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碧桂园前CFO回忆录都写了哪些有意思的內容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05:42  来源:网络整理

 

  故而,这本涉及了大量不为公众所知的碧桂园内部经营细节的回忆录,甫一曝光,便引发了各界人士热络追捧。

  由于作者位居碧桂园核心层,书中对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多处描写,能让外界对这位传奇商业大佬的经营之道有所管窥。

  01

  商业模式的灵感来自沃尔玛

  他是这么说的,碧桂园在标准化方面学习麦当劳,在薄利多销方面学习沃尔玛,也因此形成了系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

  面对内部要不要守住三四线城市继续开发下去的质疑,有一次他打比方说,如果喜马拉雅山上有机会,我们都可以去。

  02

  要求吃饭10分钟结束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他每天排得都很满,有时看项目,有时见官员,有时会媒体,有时与老朋友聊天,有时和区域管理班子研究工作、商时销售策略,有时告诫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但他对吃饭要求很简单。

  03

  细节中的杨国强

  绝对是一个商务高人。

  这一点,我感受到了。他的诸多老部下也早就感受到了。

  在和官员们一起谈合作时,扬主席极为内敛、低调,思维十分缜密。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不可能是废话,即使开始你觉得是废话,那也是为后面的重要商业条款做必要的软性铺垫。

  这句话,每次见官员,杨主席都会借机谦卑地讲出来。这句话,官员们都很受用。所以,面对双方利益的谈判,由于政府来人多自以为高高在上,也许没有把杨主席当成平等对手,彼此谈得就透彻、直白、深人、不矫揉造作,反而效果好。

  绝对是一个营销高人。

  我写过不少书,对场景设计及故事发展基本有一定的预判能力。

  绝对是一个注重细节的高人。

  一般而言,很多人注重了细节会顾不上全局.顾了全局又会忽略细节,但同事们都说杨主席不同,他能两者兼顾,还能把控有度。

  一天下午,开会开了好一阵子,大都在听区域华总裁的工作汇报。

  随后,杨主席不时地提问题,区域总裁和他的团队进行回答、解释。

  此时,杨主席平和地请物管经理坐下。

  04

  如何给培养人才算账?

  万一有的学员不适应,后来离开碧桂园,公司的付出就白费了;也可能有的学员会后悔。不确定的问题太多,以致有人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冒险的计划。

  但每次提及此事,杨主席都显得信心十足。

  他算了一笔账,也使我茅塞顿开:

  05

  书单

  06

  胆识

  现在,不仅碧桂园处在冬天,整个行业都处在冬天。所有地产商都把钱子看得很紧很紧,希望节约每一块钱渡过难关。这是对的。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是存在的,这个时候政府有求于我们,会开出很好的条件吸引我们,譬如分期付款,那我们一定要去。过去有些地的位置很好,成本却太高,如果现在成本能降下来,没理由不去。

  我们永远不做违法的事,在资金能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把多余的钱用于买地,房地产公司没地是不行的,地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资金来源和运用,杨主席有他一向坚持不变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他从多年创业及实战中得来,凝聚了无数汗水和泪水。在内部,他最喜欢举这个例子:

  07

  如何做内部激励:直穿人性弱点

(59.750, -0.24, -0.40%)

  此时,我算是彻底明白也由衷佩服杨主席对自己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前膽性的解释。该解释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上升到人性的层面。

  08

  香港富豪教的办法:遇到资金困难怎么办?

  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每当谈到集团万一遇到预想不到的资金周转困难时,杨主席总爱重复已经固化了的观点。他说就此事曾经请教过他的香港富豪好友(编者注:高度怀疑是李嘉诚),得到正面回复。

  万一有一天出现资金周转上的困难,有几个措施可用:

  第一,立即停止在建项目,开支就可减少;

  第二,盘活有价值的资产,促使资金快速回笼;

  第三,寻求银行融资,利息高点也可以;

  第四,实在不行,可把股权质押或者出售进行融资。

  09

  平安入股碧桂园的缘起

  在我们的众多主张中,有一个观点是出人意料的。既然民企背景的房地产公司受到市场歧视,那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改变一下颜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起码有两个原因:第一,如果企业素质相当,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民企,民企的融资成本大大高于国企;第二,同样都是地产公司,香港市场给国企的市盈率一般是高于给民企的。

  究其原因,一般而言,市场普遍比较担心民企,担心的方面颇多,譬如担心民企突然倒闭,借了钱耍赖;担心民企数据不真实,引致信息失真;担心民企不规范,做违法乱纪的事;担心民企决策冲动,有忽冷忽热投资的情况发生。

  这些担心本来是商业环境下常见的心态,可放在民企身上就会被无限地放大。

  也不巧,在我们研究期间,有的民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譬如,一家广东省民企大老板突然被叫去问话,接着失踪,市场关注了好一阵子。尽管后来说没事,人回来了,可市场仍不信,传言及不利消息满天飞;好不容易

(6.720, -0.10, -1.47%)

  我的看法是,引进来的投资者须中长期持有碧桂园股票,须在业务方面发挥协同效应。为此,高层讨论了很久。最后,杨主席说,那就在保险业或银行业里面找吧。

  我觉得,杨主席这个决定很勉强,估计没有强烈需要,试试也行。

  万一试成功了,不是挺好吗?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