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6:07:48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北青财经 作者:北青网·财镜
北青网1月30日电(记者 陈勇敢 实习记者 褚娟)2018年1月30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发布公告表示,其控股股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于近日收到福建高院关于广药集团与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加多宝”)“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的一审判决书,其中判决内容包括驳回原告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4万余元,由原告广药集团承担。
《财镜》(微信id:news_cj)注意到,白云山早在2015年7月3日(编号“2015-060”)就刊登了公告,其中提及了广药集团于2015年6月26日向福建高院对福建加多宝提起诉讼并收到此案件受理通知书的事宜。其诉讼请求包括:
凉茶相同或相近的特有包装装潢;立即销毁全部库存产品和容器(被诉侵权的);立即停止使用并移除或销毁所有载有被诉侵权产品的广告以及各种介绍、宣传材料等。
2.判令福建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自2012年6月起至此案一审判决作出前,新疆加多宝因此案造成广药集团经济损失人民币1亿元。
3.判令福建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为制止上述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维权费用人民币100万元,并承担此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4. 判令福建加多宝在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省级以上报刊及其官网上连续6个月公开发布声明,澄清事实,消除此案件给广药集团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
从2011年开始的商标之争,加多宝与王老吉两家凉茶企业开展无数场官司大战。截至2016年9月,加多宝集团败诉22次,并面临着共计约46亿元的天价索赔。
针对此次广药集团与福建加多宝“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历时两年之久,事件终于有了答案并出现了反转。近日,广药集团收到法院针对此案的相关判决书,其中包括驳回原告广药集团的全部诉讼请求,并承担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4万余元,预计此次判决对广药集团本期或期后利润不会产生影响。
而此案是继2017年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加多宝与广药红罐凉茶包装装潢案终审判决,以及2017年10月2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就加多宝与广药红罐凉茶包装装潢案判决后,加多宝胜诉的第三起包装装潢案。
█相关链接
《加多宝、王老吉不打架了,会怎样?》
作者:于建民
在中国的饮料行业,乃至于中国商界,加多宝与王老吉的PK,都是无法回避的一页,但是两者过去的互攻式PK,无论是对于双方企业而言,还是对于中国凉茶产业而言,都不是好事。
如果,两者从互攻式PK,改为共同做大凉茶产业,对于双方而言,将是另一种情况。
▎加多宝、王老吉
从互攻式PK为良性竞争
共同做大凉茶,会怎样?
两者的互攻式PK,已波及整个行业发展
不要再继续内斗,否则两败俱伤!
无论行业、还是企业,都不利!
两家企业的互攻式PK 已经波及整个行业发展
今天,中国的凉茶行业正逐渐走向增长的瓶颈期。
凉茶作为一个品类,从加多宝2003年最初投放央视广告至今已有近15年历史,凉茶品类已从黄金期(增速爆发)进入了白银期(增速放缓期),甚至逐渐进入青铜期,凉茶的增长已经与前两年的爆炸式增长告别。
而两大巨头的之前的长期互攻式口水仗PK,已经进一步损害凉茶行业的形象、声誉,透支消费者对凉茶品类的好感和影响力,对整个凉茶行业的发展形成不利影响。
商业上类似内斗毁掉行业的例子不在少数
企业里,两个合伙人的内斗,将会将企业推向一个尴尬的境界——企业内部陷入内乱,同时外部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品牌印象,都会大幅降低,企业业绩将迎来阵痛、直至企业内乱结束,经过调整、重新走向恢复市场、市场运作,企业业绩才逐渐重新恢复,反之,阵痛不停,企业将持续陷入困境。
