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0:08:18 来源:网络整理
新浪微博联姻阿里巴巴:努力破局盈利困境的尝试!
来源:第一赢销网
面对着超过5亿的庞大用户,新浪已经从最初的喜悦变成苦恼,因为庞大流量,就意味着庞大的投入,不仅没盈利,还在拖垮整体盈利,没办法,新浪缺乏互联网除了媒体广告以外的盈利基因!
新浪微博“成也新浪 败也新浪”
——因为新浪的基因里只有媒体 没有其他几种盈利模式的属性
互联网发展以来,已经诞生了媒体广告、无限增值、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收费、浏览器和导航等几种方式,但是新浪的基因里只有媒体属性,只有媒体广告一种!
新浪作为中国最早的门户网站之一,在业务组成上,可以说是最纯粹的,开始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多年一直坚持做媒体、盈利方式也主要以媒体广告为主。
与这两大门户相比,新浪的盈利业务有些单一。其它的几种互联网盈利方式,如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收费、浏览器和导航就更不用说了,更是和新浪没关系了。
虽说同时涉及多个盈利业务不是好事,这需要和企业的基因、技术储备基础有关系,就像网易等网站做电商也没成功一样,聚焦在几块业务上,成功比例会高一些,但是同时,单一业务也不是好事,现在其他几个门户盈利状况大幅超越新浪,就是一个证明,而且未来新浪被甩开的可能性会加大。
这些年,新浪在媒体以外的一个探索比较成功的是把房地产频道分拆,和易居中国成立了新浪乐居,并实现分拆上市,做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垂直门户网站。乐居的主要盈利模式也是媒体广告,可以说新浪在其它几种盈利业务上的积累是比较弱的。
(这几种模式也是互联网常见的模式,精准广告是一种常见和常用的;游戏市场不用多言,从地面游戏机转到互联网后,一直都是互联网的利润奶牛;搜索引擎的代表是百度;无线增值的代表是移动以前的彩信,SP,电子商务的代表是阿里巴巴系等;数字内容收费,常见一些财经媒体,文学类网站以及视频网站)
这些规划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新浪之前缺乏相应的积累,想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新业务的实现不是那么简单
在商业运营上,某一领域、某一操作相关经验的积累很关键,而这些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先不说做的好坏,仅能把业务做起来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做成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自信的进去,失败的出来的原因,很多事情都需要经验积累!
网易曾经进行过电商的探索,但是以失败收场了。
为什么阿里巴巴做淘宝时,马云说可以先让淘宝亏几年,不考虑赚钱,除了彰显马云的大气和坚持外,也体现了一个新业务实现成功所需要完成跨越的难度。
在互联网沉浮的这些年中,新浪并非没有尝试网游、电商等其他业务,但是在遇到问题后,都退回去了,和新浪非技术性公司有很大关系,也和新浪的做事风格有关,最后索性退回去,就做媒体了!
新浪微博:拥有巨大流量却不能变现 最痛苦的莫过于此了
而国内几大互联网公司的其他盈利业务无不是建立在巨大流量的基础。
而百度的流量,支持了视频网站爱奇艺的快速成长,能在短期内冲到视频网站前列功不可没。
但是,新浪却没有这些业务,不能很好地把这些流量变现,只能干着急。
更令新浪难过的是,新浪的微博却成就了不少企业,为很多企业省去了宣传费用,像京东的刘强东,在微博上的一句话可能就被媒体转播,为自己的促销做了宣传。而小米手机在微博积累的粉丝,更是成为其手机销售的重要力量。至于其他一些拿微博大号赚小钱的微博就不用说了。
虽说和新浪一前一后出现的微信,也一直为盈利所苦恼,但是旗下业务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很多,和其中的结合,就有可能,现在开始进行手机游戏和微信的对接,毕竟旗下有那么多网游业务,可以探索。
联姻阿里巴巴 不是最好的的选择 也算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只是新浪微博从一盘棋,变成了棋子
但是,可惜新浪本身缺乏这种属性,缺乏这种基因,不具备腾讯那样的技术性和全面性,其它盈利业务很难做起来,它只能和这些相关业务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选择阿里巴巴,这个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也算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还有,就是都是大佬,而且都是强势大佬的合作,未来能否一帆风顺,也许也值得商榷!
说了这么多,还是祝愿新浪微博一路走的顺利,和阿里巴巴的结盟,能有好的发展!
第一赢销网.
发表评论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人气排行
热门标签
客户服务: 010-52899818 第一赢销网 版权所有 Email:[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8012258号
营销网门户—第一赢销网,汇聚领导力管理商学院、广告品牌策划、终端销售促销、招商创业加盟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