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盘点20位顶级富豪们第一份工作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34:26  来源:网络整理

  盘点顶级富豪的第一份工作

来源:新华网

美脱口秀女王奥普拉

第一份工作:杂货铺

 

  有人说,人生就是赌局,要赢得大就得押得大。哈佛大学教授吉姆艾利斯却说:“巨大的成功确实需要过于常人的勇气和运气,但我所了解的成功人士拥有的绝对不止这些。”

约翰保罗德约里亚

Paul Mitchell Systems公司约翰保罗德约里亚

第一份工作:9岁兼职养家

净资产:40亿美元 9岁便开始兼职工作以扶养寡母,两度无家可归。德约里亚两次创业,在美发产品及龙舌兰酒市场都取得了成功,以 700美元的家底,创下25亿美元的财富。以700美元为启动资金,德约里亚建立起专业美发产品企业Paul Mitchell Systems公司,并打造成年收入9亿美元的行业领先者;随后创立Patrón公司,经过20年的经营,又将原来乏人问津的低端烈酒品类龙舌兰带入大雅之堂,并在此领域开创了全新的细分市场——顶级龙舌兰。Patrón公司现任CEO布朗如此评价这位创始人:“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梦想的人之一。在 1989年时,除了他,还有谁敢想着去打造顶级龙舌兰酒品牌?

莱昂纳多·戴尔·维奇奥

世界上最大的眼镜制造商Luxottica集团维奇奥

第一份工作:在工厂为眼镜、汽车等产品铸造零件

净资产:105亿美元 因寡母无法扶养5个孩子,维奇奥在孤儿院长大,很小便在工厂为眼镜、汽车等产品铸造零件。他在23岁时有了自 己的眼镜制造铺,这家店铺最终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眼镜制造商Luxottica集团。

拉里埃里森

甲骨文公司埃里森

第一份工作:一直在失败中

净资产:280亿美元 出生于单亲家庭,埃里森在32岁以前他还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老婆也离他而去,开始创业时只有1200美元,却使得甲骨文公司连续十二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翻,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软件公司。甲骨文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 埃里森以不择手段的经营手腕和强力甚至欺骗的市场竞争,击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

 

米奇贾格蒂阿尼

世界零售王国米奇贾格蒂阿尼

第一份工作:开出租车

净资产:280亿美元 米奇贾格蒂阿尼在21岁时先后失去父母亲和哥哥,从大学辍学后曾经开过出租车、做过旅店清洁工。他以哥哥留下的零售店铺和父亲留下的些许遗产为本钱,逐渐开创了数百亿美元的世界零售王国。

第一份工作:社交网站脸谱

第一份工作:惠普

第一份工作:加油站

第一份工作:卖爆米花

第一份工作:美国录音室监听品牌Ampex

第一份工作:卖核桃

第一份工作:送报员

李嘉诚

第一份工作:扫地的小学徒

盖拉里贝特

太阳马戏团的总裁盖拉里贝特

第一份工作:沿街卖艺

净资产:25亿美元 “我曾经沿街卖艺,使尽全力维持生计,”在一次企业家年会上,太阳马戏团创始人及CEO盖·拉里贝特(Guy Laliberté)如是说,“我从未上过任何商业培训课程,但是我今天站在了这里,我追寻到了我自己的梦想。”盖·拉里贝特用了20年时间,从街头的杂 耍艺人成为年收入9亿美元的全球文化公司太阳马戏团的总裁,对于每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企业家来说,他的经验值得借鉴。

J.K. 罗琳

《哈利·波特》作者J.K. 罗琳

第一份工作:写作 曾考虑过自杀

净资产:10亿美元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罗琳母女的生活极其艰辛。在开始写作哈利·波特系列童话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罗琳因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时常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把哈里·波, 特的故事写在小纸片上。不过,她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哈利波特》系列的销售势头一次高过一次,形成了一次比一次猛烈的“哈利•波特”飓风,被视为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而“哈利•波特现象”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的话题。然而罗琳日前接受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本学生杂志采访时披露,在极度抑郁绝望之下,她曾经考虑过自杀,但她在接受心理咨询后终于熬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并走向了今天的成功。

