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0:05:51 来源:网络整理
GMIC综述:不移动则被洗牌 BAT名模终将老去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文/王杰聪
移动互联网这个真正的洪水猛兽真的来了。近两个月来,诸如“我们的产品移动端用户超过50%”、“移动用户增长速度远超我们想象”之类评价,被多个CEO频繁提到。
但互联网企业大佬们真的准备好了吗?就如腾讯CEO马化腾所说,大部分企业商业模式还在PC端,这就意味着洗牌和重组,于是乎这也成为了新的关键词。
当“Transform”成为GMIC 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主题,这个四年前只有900人参会的活动在5月7日迎来了8000名观众,到下午6点,主会场仍然站满了听众,他们正在听一场马化腾的对话。
这在小米CEO雷军看来,这样的规模让他吃惊,因为同样是天使投资人的他,投资了GMIC的主办方长城会,而“这个没几个人出过国的团队真的做成了国际性的展会公司”。
除了工作的技巧,应该说长城会选对了行业。到2013年,移动互联网真的来了。
门票说:微信只是站台票?巨头也有危机感
UC优视CEO俞永福一改往日低调,放狠话称UC是移动互联网的排头兵,UC不会被谁收购,而是UC收购了谁。他更是把BAT(百度、阿里、腾讯)比作终将老去的名模。
这让移动互联网一下子从时尚变成了人人自危的话题。腾讯的微信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第一入口,但马化腾却自辩称,这张“船票”只是站台票,电商、搜索依然是空。
阿里巴巴的马云,在今年的IT领袖峰会上对着马化腾说,你的微信让我害怕;言犹在耳,阿里转过身就投资了新浪微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入口。
一时间,百度股价快速下跌,外界对百度在移动市场的缺席表示担心,即使是百度刚发布了一份增长迅速的财报。须知,苹果业绩史无前例地高,但其股价也因为看不到未来而跌去了一半。
为什么会有洗牌和颠覆?宜搜CEO汪溪就认为,因为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十几个人就可以开发出来,没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将被洗下去,PC互联网中没做移动的也将被洗牌。而“两年内有大变”已成共识。
危机感依然来自不成熟,不成熟则同样将带来机遇。以腾讯为例,QQ月活跃用户8亿,其中50%以上来自手机QQ,而腾讯旗下所有产品中,自2013年以来,有些入口的移动用户比例甚至达到了70%。
这也是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普及后的必然,不要只看着你的PC电脑,你的手机也是电脑。
然而缺位的是商业模式移动化,移动广告、游戏、付费下载都没有成为最终的形态,游戏、应用和平台还没有一家可以安心,即使他是传统巨头。
开放和跨界才是新蓝海
李连杰来了互联网大会,推广什么?谈移动互联网慈善,有人给马化腾提建议在微信里做个插件,只需要用户下载,每次点击就有1元、2元的善款,这可谓移动互联网改变慈善。
杜蕾斯高层来了互联网大会,他被安排和金山傅盛一起聊安全,这也是跨界,是安全和营销的跨界。
跨界是互联网新蓝海的碰撞空间,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还没有到每个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的时候,总是你这方面好一些,他则更擅长另一方面。
于是,你看到一款好的产品,最优的策略不是复制,而是寻找新的点,然后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上去做跨界突破。
马化腾谈为何开放这个话题说了很久。2009年看到趋势、2011年开始做、2012年宣布,因为开放是必须的,只是如何开放需要技术实现。
但如同Facebook的开放一样,将用户、用户的人际关系开放出来才有更大的想象力。
移动互联是国际化机遇?
今年的GMIC更配得上全球二字,因为注册听众中有20%是海外人士。但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种想要借机国际化的,远不止20%这个比例。
微信海外用户突破4千万,而俞永福则表示UC海外用户有1个亿。盛大游戏相关人士则透露,盛大在海外Android平台的游戏收入已经有了前五的明星级产品。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全球化的机遇。
产品带来的是切入口,而企业在海外布局数据中心才是长期深耕的桥头堡。
马化腾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与全球同步出发,也是承载着从业人员多年希望的一次。
不过,打国外阵地还得注意防守。inMobile广告平台、印象笔记所代表的意义,在于国外公司已看上了中国市场,有了中文名一年的印象笔记还发布了企业版产品。
■相关链接:互联网巨头布局移动:腾讯一张王牌百度一手明牌
来源: 北京商报(北京)
移动互联网布局、投资和并购的马达从未熄火,这里有UC、PPS之类绯闻的数度浮沉,也有大小公司调整企业架构的喧嚣,但从未像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联姻这样掷地有声,除了行业凝神听响,“阿里浪”涟漪还在掀起互联网三巨头布局移动业务的冰山一角。
阿里密集撒网
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约18%的股份,未来可增持至30%。
这样一则重磅消息落地,让人称奇却不让人惊讶,毕竟从去年底开始,阿里浪的传闻一直未断。价码、攻防、截和……桥段至今还在流传。最终的落脚点无外乎:阿里拿到了流量和社交入口,而新浪微博找到了金主和商业化捷径。
诸多猜测中,新浪CEO曹国伟和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口径一致,很官方但态度明确:不会把微博变成电子商务平台,微博由新浪来做,阿里提供支持。
