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那些创业成功的“文科生”:文青们的逆袭之路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28:03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费丽婷

核心提示: 和理科生创业不同,这些“非技术出身”的人士创业时喜欢谈论人文情怀、关注用户体验、强调生活美学,生活中则拒绝清道夫式的枯燥模式,热爱享受,热爱摇滚、美酒与朋友。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人显现出有别于理科生的另一种思想维度,而锤子手机的高调发布,让这群人再次引起关注。有趣的是,以罗永浩为圆心,无论是创业还是生活,这批聚集在北京的野心万丈的家伙之间存在着交集。

文艺青年闯京城

黄章晋说,唐岩和罗永浩是经由他介绍认识的,但两人真正熟起来,则是在唐岩创业以后。

出走的网易帮

老实人方三文也是锤子科技的投资人之一,和唐岩不同,他的谨慎投资源于对老罗本人和产品的双重信任。他曾经评价老罗自满能力加上勤奋和执著,使老罗成为一个非常罕见的、知行合一的人我觉得锤子是目前中国人做的手机里,体验最接近iPhone的,而在视觉方面则有独特之处。老罗创业,支持。老罗创业有可能成功,更要支持。举个例说,老罗搞英语培训,我的兴趣就不大。方三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罗永浩担任老板的锤子科技的投资人中,除了老罗自己和几家机构投资者外,共有5位个人投资者,其中3位都曾担任网易的总编或副总编,这3位如今的身份是:陌陌科技的CEO唐岩、雪球财经的CEO方三文、猿题库的CEO李勇。

今天几个朋友聊起来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网易的主编创业好像都很牛……比如,李学凌、唐岩、张锐、帅科、丁秀洪……看来,丁磊先生才是真的创业导师埃丁香园CTO 冯大辉(@Fenng)发微博调侃。

在门户新闻网站中,网易一直坚持有态度。在网易做门户的新闻人,大多纸媒出身。以方三文为例,他是这群人里最纯正的文科生:北大中文系毕业,进入《南方周末》,开始媒体人生涯。

但从2010年开始,每年至少有3位高管离开网易。2010年,方三文辞去网易副总编的职位,开始筹办雪球财经网及旗下两个子网站:i美股、i港股。2011年,唐岩也从网易总编的职位上离开,创立了社交软件陌陌。2012年,网易门户事业部总裁李勇辞职,创建了教育培训老师和学习者的互动平台粉笔网,次年推出智能在线题库产品猿题库

实际上,除了给罗永浩、喻华峰(曾任网易副总裁,2012年离开,创建优质食品供应平台本来生活网)、黄章晋(曾任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2009年离开,回到曾经供职的《凤凰周刊》,2013年辞职创建大象公会)、帅科(曾任网易科技频道主编,2012年离开,和李勇一起创建猿题库,现任市场运营总监)……

高管频繁离职,且主要集中在门户事业部,成为互联网创业潮中独特的网易创业帮现象。

外界有人士分析,网易公司收入的90%都来自游戏,所以丁磊一直将业务重心持续倾向游戏,冷落了门户,因而导致高管群体性出走。

但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方三文否认这是自己离开网易的主要原因。我离职前的那段时间,最大感受是无聊。因为门户是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产品,市场份额落后,但我没有能力改变,方三文说得很坦承,有种不知道该干什么,又可以干什么的无力感

作为曾经的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黄章晋在2009年离开网易后并未立即选择创业,而是回到了一年前离开的老东家《凤凰周刊》。网易更像一个大车间式的企业,每个人都在流水线上,我还是比较喜欢做深一些、厚一些的东西。在黄章晋的印象中,方三文的几次改版增加了网易新闻的识别度,但要细心对比才能发现,普通人不会看了网易又看新浪的

做了13年新闻,黄章晋认为依然只有这个行业最能满足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只是,我的好奇心有时会与新闻业的习惯操作方式有冲突,比如某地发生骚乱,我可能对导火索事件本身并无兴趣,却对骚乱行为如何在人群中传染充满好奇。对黄章晋来说,他很难在传统媒体平台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栏目,放抹胸裤”“主席头这种自己大感兴趣的话题。

2013年,黄章晋再次离开《凤凰周刊》,开创自媒体大象公会,专做自己有兴趣的话题。

创立了春雨掌上医生的张锐,在离开网易前发微博说,他的离开,无关丁磊,只关理想。从传统纸媒转型门户网站,网易也曾经是这群纸媒人的理想之地。

这些人的思维非常活跃,和媒体一直走得很近,和互联网、科技也离得很近。有一两个人创业成功以后,就带动了很多人。身边人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大的。曾在网易工作过的资深评论员李铁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他离开网易后曾任北京一家财新媒体总编,今年,他也选择回到广州自行创业。

文科生以何取胜?

实际上,在今天,各互联网巨头公司的高管离职创业不算稀奇。除网易流外,还有著名的阿里系(孙彤宇,天使投资人,投资博卡思教育软件、盒子世界,原淘宝网总裁;卫哲,嘉裕基金董事长,好耶集团独立董事,原阿里巴巴CEO;吴炯,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原阿里巴巴CTO兼中国雅虎CTO;李治国,阿米巴资本合伙人,原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资深总监,口碑网CEO;冯大辉,丁香园CTO,原支付宝数据架构师)、搜狐系(古永锵,优酷土豆集团CEO,原搜狐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龚宇,爱奇艺CEO,原搜狐首席运营官;陈一舟,人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原搜狐副总裁;周云帆,空中网创始人、现北京昌平区委常委,原搜狐总经理/执行副总裁;黄继新,知乎联合创始人、COO,原搜狐财经频道主编)等等稀奇的是,拼不过技术、读不懂参数的文科生在进军IT业时,究竟以何取胜?

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顶层,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它之下,才是实现方式,这方面肯定是学技术的人有优势。我们学文科的,要克服这个障碍就难多了。方三文在创业初期组建的i美股是一家媒体公司,技术只是其实现手段,之后他放弃了自己做内容,转型成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即目前的雪球财经。这个时候,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变成了主力。组建这样一个团队,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虽然方三文认为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学什么出身没有关系,但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相比理科生的格物致知,文科生在人文情怀上似乎更胜一筹。

唐岩在网易做专题策划时,常会指点编辑们,取标题时,多个字少个字,流量就会产生大幅变化。直到现在,当年的网易同事曾理还佩服唐岩懂人性”—网易的有态度口号,也是唐岩提出来的。

当初做陌陌时,总有人问唐岩,你为什么要和陌生人聊天?“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为什么要和熟人聊天?”唐岩发现,在一线城市,外来者已成为大多数,而他们在城市里的社交关系仅限于同事圈和行业圈,这对于一个健康的社交网络而言,是很不人道的,也是很不能被满足的。和合适的陌生人交流,对我而言,是一个刚需。

互联网在很多时候不需要真正站在技术的前沿,更主要的,是对于商业模式、对于市场的理解。做开发工程师,是一种比较死板的体力活,并没有太多的创造性。项目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它的设计,设计的核心则是对商业、对市尝对人的理解,甚至是对时尚、对比较好玩的东西的理解。李铁认为,这对有创造力的文科生、媒体人来说,恰恰是最大的优势。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