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27:44 来源:网络整理
刘强东:我还是一名屌丝 校友称其热情而低调
来源: 上海证券报(广州)
京东上市了。今时的刘强东,有些不同往日。在校友的眼中,东哥却热情而低调——虽然很大度地邀请大家同庆IPO并到其美国的家中赴宴,却约法三章,“酒可以喝,话可以说,但一切不能对外透露。”一位东哥的人大校友这样向记者描述。
京东上市了。今时的刘强东,有些不同往日。
西装笔挺、温文尔雅,端坐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一间小办公室里的刘强东,随身只跟了一个助手。见记者进来,他起身整理了下西装,主动伸出手。
纽约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身上拢出一层柔光,给人一种稳重又不失强势、温柔却暗藏蛮力的印象。
这显然不是微博上不留情面、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也不像八卦里风流莽撞、痴心一片的男主角。
东哥变了。这是人们对他最大的感慨。
东哥没变。这是他丢给外界的最终答案。
“我还是一名屌丝,只愿过简单的生活,否则不会开心。”
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关于梦想;关于变与不变间种种纠结和感悟;关于自己和京东的今时往日……刘强东的话匣子,罕见地打开了。
在京东上市这样的大事件间隙,抓刘强东做采访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他实在太忙。
受邀观礼京东IPO的,除了海内外50余家媒体,还有股东、校友、一起在中关村站过柜台的京东老员工,甚至投资银行工作人员的父母……如此规模让纳斯达克不得已给出了“限客令”。
不过对于这样的“高压”,刘强东早已见怪不怪,应对自如。“我还是一名屌丝,只愿过简单的生活,否则不会开心。”面对上证报记者关于“成功”的问题,他这样回答。
蜕变
第一代互联网人大多出身草莽,穷学生刘强东是个典型。
从钟爱物理化学的中学生,到听从老师意愿而选择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学生;之后弃政从商,最终登上纳斯达克——刘强东完成了多次蜕变。
最近一次置于公众视野的,是他删掉所有微博、远赴美国学习近一年。
再次回归时,减重36斤、改喝红酒;收敛锐气,充分放权;享受工作与生活。从2004年创业起连续狂奔十年,在美国的这段学习让刘强东的状态回到最好。
“我每年都在放权。”
刘强东说,自己在美国学习期间,基本没有管公司事情,只开过两次会,接过两次助理的电话。
“(京东)上市的事情,主要是CFO在做,我只花了1%的时间。从5月12日路演开始,才全程参与,之前花的时间很少。”
这和之前的强哥简直判若两人。
“那时候每天都要开的早会,现在基本降到一周一次的频率,且只与核心团队沟通即可。”
他细细算起账来,“我95%以上时间花在团队上,寻找最合适的人,和团队沟通交流。无论企业如何增长,追求没有改变;5%时间花在公司战略上。”
但无论如何,刘强东不愿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
他坚信,高速增长的创业公司,最大风险是内部失控,所以必须保证创始人对公司有控制,才能一心一意地发展公司。“有的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很多精力都放在和投资人博弈上,我们不愿将时间花在这儿。”
刘强东希望能多考虑用户体验,将时间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上,放在未来的增长上。
无论是删光微博还是和苏宁大打价格战,刘强东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强势激进,而他坦言这是外界对自己最大的误解。
今天摘得事业成功的桂冠,刘强东依然认为这并非快乐的本源——“我的目标没变,只想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当一个好人。”
命运
成功的人大都有共性——执拗,坚硬不折。刘强东身上,则更多了一分坦诚。
直到今天,刘强东从不讳言自己来自农村。1974年2月14日,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骆马湖边上的一个农村,父亲是船厂工人。祖籍湖南的他天生有一股冲劲。这也为创业之后的他赢得了“电商界第一火药桶”的称号——当然,这是后话了。
和那个年代其他来自艰苦农村的孩子一样,刘强东幼时能够获得的资源少得近乎可怜。父亲每月12元的工钱要养活全家,每天的食物是各色红薯制品;难得有一餐吃肉,吃完后开水冲过的油花都是孩子们争抢的美味。
当地小学的条件也是艰苦异常。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小学二年级毕业的。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老师,是小学三年级毕业的。校长是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是全校文化水平最高的。
直到高中,这样的状况才有所改变。“教育资源越来越好,这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时期。”
刘强东不止一次表达了这样的感慨。他最常提到的是一位齐姓老师,这位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从政,将来能够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这样,刘强东放弃了自己一直想上的物理系或化学系,选择了他当时认为与“当官”关系最密切的专业——社会学。
