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7:04:34 来源:网络整理
别了,贾跃亭
导读:随着贾跃亭申请破产重组,贾跃亭这个昔日大佬,将会暂时离开商业中心的风光舞台。
(一)
别了,贾跃亭
辞去CEO,申请破产重组,还负债20亿美元
这位昔日的商界明星,将暂时离开商业的中心舞台!
(二)
跌宕起伏的商界兴衰历程
这其中,他曾经上演了辉煌的传奇,又上演了危机爆发,然后是迟迟没有结果的东山再起。
从三流视频网站做成百亿帝国
战略规划、战术打法都很厉害
客观说,乐视在战略规划、战术打法上,都有独特、非常不错的地方!
客观说,乐视这种战略构想的能力、战略实现的能力,确实不错,甚至是非常强。
战略激进、策略错误,导致坠落
1、战略激进,资金缺口数百亿
乐视在自己的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进行了远超企业规模的布局。
在乐视过往的发展过程中,贾跃亭一次次的梦想,确实把乐视带到了新的高度,但同时,又把乐视推上了生死考验的绝路!
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梦想、好的战略规划,还需要战略能力、战略资源的支撑!
随着乐视构想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乐视自身的体量、自身资源(盈利能力、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资金储备等)已经难以支撑这个太过庞大的商业帝国计划!
在商业发展史上,过度的多元化一直都是企业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的战略扩张规划也许没有问题,但是战略扩张能力、战略资源能否却是大问题。毕竟很少有同时精通多领域、还能做得很好的超人、超级天才!
对此,周鸿祎曾说“企业的聚焦尤为重要,很多企业现在遇到困境,就是因为创始人什么都想做。比如有人想超越埃隆•马斯克,相比还能理解,有人想超越乔布斯也能理解。“如果有一家企业说它要同时要干掉乔布斯、埃隆•马斯克、贝索斯,就以为自己什么机会都抓住了,事实上反而会错过发展机遇”
2、策略错误,亏损上百亿
一些不合理的策略、模式,再次加剧了乐视的财务危机。
在乐视手机上,打出所谓的硬件免费,硬件通过成本价、甚至亏损,而通过内容盈利的模式!
这个模式本身就是一个漏洞百出的模式,因为今天的内容消费,还没有形成那么大的产业,在营收上与硬件相比,相差悬殊。
靠内容、软件的收益,根本无法填上硬件的窟窿。
应对危机不利,业务下滑、资产大缩水
在陷入危机后,如果处理得当,情况比后面的困局要好的多。
应对危机不利,导致大幅贬值
贾跃亭一个都舍不得卖,最后都大幅缩水
如果底牌经过调整,例如:舍得出售部分业务,引入投资者、股权融资等,回笼一些资金,进而为其它优质业务输血,让其它优质业务维持在一定状态,不至于进一步恶化,导致大幅贬值,进一步损失。
但是,很显然,乐视的行动速度有些慢,多个业务先后出现滑坡、业务大规模贬值。
而乐视体育对于贾跃亭而言,曾有一次减轻包袱的机会,之前,媒体在采访孙宏斌时曾经表示“听说乐视体育当初有人出价90亿估值买,但是老贾没有卖?是不是存在当断不断的问题”。
可以说,贾跃亭有过减少损失、债务,甚至改变局面的机会!
...贾跃亭谁的话都不听,劝了也没用。”
贾跃亭的初衷是几大子生态,都想保,都不舍得出售、出让股权,可是没有这些行为,企业无法获得资金,这些子生态都会下滑,乃至于陷入困境。
面对危机变化,如果贾跃亭学习王健林,快速调整、回笼资金,情况将大不一样,面对危机,万达引入千亿资金,短短半逐渐年多时间,万达走入正轨。这点上,比乐视和贾跃亭要睿智太多。
目前没能如期上演,仍然在路上
在贾跃亭和他的乐视帝国遭遇危机、坠落后,业内也对他能否东山再起给予了一定期待,但是很显然,目前仍然未成功,未能如期上演,仍然在路上。
他离史玉柱、孙宏斌那些前辈相差很远
在中国,有两个著名的成功东山再起的大佬,一个是史玉柱,另一个是孙宏斌,他们都是在巅峰中跌落,又成功在低谷进行反弹、大逆袭!
与他们相比,贾跃亭确实在东山再起的能力上相差很大!
特别是孙宏斌在投资乐视后,曾给予贾跃亭不少不错的过来人的建议,可惜都没有得到贾跃亭足够的重视、采纳。
2、乐视汽车五大考验、东山再起遭遇难题
对于处于困境的贾跃亭而言,能否获得商界其他大佬、机构的资源支持至关重要!
