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电商企业反思假货门:聚美奢侈品销售或转自营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13:35  来源:网络整理

 

电商企业反思假货门:聚美奢侈品销售或转自营

而祎鹏恒业只是中国电商市场上庞大的假货产业链中的冰山一角,有数以万计的类似公司通过类似手法在各个电商平台,不断向中国消费者供应廉价的奢侈品假货。

在腾讯科技及其他媒体持续关注下,电商行业奢侈品售假现象最终被重视,这场假货门不只是以祎鹏恒业被关店告终,整个电商行业也在重构,变得更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事件中另一主角京东也表示,公司对开放平台商家会进行严格梳理,正重新梳理所有已入驻卖家的资质文件,随着梳理工作的推进,对于资质不完整或有问题的商家将进行清退。

奢侈品造假存在巨大套利空间

腾讯科技此前的调查发现,有很多提供一二折奢侈品的公司都和祎鹏恒业一样贩卖假货。那么,为何祎鹏恒业这类公司能堂而皇之地进入聚美优品、京东这类平台?

聚美在针对第三方平台商户的资质审查过程中,会验证第三方的营业执照、相关商品授权书、相关货物进口报关单,但这种简单的审查方式显然很难禁止假货的流入。

对于聚美来说,无可挽回的是商誉遭遇重创。在此情况下,聚美在维持服装鞋帽等第三方供货的同时,未来奢侈品销售将以自营或品牌商直接在平台销售为主。

内部人士透露,服装等品牌客单价不高,且很多本身是网络品牌,造假的效应并不明显。而奢侈品造假商家则有巨大套利空间,自营或品牌商直接销售可避免风险。

上述人士抱怨称,受聚美调整的影响,目前至少有几十家供货商遭遇类似情况。

电商猫腻:售假套取高毛利

国内电商行业只要存在第三方销售的地方,不可避免的都有知假售假现象,无论是天猫、京东、聚美还是其他电商网站,主要是第三方产品不入库,监管不严。

不过,无论是京东、聚美还是其他电商网站在防范假货的道路上都任重道远。

行业人士指出,社会要想根治假货现象,法律须严格,类似祎鹏恒业这类知假售假的企业须重罚,让其倾家荡产,相关责任人也应该移交司法机关,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