而一个行业里的巨头们的口水仗、撕逼式PK,对行业和企业而言,也有着同样摧毁的恶劣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营销少帅”美誉的杜国楹(25岁就成为中国最年轻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参与操盘的中国矫姿领域商战,背背佳、英姿带两大领军企业,陷入了对手之间的官司大战,撕逼PK,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被透支,消费者信任度大幅下滑,整个行业都陷入低谷,两大巨头品牌都无奈跟着市场陷入黯然。中国矫姿领域整个行业受到冲击,进入沉寂期。
直至十年后,昔日“营销少帅”杜国楹东山再起后,对背背佳品牌进行二次重新启动,背背佳才算是走上复兴之路,重新辉煌,再次成为矫姿领域的领军品牌。
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宗庆后、何伯权
两位顶级高手PK的风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宗庆后和何伯权是两位棋逢对手的商界顶级高手,中国快消行业的两大巨头。他们分别带领着娃哈哈和乐百氏两个当时的业内霸主级企业。
今天,宗庆后依然在快消领域征战,仍是快消领域的霸主级企业之一,而何伯权则转型成为投资大佬(他在广州创立今日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投资了7天连锁、诺亚财富、久久丫、爱康国宾体检中心等知名案例)。
但是,他们在上世纪开展的商战中所展现出的风度,可以说仍值得今天企业学习。
当时,一家媒体的错误报道,对其中一个企业品类极为不利(后证明实际与其无关、是一个错误报道),双方对此的处理极有风度,要求所有分公司不要对对手落井下石,并因此开除了一位违背公司要求的区域经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共同维护好的商业道德,要竞争,就在市场、产品、推广、渠道上进行光明正大的PK,而不要对对手各种暗黑的撕逼PK,这种做法,看似可以一时得利,但在投资整个行业发展未来,当一个行业陷入暗黑的撕逼PK时,所毁掉不止是对手,更是整个行业。
可以说,他们所取得的商业成就,与他们这种大格局有很大关系。
我们再看今天的众多互联网企业,动不动就撕逼、暗黑,结果就是企业的发展相继遭遇波折,表面看是做法的差别,实际还是格局的软肋。
对于凉茶行业的巨头PK,某种程度也在破坏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对行业发展不利。
如果加多宝、王老吉
化干戈为玉帛,将会获得极大效应
作为国内凉茶领域排名前两位的企业——加多宝、王老吉,如果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将会带来极大的传播效应、市场关注度,对双方企业、行业的正向影响力提升都有帮助。
一方面,获得轰动性效应
从此前的官司不断、PK不断,一旦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做大中国凉茶产业,无疑将会获得轰动性的效应。
另一方面,获得正向关注度
同时,从此前撕逼式PK转向携手,共同做大中国凉茶,无疑对两个企业、还是整个凉茶行业而言,都会赢得消费者点赞,让消费者对凉茶的好感增加,对于行业,以及企业而言,都获得正向好感,进而对消费、业绩形成有利影响。
中国本土饮料竞争,能否上演两乐的精彩
中国本土饮料的竞争,真应该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国际巨头学习,这两家企业都是百年历史的企业了,从实践上可以说都是现在众多饮料企业爷爷辈的企业了,但是两者依然保有骄人的业绩。
中国的本土饮料企业,与他们相比,相差太大了。
以可口可乐为例,即使其2016年业绩有所下滑,其全年业绩依然高达2873亿人民币,中国大佬级的饮料企业与它们相比,相差深远,中国凉茶企业与他们相比,就更悬殊了。
试想一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相互PK长达近120年了,如果他们两者之间竞争过程中,是无休止的官司,恐怕不会有两者的今天了。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者更多将竞争的主战场放在运营上进行光明正大PK,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运营竞争力不断提升,业绩不断做大,它们也把碳酸饮料这个品类做成了全球流行的超级大品类。
它们这种做法,更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共同做大、建设行业,而不是共同破坏行业发展。
从互攻式PK到共同做大
对中国凉茶发展更有利 对两家企业更有利
企业的合伙人决裂,将会把企业推上不归路。
行业中,几大巨头的决裂,也会把行业推上不归路。
对于中国凉茶行业的前两强而言,两者的恶性PK的结果也是类似!
因此,加多宝、王老吉决裂PK的前景,远不如共同做大的前景。
一方面,将两者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动凉茶发展上,另一方面,两者化干戈为玉帛、做大凉茶,也会赢得消费者的正向好感,从而推动现在处于瓶颈期的凉茶品类再上一个台阶。
这种结果是对于行业而言,还是两家企业而言,都是远远的利大于弊。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