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当刘强东背着蚊帐、被褥、脸盆、茶缸,以及东拼西凑的500元钱从宿迁千里迢迢而来时,等待他的却是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刘强东讲了一个故事:大一下学期,同宿舍的张峰(音)看中了外语系的一个女生,天天跟着人家去上自习,终于把那个女孩说动了,同意跟他一起去校园里走一走。然后全宿舍的弟兄都特别激动,等着他。张峰(音)回来之后往床上一坐,就在那儿闷头抽烟,一声不吭,问他怎么了,他说和女孩子开始谈得很高兴,谈到最后对方发现自己学的是社会学专业,然后就说算了。为什么呢?将来这专业太难找工作了。
虽是调侃,但这在当时还是给了刘强东很大刺激,“工作不好找没关系,可是找不到女朋友很可怕呀。”在这样的刺激下,刘强东自学了在当时看来高深莫测、也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女孩子的第二专业——计算机,并且自学编程,由此奠定了他与互联网的缘分。
情怀
出身贫寒的创业人总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但将这种情怀转化成始终不渝的行动,却不是一件易事。
20岁的刘强东,打上大学第一天起就告诉自己,绝不能再问家里要钱。
做家教、抄信封、推销书、写程序,他是全班第一个用上大哥大的人,还没毕业就赚了20多万元。
而所有这些“零敲碎打”的辛苦钱,却在第一次创业时赔了个精光。
刘强东坦言,自己是个吃货,而且喜欢做菜,本着“民以食为天”的淳朴观念,首次创业选择了开餐馆。
“背着俩书包,里面装着从邮局取出来的24万元现金,没经过任何讨价还价,就把看上的那家饭店盘了下来。”
给完钱之后,老板问他需要做什么,刘强东说需要你走了,接下来就是我的了。6个月后,房东来收房租,刘强东才意识到,那餐厅是租的,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对相关的法律等方面更一无所知。
这都没有浇灭他创业的热情。刘强东还特意去买了20多块卡西欧手表,给餐厅所有员工一人一块,这在当时是很贵重的礼物,200多元一块,但东哥毫不手软,因为他要“表达心意”。
这还不是全部,他还给所有员工涨了工资,重新安排宿舍,装了空调,甚至改善了服务员的伙食,之后就不再去过问餐馆,放心地交给餐厅的老伙计经营。
直到半年后,刘强东发现自己一直在贴钱,伙计内外勾结只想贪钱,自己从外面辛苦赚到的钱仍在不断往餐厅里投,资产从此前的20万元变成了负债20多万。
这让刘强东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
“为什么你对员工这么好,而他对你这么不好。你真的没有亏待他,他的工资、吃住还是待遇方面都比以前要好;可是以前每个人还踏踏实实干活,而现在却都是想捞自己的钱。”他不断问自己。
在有了更多经验后反思,刘强东将这次创业失败归咎于自己。“对员工疏于管理,没有明确企业制度,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企业的价值观。”
于是,在后续刘强东所有的待人处事原则中,“贪腐”成为绝对不容触碰的价值底线,这几乎也成为每一个京东人的共识。
如今,在京东中有一张人尽皆知的表格,上查每个分公司高管,下考5万余名员工,以能力和价值观作为考核标准,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价值观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匹配与不匹配的区别;而在一个创业型企业,企业的价值观往往就是创始人个人的价值观。”刘强东并不否认,在京东内部也是如此。
京东的价值观非常简单——正直、激情、创新。如果一个人能力有问题,他还将获得两次转岗的机会,如果是价值观的匹配有问题,那么只有说对不起了。
据说,京东一个副总裁,三年前被开掉了,原因就是拿了供应商的一个不到300元的箱子。当时他的年薪是150万元现金,以及在上市之后至少值六七千万元人民币的股份。在刘强东看来,对贪腐的判断标准绝不是金额的大小,而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当年初创业时的经历让东哥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就是这样一个坚持原则的人,他的近乎执拗的坚持得到了投资人、员工的一致认同。
梦想
如今,刘强东还坚持着自己初创业时的梦想,除了不再向家里要钱之外,更大的梦想就是使更多人获得更好生活的机会。
截至上市前,京东共有5.6万员工。刘强东说,“他们和我一样,全部都是屌丝,希望用自己的汗水来赢得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生活好、有钱孝敬父母、孩子能在城里上学。”
在他看来,他留在老家的同学们并非不够优秀,只是缺乏走出农村的机会;而自己从1992年来到北京,一直到2002年,用10年的打拼获得了和普通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我希望京东的孩子们可以不要再为了这些而浪费10年的青春。”这也是所有京东人共同的价值观。
2013年10月,刘强东携京东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资,设立“京东奖助学金”和“强东奖学金”,分别用于支持全校品学兼优和家境困难的学生,推动社会与人口学院开展社会实践及科学创新。此次为刘强东首次以个人名义设立奖学金。
2014年春节,刘强东看到一则《安徽留守儿童疑因父母不回家过节自缢》的新闻,毅然决定对春节期间加班的所有同事,凡是有孩子的,按照每个孩子3000元给予补贴,要求同事们把孩子们接到身边共度佳节。如果个别同事离家太远,费用不够,超出部分,实报实销。离家近的,多余费用不用退还。
刘强东认为,上市为轻,而京东人的付出为重。“上市对京东的意义很大,但对于京东的发展来说只是一小步,和之前融资没什么区别,都是拿到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为了这个,所有京东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冲着这份不容易,我给这次上市打100分。”
而对于事业,刘强东曾在数个场合公开表示,京东既不是亚马逊,也不是当当,京东就是京东。直到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强东仍在强调这一观点——京东不会因为上市而改变,京东还是那个京东。
那么他自己会变么?