这其中,信用状况成为能否获取资源、资金的关键!
之前,面对国内乐视商业问题、债务问题的避离、远走国外,已经让贾跃亭的信用打折。
这一切直到与恒大接触、达成合作,才有所改观。
这次与恒大合作几个月从合作到对簿公堂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会再次让贾跃亭信用危机加重,对其未来能否获取投资资源影响很大。
能否获得资金、解决资金问题,成为贾跃亭个人事业能否进一步推进、能否东山再起的重要问题。
这个问题与信用问题息息相关!
财务管理问题,也是贾跃亭的大问题。
可是,投入这么多资金,乐视汽车与量产的距离还很远,小规模量产都还没有实现。
可见,资金的使用效果、财务管理,都有不小的问题!
这个财务支出的效果、速度,都有问题,财务管理的问题也不小。
每个领域都有它的门槛。
擅长生产的做品牌运营有难度,同样,擅长做品牌运营的,做生产也有难度!
锤子手机在最初上市时间频繁跳票,导致锤子一代遭遇尴尬,就是因为缺乏生产领域经验。
而对于贾跃亭团队做汽车而言,没有生产领域经验的他们,同样更是如此。
在过去的领域上上,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他们都有超级代工之王富士康实现,大幅缩短生产领域的周期。
而在汽车上,他们要自己做,这无疑加大了难度!
这么多资金进入,乐视汽车仍然没有进入小规模量产,可以说执行力上有很大问题。
这些都导致量产问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目前,汽车的量产仍是困局的大问题,突破量产,一切将迎来转折。
贾跃亭团队不缺营销推广的能力,甚至于他们的营销推广能力很强,但是在生产、量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今,乐视汽车离小批量量产还很远,目前小批量量产还没有见到影子,大规模量产就更遥遥无期了。
在东山再起之战中
贾跃亭需要向史玉柱、孙宏斌学习太多
当年史玉柱欠下的债务也是天价,但是他很快实现了大反转。
他在东山再起之战中,所投入的业务聚焦、精益经营(注意投入产出比)、精心策划、谨慎,等多方面都值得贾跃亭学习,至少在执行力、推进的速度上,贾跃亭与史玉柱相差还是很大。
史玉柱和孙宏斌在东山再起之战时,都是谨慎的重新创业的精神和状态,注重执行力、财务管理,也是他们能够迅速翻转的原因。
而贾跃亭的团队在财务管理、执行力上,与他们完全不是一个层级,例如,其财务花费的速度,完全不是创业、试图翻转公司的状态。
(三)
乐视帝国兴衰、危机处理、再创业等
都值得其它企业注意、深思
一、乐视崛起的战略设计、战术打法值得借鉴
从早期一个三、四流的视频网站,到后来的几大生态,先后拓展了电视、手机等多个业务。这个过程中,很多值得其它企业借鉴。
特别是其成功从视频网站切入电视,一度成为国内互联网电视的第一,其战术打法是比较出色的。
而从一个单一业务拓展至几大业务,这其中的战略规划,也有些比较出色。
可以说,无论是一些战术打法,还是一些战略规划,乐视还是有不少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
二、乐视的激进节奏导致危机,值得中国企业深思
乐视以自身,告诉中国商界,商业经营必须还要学会一个词——那就是节奏!
在商业发展史上,过度的多元化一直都是企业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面对危机处理的方式,也值得中国企业思索。
面对危机,乐视应如万达一般,舍得快速出手部分优质项目回笼资金。
同时,在其它项目上出让股权、引入融资,迅速回笼资金,保住其它部分优质资产,让其它项目保持正常态,而不至于“什么都想保、但什么都保不住”,导致全面溃败,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危机爆发时,贾跃亭手里还是有一些好牌,如果他当时舍得出售一些项目、放开一些项目的股权合作、放弃一些项目的控股权,他还是能够盘活不小的资产,同时减少不少的债务,翻身完全有可能,而不至于如今陷入困境的局面。可是,由于不舍得、犹豫一次次错过了机会,资产缩水不说,自身的处境也很尴尬。
四、东山再起,一定要精益经营、速度要快
史玉柱、孙宏斌两位成功的东山再起的著名企业家代表,在新业务的迅速崛起、东山再起的过程中,速度都是极快,史玉柱更是短期内就完成了还债,用时间为自己赢得了空间。
而在这方面,贾跃亭则在速度上与他们相比,差了很多。
这些,无论是早期的崛起原因,还是后面没落原因,以及危机处理不力、东山再起之战不利,这些都有太多值得中国企业思索的地方!
.上一篇:拼多多变得“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