但无论如何,马云和曹国伟都认为这是各自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正确而美好。这甚至符合外界对这一件事的一直判断:从此江湖无新事,百、阿、腾三分天下。
而当人们从阿里浪事件中跳出来,重新审视阿里巴巴的这一步,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哦,这都是意料之中的。”没错,阿里巴巴一直在布局,愈发紧锣密鼓,方向也集中瞄准移动互联网。
在PC互联网时代,阿里系基本不太依赖外部入口,这归结于淘宝等产品的先发优势,用户需要阿里巴巴的服务时,都养成了直接上淘宝、登天猫的习惯,这也构成阿里巴巴敢于跟百度搜索互相屏蔽的底气。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照搬PC互联网,“累且大有出入”。寄希望于重建生态、甚至可以颠覆淘宝的阿里巴巴志气必然不小,投资或者并购绝对是最快途径,因为对手不会再给你PC互联网那么长的布局时间。
所以,我们看到这样一张投资列表:陌陌、虾米网、快的打车、友盟、丁丁优惠、在路上,以及传闻中UC浏览器和某地图应用……
从商业布局上讲,这些投资算的上一把好牌,如果发展得力,阿里可以扼守移动领域的社交、音乐、O2O、旅游、地图、浏览器等各个入口。
那么,这把好牌能打好吗?马云今年3月的观点或许能解答阿里的移动布局决心,他在香港瑞士信贷亚洲投资大会上说:“(移动业务)我们没有创造力(主要指产品创新),也不幸运。拥有微信的腾讯则极具创造力。”马云表示,阿里巴巴在移动业务的竞争方案包括收购与并购,以及招聘更多员工等。
至少,马云出招很快,手笔也很大。
腾讯拥兵自重
拥兵自重在这里不是贬义,但应该能描述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江湖地位。
谈到布局和投资,腾讯无疑是三巨头中最多的,过去几年曝光的案例就有20余起近百亿元支出,但拿这些与阿里巴巴、百度比较又不太妥当。毕竟腾讯投资业务甚广,局限在移动互联网的定位并不准确,比如它投资了乐蛙OS和刷机精灵等纯移动互联网公司,但更知名的投资是珂兰钻石、好乐买、易迅等PC互联网起家的企业。不可否认,这些企业都会大力拓展移动业务,但这是后知后觉的事情。
好在腾讯拥兵自重的产品是微信,一款令马云羡慕而又“也感到紧张”的产品。事实上,手机QQ已经给予不小的想象空间,而微信的诞生无疑坚定了腾讯决胜移动互联网的底气。在市面流传的论调中,微信是公认的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船票,而腾讯就是持有者。
在对创业者,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调侃中,已经从“腾讯也做,你怎么办”变成了“微信如果做,你怎么办”。奇虎360 CEO周鸿祎就略显嫉妒地评价:“50个360的产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微信。”
近日就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甚至支付宝(手机支付宝)也对微信十分紧张,正在秘密研发应对产品。要知道,PC时代的支付宝几乎无法撼动,即便腾讯的财付通一直很努力。
两天前,腾讯放风:将推出整合式手机游戏平台。外界随即精神一振:微信是主攻手;更早之前,腾讯想整合移动支付渠道。外界也是精神一振:微信肩负重任;而在公众账号、自媒体等浪潮中,微信早早高居神坛……
而更具借鉴性的试验田是腾讯4亿元投资的韩国版微信Kakaotalk,该韩版微信去年7月建立的游戏平台已经成功,腾讯或将其经验复制到中国。
微信,微信,还是微信。如果读者还不清楚微信这张腾讯王牌的震慑力,去了解一下“微信收费”论调背后电信运营商的紧张神经便知。
百度借坡下驴
百度昨日终于宣布PPS并购案,作价3.7亿美元,将PPS合并至爱奇艺,并作为子品牌运营。负责投资并购业务的企业发展部总经理汤和松强调:“规模效应、移动化是视频业务成功的非常核心的战略要素。百度收购PPS并和爱奇艺合并,使两者的用户时长和移动用户量均达到行业第一。”
业界多数将这笔并购解读为“互补型整合”,特别是PPS在移动终端层面的既有资源。由于爱奇艺已经是百度的全资子公司,收购PPS目标明确,就是弥补百度在视频业务上的短板——移动布局。
汤和松曾在去年表示,百度的投资方向紧紧围绕三个方向,即核心业务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未来机会布局。
之前对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的控股收购即是一例,“去哪儿网与百度在某种意义上非常相似,都是媒体平台类型的网站。百度是通用搜索,是网民上网的入口,而去哪儿网在旅游领域提供更精准的搜索结果,对通用搜索是有利的补充。”去哪儿官方在当时如是强调。
而对百度投资策略的更高层定调在于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2011年百度联盟峰会上的判断:创业者的机会是中间页业务、读图时代和应用为王。所谓中间页业务就是在搜索引擎和传统产业中间来提供服务,比如PPS,链接搜索引擎和影视产业。
而百度的投资策略几乎如法炮制:去哪儿对接酒店旅游行业、安居客对接房地产行业、爱乐活对接本地商家、百伯网对接招聘市场……而这些无一不带有垂直搜索的性质。
有分析人士解读认为,百度的投资策略偏向防御性,理智而保守,基本是从自身搜索业务出发探寻搜索链条的上下游。
不过,百度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投资布局也有长远的案例,比如收购的手机美图工具魔图精灵以及点心OS及其他移动应用,这些都是百度希望单点突破的移动App产品。
而面对拿下微博的阿里、拿下微信的腾讯而言,百度需要布局更强有力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要么自建要么收购,但环顾行业,符合用户和流量双重标准的产品不是太多,屡次传出绯闻的UC浏览器至今未有下文。
第一赢销网.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