对此,东哥说,我也不会。“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只要过的日子是想要的,就是幸福的,我在工作时最快乐,所以如果每天能够工作,都很开心。”
“我1996年创业,到2003年相对生活来说的财富已经足够了;从2003年至今,我的生活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最奢侈的玩具就是多了几辆越野车。”刘强东说,“我只希望过最简单的生活,只愿意做屌丝,我不愿意做英雄。”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煽情也不矫情,就像他在发布会结束后搀起身边骨折了的沈皓瑜(京东商城CEO)一样,自然而随意。
性情东哥
在京东IPO现场,刘强东坦言按照农村的习惯,自己阴历属牛,而像牛一样忠诚地对待用户是他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京东人的要求。
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接地气”的男人。这是记者对刘强东最深刻的印象。
作为性情中人,刘强东在电商界是公认的火药桶,2004年他做出疯狂的决定,关闭所有店面,将线下的经营搬到线上。每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用户互动,微博粉丝直冲百万,上门配送风雨无阻。2012年,他与苏宁公开叫板价格战,一时逼起几乎所有电商应战,业界对此褒贬各半。2014年上市前,刘强东与奶茶妹妹恋情曝光,东哥在微博写下“我只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和决定自己生活的权利。小天是我见过最单纯善良的人,很遗憾自己没能保护好她。感谢大家关心,只求以后可以正常牵手而行。祝大家幸福!”
在京东IPO现场,刘强东坦言按照农村的习惯,自己阴历属牛,而像牛一样忠诚地对待用户是他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京东人的要求。
这是一个“接地气”的男人。
孙加明,和东哥一起站过柜台的老员工,敲钟典礼上和东哥一同站在首排,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个京东人,同样是一起经历过风雨的元勋级人物。东哥将他们统统请来。
拍照时,面对摄影师看这边、看这边的要求,东哥总是谦卑配合。IPO高管会议现场,京东商城集团CEO沈皓瑜因脚伤拄着拐杖而来,他一脸严肃地揭穿说 “我们京东商城集团CEO因为陪孩子玩儿把脚摔伤了,还坚持前来,真的很不容易。”弄得会议现场哄笑一片,沈皓瑜哭笑不得。
而在京东员工看来,这样的无厘头事件早已见怪不怪。
为了学习英语,刘强东在办公室竖起了“English Only”的提醒牌,上面却用拼音写着“wen xin ti shi”(温馨提示)。
还有一次晨会,刘强东在将一名湖北分公司高管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后问了一句,“你广东人在武汉吃得惯吗?”直接将当事人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而在“奶茶事件”不小心使京东陷入娱乐圈包围时,东哥更是愤愤地对自己说“不做麻烦大王。”
就是这样一个感性十足的创业家,却难得地得到投资人的一致认可。
在雄牛资本合伙人李绪富看来,刘强东是他见过的最阳光的企业家。所谓阳光,第一是对所有的人都非常真诚;第二是其做企业的方式是透明的,对社会、对股东、对员工都是如此。他为刘强东抱不平说,这些年外界对刘强东有太多误会,尤其是纸质媒体。
另一个重要股东今日资本从京东身上获得超过100倍的回报,这在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看来是最成功的一个案子。徐新将最大的功劳归于刘强东本人。“第一次见到刘强东时,他的电脑上写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我觉得这哥们儿可以。”
在徐新看来,刘强东是匹千里马,他的聪明、诚信、坚持、倔强甚至强势都是难得的企业家气质。正是出于这份看重,京东2007年意向融资200万美元,徐新给了他1000万美元,并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再次领投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徐新也对刘强东的蜕变直言不讳,称过去一两年他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到美国读完书后。“我感觉他更加淡定,更加稳健,更加胸有成竹了。”徐新说,刘强东去美国后学会了在管理上放权,感觉京东管理层其他成员发挥了很大作用。
对此,凯鹏华盈创投基金合伙人周炜也颇有感慨,刘强东曾连续一个礼拜,电话都不接,手机关掉,经常还到山里开越野车,信号也没有,去哥伦比亚学英文那么长时间,公司还能正常运作,这说明公司的管理已走上正轨。
而在校友的眼中,东哥却热情而低调——虽然很大度地邀请大家同庆IPO并到其美国的家中赴宴,却约法三章,“酒可以喝,话可以说,但一切不能对外透露。”一位东哥的人大校友这样向记者描述。
■相关链接:刘强东解析O2O模式:上市后京东拓展网上超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周佳
[ 京东的O2O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商超,也就是油盐酱醋、韭菜白菜等中低价生鲜上面,而并不是京东传统起家的电子产品 ]
京东,在美国并非一个响亮的名字。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多个美国普通股民提到中国电商“京东商城”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大都是:“你是在说阿里吗?”
