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富士康的无奈:受苹果不利影响 订单下滑 部分工厂停工

营销资讯 2020/03/15 10:03:02  来源:网络整理

后乔布斯时代苹果折戟创新路 富士康深感寒意

来源: 天津网(天津)

从去年10月至今,以创新能力起家的苹果一直没有新产品发布,而是在发债、iPhone5返工、创新能力遭质疑等风波中‘吸引’公众视线,而此时,竞争对手们正欣然接手这段难得的空窗期,纷纷发布各自新品。人们不禁疑问,下一个令人感动的苹果产品,用户还要等多久?

创新遭遇瓶颈

6个多月,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半个财年,而对于一直没有新品推出的苹果来说,却是个史无前例的空窗期。

按照以往的规律,苹果一向习惯在一年中给用户两次期待,上半年发布iPad,下半年发布iPhone。然而,自去年开始,这一成不变的新品发布规律被打乱,先是在北京时间38日,发布了The new iPad,随即在北京时间1024日,又同时发布了iPad4iPad mini

事实证明,苹果这次改变新品发布节奏的做法并不成功,新品被“透支”,导致苹果iPad产品线至今都没有新品推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接连发布三代iPad新品,苹果这一举动被业内解读为方寸大乱,如今的苹果已进入被市场牵着被迫革新的境地,曾经向用户“恩典”新意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

同样,至今也没有关于新一代iPhone产品的消息从苹果官方发出。

面对前所未有的空窗期和公众的疑问,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终于不再保持缄默,而是首度开腔透露新品的大致发布日期。近期,库克在做完公司第二季度的营收报告后发表讲话表示,“正在努力研发系列令人震撼的新硬件、软件和服务,它们将分别于今年秋季和2014年正式发布。”然而,对于人们关注的下一代iPhone、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和移动支付服务等核心内容,库克并没有提及。

苹果公司负责京津两地连锁卖场渠道的相关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对于新产品何时发布并不知情。与此同时,新金融记者尝试发邮件给苹果公司,不过至今未得到回复。

据某大型卖场,任何渠道都得不到有关苹果新品何时上市的消息,“并且,任何一家卖场苹果产品的铺货量都由苹果公司直接控制,至于实际的市场需求,苹果方面从不理会。”这位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只能从苹果方面发过来的备货量的变化来猜测新品发布的大致日期,一般来说,卖场开始消化库存就表明,新品可能要来了。”

不是在发布新品就是在研发新品的路上,是苹果曾经留给用户的深刻印象。然而,自20118月开始,新任掌门库克接手后,苹果曾经引以为豪的创新能力却开始不断遭到行业和用户的质疑。和苹果之父乔布斯相比,库克在成本管理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在技术创新上却鲜有建树。

无论是iPhone4SiPhone5,还是The new iPadiPad4iPad mini,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每次推出的新品,都被业内毫不留情地定义为前代产品的升级版,在原产品框架下的“小打小闹”伤害的是用户的期待,得到的终将是冷淡的市场反应。

富士康深感寒意

随着市场热情的逐渐熄灭,作为一根利益链条上的蚂蚱,代加工苹果产品的鸿海,此刻也正深感寒意。

近日,富士康郑州港区工厂的一名普工向新金融记者透露,工厂几乎全部代工iPhone产品,并且只有黑色,没有其他自主生产或代工的业务。“由于iPhone5市场反应不好,工厂接到的代工量已有所下降,早前全部用作代工iPhone产品的车间现在已关掉一半有余,看得出来代工量确实少了不少。”

另外,有富士康淮安工厂的员工在网上发帖称,之前为了赶制iPhone5工厂大量招工,结果导致现在工厂内几千人无事可做。近期,鸿海停止了多个内地厂区的招聘,业界猜测此举是由于受iPhone5减产影响。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从今年2月起,苹果生产线的产能出现大幅下滑。201312月份,富士康(郑州)公司手机产量达到1439.67万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2.2万部,同比增长36.16%。但其中2月份手机产量仅为526.3万部,比去年同期仅增加了13万部。同时,河南省2月份主要商品电话机的出口销售金额为10.6亿美元,同比下降26.4%,环比下降51.6%。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正值iPhone5发售时期的数字分别为18亿美元和21.9亿美元。

就在业界对“重工”(即重新生产出来,还用原来机器的部分原件)每台约200元的人工成本核算,仅上述500-800万部不合格iPhone一经重新处理,鸿海需要支付10亿-16亿元的额外成本。

对此,富士康郑州港区工厂的普工向新金融记者透露,“应该远不止500万台,从制定的返工计划来看,数量应该接近1000万台,从这个月初开始,一部分车间已经开始进行返工工作,预计完成时间为2个月,返工方案是4月初开始研究的。”