曹德旺

第一份工作:14岁退学放牛

曹德旺出生于19465月,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9岁才上学,14岁就辍学了,老师和同学也常欺负他。

在他的记忆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餐,两餐里也只是些汤汤水水,难以顶饥耐寒。那时他们就常常觉得饿,做母亲的变不出吃的,但却总是柔声鼓励着孩子们:“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动荡的时代与艰辛的家庭生活,让曹德旺的成人礼来得太早。14岁退学后,母亲向生产队申请领养了一头牛——他们都不会种田。曹德旺每天早出晚归,挣两个工分,但村里人总是说牛没吃饱,老告状。过了一年,父亲对他说:“我们不放牛了,你跟我去做生意吧。”

就这样,9岁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如饥似渴尽可能自读了古今中外名著,然后,专注、用心、自尊地走上了自我创业之路。

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当时常常从福州拿点儿烟丝回来卖,这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发现别人不会注意小孩子,父亲开始让他跑腿。这样,曹德旺就骑着自行车到长乐拿烟丝回来卖,5天一趟,来回200多公里。后来,烟丝生意不好做,18岁左右,他又做起了水果生意,一趟300斤水果,来回80公里,纯利润两块多,一个月20趟。

曹德旺每天凌晨3点多就出发,从高山公社骑自行车赶到福清县城时天刚放亮,等果农来了他就开始与他们讨价还价,谈定价格装好水果后差不多已到中午,就地自己煮饭,吃完后是中午十一二点,一般温度是40度左右,驮上300斤水果,那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火里穿行,回到高山大约是4点到4点半,等把一车的水果全都批发给商贩后一般要到6点。如此一个回合下来能从中赚取的差价约为两元钱。这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两元钱,然后就匆匆赶回家,到家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八九点,这时候就要赶紧去睡觉,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了。看着营养不良的孩子长期透支体力,母亲经常偷偷流泪。

宗庆后第一份工作是农场挖盐工

宗庆后的家族曾显赫一时,祖父曾在张作霖手下当过财政部长,父亲则在国民党政府任过职员。待到解放之后,家庭变得异常贫困,父亲没有工作,只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一份微薄的工资度日。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

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后来又到绍兴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是一个郁郁寡欢的失落少年。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四处找些书来看。

1978年,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顶替了母亲小学教师的职位。却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回城顶职的宗庆后被安排到了同属教育系统的杭州上城区邮电路小学工农校办纸箱厂当工人。每天,他面对着一叠叠的纸板,唯一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做纸箱。

马云

第一份工作是教师

马云1988年在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此后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创办了网站“中国的黄页”。1997年,加入了中国外经贸部,负责开发其官方站点及中国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陈天桥

第一份工作是幻灯放映员

陈天桥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少年时代家教很严,而陈天桥也是个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孩子,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一直是学生干部。他18岁就入了党,在复旦大学读经济学的时候,获上海市学生干部标兵称号,并提前修完学分,成为1993年复旦18名提前毕业的学生之一。

1993年的盛夏,陈天桥以优异的成绩与另外17名优秀学生获得提前一年毕业的机会。毕业时的喧闹还犹在眼前,他却出乎意料地迎来了长达10个月被“雪藏”的寂寞——满怀抱负的陈天桥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他的工作是每天在一个小房间里放映有关集团情况介绍的录像片,一放居然就放了10个月。

10个月里,陈天桥根本无法去跟别人谈论自己的远大理想,也没办法在简单的放映工作中施展他的才智和抱负……他第一次体验了人生巨大的落差。年仅20岁的陈天桥品尝到寂寞的滋味,并将寂寞化成了日后享用不尽的财富。

10个月之后,正好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有个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集团选定陈天桥担任那家有着200多人企业的副总经理。后来陈天桥回忆说,如果那样的日子再延长10个月,他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而今天的人生道路可能也就变成另外一副样子了。

     

资料图片:李书福

吉利董事长第一份工是照相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