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滴滴命案不断 共享经济底层逻辑遭挑战

营销资讯 2020/03/15 16:38:16  来源:网络整理

 

滴滴命案不断 共享经济底层逻辑遭挑战

在性命攸关的大事面前,被曝光的不仅仅是滴滴,还有共享经济模式背后的隐患。特别是当共享模式遇上海量用户,有限的管理半径和手段之下,共享经济底层逻辑设计是否能够撑得住强烈的风控监管需求?

一单抽成10%的变味公益

互联网的起高楼和楼塌了之间,有时没留下几口喘息时间。

铺天盖地的舆论谴责之下,让车主和乘客通过拼车来平摊费用的顺风车,从公益面孔突然变成了一张穷凶极恶的嘴脸。

除了抽成太高,违背了公益的初衷,滴滴顺风车另一个被诟病的原因是顺风车业务中存在一批并不是为了简单分担油费而接单的车主。

事实上,在专车、快车补贴明显缩水之后,的确有一批曾经的专车、快车司机做起了全职顺风车司机。而这些顺风车司机的存在,让原本合乘、平摊费用的拼车性质变味,违背了顺风车原本的公益定位。

但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车主成为顺风车司机,大多数时候,平台默许了这些全职顺风车司机的存在,放弃拒绝这些有潜在危险的用户。

脆弱的共享经济

公众迫切想知道,当下的技术手段到底能不能保证顺风车行程安全,到底是技术水平不够,还是滴滴做得不够?

事实上,相比网约车,网络餐饮在群体性和个体性安全问题上,面临着更大的危险系数和技术问题。

而主打网络订餐的美团、百度、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们发展得更早,积累的用户数也同样惊人,但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依然没有有效技术手段能够监测外卖平台的违法行为,也没有明确的技术手段随时监控无证无照和餐厅实际卫生状况。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