—2016年的那一轮O2O上门洗车倒闭浪潮中,呱呱洗车似乎是个幸运者,比其它O2O上门洗车坚持的时间要长。
呱呱洗车于2014年9月由前高德地图及车联网创始核心团队创立,2014年12月份,在北京望京地区正式开始运营。
在这个过程中,58到家曾对呱呱洗车的继续存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58到家是呱呱洗车在“寒冬”中依然能生存的关键。
呱呱洗车CEO郄建军曾经坦言,58到家的支持是呱呱洗车顺利“过冬”的一个巨大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层面:
1、品牌背书,背靠58这棵大树,不仅融资,不熟悉呱呱洗车的消费者因认同58的品牌,连带认同呱呱洗车;
2、流量入口,58到家作为呱呱洗车目前最大的流量入口,承载了呱呱洗车业务的绝大部分订单。
在投资资金、品牌背书、流量这几个关键点上,58到家对呱呱洗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58到家宣布与呱呱洗车终止合作,这个帮助它“过冬”的巨大优势失去了,无疑也就宣布了呱呱洗车的结局。
此前的上门洗车O2O阵亡名单
在呱呱洗车倒闭之前,多家上门洗车O2O公司宣布倒闭,赶集易洗车、e洗车、嘀嗒洗车、功夫洗车等上门洗车平台相继关闭上门业务,就连养车类O2O也难逃资本寒冬。
………………………………………………………
▎深度解读
上门洗车O2O为什么很难赚钱?
生意讲究投入产出比
成本增加、产出降低,注定赔本
一些O2O上门服务,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除了服务形式的区别——前者以上门为主、传统以到店消费外,两者在成本、效率、产出上相比,上门服务没有任何优势。
效率降低、成本增加,采取大规模价格战、特惠战又让产出降低,它们的结果就是——成本增加、产出降低,很容易导致亏损。
上门洗车O2O
把赔本买卖更是放大到极致
首先,上门洗车效率低,意味着成本上升
效率低,以为着单位时间的产出低,也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其次,上门洗车工人收入过高 成本又上升
工资高,又把成本再次拉高。
最后,对客户大幅低价打折,产出降低
这三项都在大幅降低投入产出比,而所期望的后续延伸增值收益却没有实现,投入产出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效率低引发成本上升;
工资高引发成本上升;
大幅低价折扣却又造成收入下降;
成本连续上升、产出减低,其结果只能是巨额亏损。
毕竟洗车行业不是什么暴利行业,成本增加了几倍、营收却下降了几倍,能不亏损吗!结果,钱烧完了,这些上门洗车就一窝蜂的倒了!
实际上,很多上门O2O都存在这个问题,劳动力服务的效率有限的、而上门服务更加降低了这个效率,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大规模打折促销导致收益下滑,进一步降低投入产出比,容易导致亏损。
做生意、还是要讲究基本的商业法则
上门洗车O2O连基本的法则,都错误了
不管时代怎样变,都要遵循商业法则
一些O2O注定亏损 因为基本逻辑就是错的
不管时代怎么变,还是要遵循基本的商业法则!要考虑基本的投入、产出比,要考虑成本和营收的关系。
很明显,很多上门O2O一开始的商业逻辑就是错误的!
重劳动力的行业,本身行业利润空间有限,而他们的做法,不考虑成本和投入的关系,甚至是盲目的,一开始就是注定亏损、赔本的生意!
商业有基本逻辑和法则,不管怎样变,都是还要遵循的,这是值得每个投身商业领域的人要深思的!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当当网卖了7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