“对于iPhone5的良品率,应该比外界猜测的还要再低些,生产线做成成品后,品管用仪器检测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进行报废处理,就是彻底砸坏外壳,重新组装,每天都有大量的成品报废,虽然市面上的产品质量依然不能让人满意,但之前已经是经过重重检验的了,由于生产难度大,很难保证良品率。”

同时,据一位接近苹果国内元器件供应链的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由于采用铝制外壳的iPhone5工艺过于复杂,从去年生产至今,实际良品率仅为80%左右,而按照和苹果签署的代工协议,鸿海需要保证整机组装良品率在90%以上,这意味着,这些未达标的iPhone5,最终需要鸿海为返工费用买单。

由于苹果受到创新能力下降和产品质量问题的双重夹击,导致鸿海的营收也受到了重创。根据近日鸿海方面发布的第一季度营收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9%,创下7个季度以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为苹果代工产品的营收占鸿海营收比重高达四至五成。对于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鸿海法人代表对外表示,今年一季度,iPhone5销售热潮已经退去,苹果进入了新旧机的空窗期,加之没有新一代iPad产品的支持,没有全新的主力产品带动,从而导致业绩同比下跌近两成。

对于iPhone5良品率和何时开始代加工下一代苹果产品等问题,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媒体办的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并没有回答,而是仅表示“关于产品和客户资料等相关问题公司不发表任何评论”。

竞争对手动作频繁

其实,自2007iPhone诞生的那一天起,所有的厂商都在模仿这种成功模式,而半年多以来,在没有苹果新品发布的日子里,行业也并不会因此显得冷清,对于苹果难得留下的空窗期,竞争对手们更是“欣然”接手。

最值得一提的首先就是三星,iPhone问世后,三星成了最“焦急”的手机厂商。三星不仅立刻推出大量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还推出多款Windows Mobile手机,2009年,更是“傍上”安卓系统,发布了第一款安卓手机,其后,为了利用安卓系统与苹果抗衡,三星推出了Galaxy系列智能机,产品覆盖高端、中端和入门级的全系列。

与一年只推一款iPhone的苹果不同,三星撒大网的追赶方式被形容为“机海”战略,而事实证明,这一战略也确实让三星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手机厂商 ,成为目前唯一能与苹果抗衡的品牌,亲手缔造了智能手机市场双寡格局。

“机海”战略给三星带来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出货6474万部,占全球市场30.8%的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手机厂商,而苹果的出货量仅为3833万台,市场份额为18.2%,比上一季度下降1.2%

对苹果来说,更为可怕的是,在销量上夺取冠军后的三星,并没有停止野心,近期内直捣苹果后院,在硅谷大量建设研发型机构,意图揭下追随者的标签,成为像苹果一样创造神话的创新者。

眼下,在智能手机市场,试图赶超苹果的远不止三星,而是同时惊现诺基亚、华为、中兴、HTCLG、索尼、黑莓七雄抢位的格局。

在多重夹击下,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频频失意,而在作为支柱的平板电脑领域,苹果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自第三代产品The new iPad上市以来,苹果平板电脑难创昔日辉煌。不论是苹果平板电脑史上最为短命的The new iPad,还是升级版的iPad4和定价过高的iPad mini,市场反应都过于平淡,无法推出革命性iPad的苹果,似乎正给后来者留下了机会。

虽然,目前在平板电脑市场,苹果的老大位置仍然无法撼动,但自2011年以来,三星、联想、华硕、宏碁等众多PC厂商争相发布各自平板电脑产品,以绝对的价格优势,还是分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联想等国内传统PC厂商更是发布了千元机,将平板电脑固有的定价格局打破,成功揭下平板电脑高价的标签。

后乔布斯时代何去何从

此前,每当人们的注意力有所转移时,苹果都能发布一款新产品吸引公众视线。如今,没有新产品的苹果,一举一动仍然备受关注。

430,苹果对外发行170亿美元的债券,到当地时间430日中午,已经引来了500亿美元资金发出了购买债券的订单,就目前债券市场情况而言,这个成绩令人震惊。

这是近20年来苹果首次发债,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非银行债券发行案例。此前,苹果公司在公布2013财年第二季度季报时宣布了股东的股票回购和分红计划。苹果表示,发债融资是为了进行股票回购,将在2015年之前利用1000亿美元现金回馈股东。

然而,业界对苹果通过发行债券来回馈股东的说法并不认同。一位不愿具名的IT行业分析师向新金融记者表示,按照规定,在国内使用海外资金需要缴纳35%的税金,苹果发债行为是否是为了躲避高额税金暂且不能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发债与近期股价下滑有直接关系。

在没有新品发布的6个多月里,苹果股价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中,股价缩水超40%,市值蒸发高达2700多亿美元,业界看衰声音不断。事实上,苹果股价下跌深受其iPhone业务影响,由于过去几年苹果表现过于强劲,iPhone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而情况暂且令苹果“心安”的iPad,一年多以来,后劲不足的创新力也被业界热评。