但这并无碍京东成功上市,由于投资者的热捧,京东最后的IPO定价达到19美元。截至上周五收盘,京东的股价为20.10美元。
上市之后,京东将进一步扩充业务,而O2O(“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或将成为京东未来的发力点。根据招股书,京东的O2O更像是为便利连锁在开网店。
“京东的O2O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商超,而并不是京东传统起家的电子产品。”在上市当日于纳斯达克交易所二楼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京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直接说道。
O2O模式只用于商超产品
京东在招股书中称,他在为客户和线下商户提供O2O方案方面条件优越。
“京东最近在太原已经开始和一家当地线下零售连锁进行合作试点,在我们的网站上提供他们的产品,并把他们的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京东招股书称。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刘强东则更直接地说道,京东的O2O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商超,也就是油盐酱醋、韭菜白菜等中低价生鲜上面。这类商品,利用京东的模式,把货先运到仓库去,最后送货至买家处,毛利是远远不能覆盖物流成本的。
“这样的话(网上销售,便利店发货),整个物流成本不到5元钱。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让客户一次多买几个,买油的时候,再买瓶醋就好了。我们算下来,一单几十元钱,这样我们才会有盈利的可能。”刘强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当然,目前京东这方面的商业模式还颇有争议。到底线下连锁店是否能够接到足够的订单,或者是否有利可图还有待商榷,线上和线下业务是否会出现相互竞争左右互搏的局面也有待观察。不过作为上市后的企业发展计划之一。京东会运用融资来的钱发展自营生鲜板块,从北京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地区。
近期没有再融资计划
对于纳斯达克来说,京东无疑是一单大买卖。上市当天,记者看到,时代广场上几幢商务大楼的户外巨幅广告屏上同时显示红底白字JD.COM,场面非常壮观。另外,他们还送给京东一头大约近一米高的“金牛”,“金牛”长得和纽交所附近的那头著名金牛雕像极为相似,预示着京东股票牛气冲天。
不过,京东同时也表示,近期内没有进一步融资的计划。
“我们这次IPO,融资额相当于新股的10%,比一般公司融资额要低,这是因为我们现金流很好,我们给供应商的账期是39天,同类公司的供应商账期都要90~150天。我们现在账上现金等价物有约30亿美元,又上市融资30亿美元以上,不缺钱,因此短期没有融资计划。”刘强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高速增长的创业公司,最大风险是内部失控,所以必须保证创始人对公司有控制,才能一心一意地发展公司。”刘强东说。
招股书显示,京东2014年第一季度计入一笔36.70亿元,约合6.06亿美元股权支出,这笔股权主要是京东董事会授予京东当时的CEO刘强东9378万股限制股。刘强东在会上强调这是“上市前,股东、董事认可我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大礼包”。这大概是董事会最后一次可以决议什么事情了,因为上市之后,刘强东将拥有对公司绝对的控制权。只有他才可以向董事会进行提议。根据招股书的说明,刘强东拥有公司18.8%的股份,但是他可以把股份自由地转化为拥有相当于普通A类股20倍投票权的B类股票。根据招股书,依靠AB股的结构,刘强东在公司拥有83.7%的投票权。没有他的同意,董事会想再送他一个礼包都做不到。
在京东上市的赢家除了刘强东外,今日资本也算一个。目前今日资本在京东还有7.8%左右的份额。今日资本较早参与了京东项目,以上市后京东约280亿美元市值来看,即使3000万美元的投入,也有21亿美元左右的持股价值。而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今日资本没有投资阿里巴巴,并且长期看好京东,目前不准备抛售手中的京东股票。”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