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又一投资近百亿公司,没落了!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05:00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一个投资近百亿的公司,没落了!

而它的状况,不仅仅是个例,而是类例,一批互联网创业企业所存在的特点。

它先后获得两轮投资,融资近百亿

对于大多数创业企业、经营企业而言,融资是件很难的事情。

对于这个企业昔日巅峰时期而言,上亿资金、十几亿资金、甚至是几十亿资金都不是难事!

它先后获得多轮融资。

20155月,A轮融资8亿人民币。

20163月,B轮融资80亿人民币。

2017526日,获得B+轮融资,金额未公布。

AB两轮累计融资就达到88亿,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家拿到近百亿融资的企业,就是乐视体育。

但是,在拿到巨额资金之后,乐视体育的灿烂并没有持续太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先前的融资协议里,贾跃亭承诺,2018年如果不能上市,就要以12%的收益回购全部股权(目前看来,这个承诺已经难以实现)

如今,它没落了

欠费,多位高管离职、CEO也走了

在一路的高歌猛进之后,这个昔日资本的宠儿,却没有一直走的那么稳健。

相反,却如抛物线一样,先是无线风光,然后是无线下滑。

从获得A轮融资到2016年上半年,乐视体育都曾一度风光无限,到处买、买、买,购买各项体育赛事版权,一时间风头无二。

但是,在2016年底之后,乐视体育的发展,和乐视帝国一样陷入了转折。

欠费、中断合约的状况取代了过去的买、买、买,与中超直播版权的第二年合约易主、拖欠英超、亚冠、F1、女超……等多项版权费用而失去直播版权。

同时,乐视体育多位高管先后离职。

2017年开始,乐视体育多位高管先后离职,例如:乐视体育总裁张志勇、乐视体育COO于航、乐视体育副董事长马国力、乐视体育CMO强炜等高管先后离职

2018年开始,乐视体育核心高层页陷入这一风波。

20181月,据懒熊体育报道,乐视体育联席总裁刘建宏近日已通知周围好友,自己将选择离职,告别这家效力了三年半的互联网体育公司,13日下午,懒熊体育向刘建宏本人求证离职一事,他表示:“如果我有什么变化,会告知大家的,谢谢关心。”

曾经,乐视体育配置了一个超豪华的团队。除创始人兼CEO雷振剑外,还有总裁张志勇、联席总裁/CCO刘建宏、CMO强炜、CTO张旋、COO于航,以及副董事长马国力。

如今,除刘建宏未正式确认外,其余人都已离开乐视体育。

88亿投资没落背后

——“缺乏懂做生意的人”是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乐视体育没落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乐视体育几十亿资金被挪用(20171215日,乐视体育的股东将乐视体育告上法庭,指控其法定代表人CEO雷振剑等人,在20164月到7月之间,违反公司章程,为乐视控股提供约40亿元的借款。截至当时,乐视控股还有约25亿元资金尚未归还)。

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很重要!

那就是——企业核心领导团队中缺乏懂做生意的人,对于生意的基本法则太不懂。

这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孙宏斌曾经批评过的乐视购买中超版权,孙宏斌强调,“中超(买中超版权)去年(2016年)13亿5,一共收了五千万,亏了13个亿,这就是神经病。”

一个中超版权,投入费用13.5亿,进账0.5亿,亏了13亿,可谓代价太大!

这种投入产出比,不到1/20,绝对是巨亏的生意。

一位离职高管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公司走到今天,除了被老贾抽血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CEO不懂经营。

而乐视的投资人,对这一问题的指出更为直接!

20168月乐视上半年战略会议中,就曾有投资人对乐视体育点评到:“我和雷子(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认识很久,我们在一起开了很多会了。可是,经过一轮一轮的沟通我发现,乐视体育这个团队就没有懂做生意的人!”

换句话说,但凡懂做生意的人,考虑投入、产出比,都不会做如此不划算的生意!

互联网时代

企业经营依然是生意,依然要考虑投入产出比

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依然是生意。

做生意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考虑它们的合理性!

产出>投入,企业能够实现盈利,经营才能可持续。

产出<投入,企业会亏损,持续的产出<投入,将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企业长期投入、产出比不合理,持续陷入亏损,企业发展、员工生活都受影响,企业经营没法持续。

乐视体育不是个例

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缺乏对生意基本法则敬畏

在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乐视体育并非个例。

这是很多互联网领域创业者都存在的特点。

传统产业注重投入、产出比这个最基本的生意原则,毕竟很多传统产业创业者更多靠自己资金滚动发展,对自己的钱花得极为谨慎,如果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它们的经营没法持续、将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相反,很多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靠的是风险投资发展,不是来自自己的钱,相对花的会大手大脚,没那么谨慎,一些投入产出缺乏合理逻辑的事情,他们也会做。

例如:昔日O2O大潮中的多种上门服务,如上门洗车等,很多都是投入成本远大于产出的项目,注定亏损的项目。

而这种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合理的生意,在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大潮中仍然屡屡重现。

草根创业教父蔡文胜曾说过:未来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联网但不懂传统产业的人。

蔡文胜所说中,有“未来互联网将进入越来越多传统领域、必须要懂传统产业、否则运作不好”的深意。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者。

毕竟互联网经营做的也是生意,生意的基本逻辑、基本法则还是要遵循。

互联网时代

创业者要会经营、还要有生意基本财务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不仅善于经营,拓展市场,同时还要有做生意的财务意识。

要清楚的明白自己到底做的是什么样的生意——是赚钱的生意、亏损的生意,还是无法持续经营的生意。

如果不符合生意逻辑,投入、产出难以合理,经营难以持续,一切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这些值得企业、创业者深思!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