市场从不说谎,当用户热情散去,忽视质量下的“饥饿”的营收占比仅为9%左右,而三星手机则以高达75%的压倒性优势遥遥领先,“近两年来,智能手机不仅加速了一些电子产品的消亡,并且行业内也快速发生变化。”

尽管库克对未来的苹果信心满满,但近日,苹果发布的截止到330日的最新一季财报表明,净利润为95.47亿美元,同比下滑18%。这是十年来苹果净利润的首度下滑。

增量不增收,曾是挣扎在边缘的厂商面临的难题,如今,轮到了曾颠覆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苹果。

对于靠创新能力起家的苹果,如今,要想重振威风,最重要的还是重拾乔布斯的创新理念,发布令人感动的新品,一位IT行业资深研究专家对新金融记者表示:“另外,在行业竞争越来越充分的今天,除了具备革命性的创新技术,还要丰富自身产品线,定位各阶层消费群体,才能抓住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关链接:苹果“劈腿”重击富士康:竞争对手获代工大单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自苹果成为了市场的主宰后,富士康就从中获益匪浅,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几年来令郭台铭头疼不已的局面:富士康一方面可以从苹果的成功中获利,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苹果自身业绩下滑或苹果的订单转移带来的损失。

手机行业的巨大变革直接影响到了鸿海精密工业(下称“富士康”)的生意,如果不做出改变,它也许会错失更多的机会。

“在拓展新客户进展较慢的情况下,富士康原有订单也有被抢走的风险,这种势头在这一季开始显现。”台湾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大客户订单遭遇分流,另一方面拓展新客户乏力,富士康正在遭受同行的夹击。

苹果“劈腿”重击富士康

自苹果成为了市场的主宰后,富士康就从中获益匪浅,但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几年来令郭台铭头疼不已的局面:富士康一方面可以从苹果的成功中获利,另一方面也要承担苹果自身业绩下滑或苹果的订单转移带来的损失。

富士康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数字显示,该季度合并营收为新台币8090亿元,较2012年同期衰退近20%,毛利率为5.68%,较2012年同比下滑了近1个百分点。更糟糕的是,其平板组装上的竞争对手台湾厂商和硕营收却增长31%,至1952.7亿元新台币。

从去年10月开始,iPad mini的上市便拉动了和硕营收的强劲增长,去年第四季起和硕平板电脑开始大量出货。而据台湾分析师此前对记者表示,在苹果的新一轮产品中和硕获得的订单量也许超出所有人预期。

一名长期跟踪苹果的凯基证券分析师称,你可以想象,苹果不喜欢只有一家供应商的局面,对和硕来说,最重要的是证明自己能像鸿海那样,胜任iPhoneiPad的制造工作。

拓展新客户乏力

正如其他苹果供应链上的公司一样,富士康显然知道拓展新客户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但目前看来并不顺利。在富士康旗下的上市公司富士康国际(02038.HK)的2012年财报中明确表示,未来希望借助投资研发及专注新客户,扩大客户基础。而此前,富士康国际也创下了上市7年来的最大亏损纪录。

但是,一接近富士康人士对记者表示,按照富士康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小的手机订单不仅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客户响应速度也会低于市场反应速度,这也是富士康拓展新客户时最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郭台铭在今年3月份拜访了国内手机厂商小米,小米总裁林斌321日在微博表示,郭台铭拜访小米并与董事长雷军展开会谈。外界猜测,富士康抑或取得小米手机的订单,但富士康方面对此表示不予评价。

“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不高,无法为富士康带来可观的收益,而其他国产手机在富士康代工的基本为低端机型,尚未听说过有高端旗舰级订单。”上述人士说。

“订单并不好拿,富士康的对手也在争取潜在客户。”上述接近富士康人士还举出了比亚迪(002594.SZ)的例子。

在刚刚发布的比亚迪今年一季度财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加315.63%。该公司称,集团成功开拓了全球手机领导厂商的智能手机新项目和平板电脑等新产品及业务,由此推动了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及利润的大幅增长。有接近比亚迪人士对记者表示,三星和华为的业务是此轮比亚迪电子增长的重要引擎。

去年,华为手机销量大幅上涨,本应是富士康最应争取的代工客户。

而拓展三星这个客户,似乎是个不太现实的考虑。过去在不同的场合,郭台铭毫不吝啬表达对三星的看法,“只要它做的,我一定联合大家来(对抗),我一定要打它一棒。”在一场晚宴上,郭台铭振臂疾呼,号召台湾知名的IT及家电企业家们加入他的“打狼”行动,而这只狼就是三星。

第一赢销网

.
  • 上一篇:台湾餐饮业O2O龙头易订网是如何崛起的?
  • 下一篇:A股巴菲特效应:高层会见巴菲特 或望支持中国资本市场
  • TAG: 富士康 苹果

     


  • 查看所有富士康的无奈:受苹果不利影响 订单下滑 部分工厂停工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