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 真相是?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36:58  来源:网络整理

 

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 真相是?

近日,一则关于华为清退34岁员工的文章引发关注,毫无疑问又是一个伪新闻,而很多人对于华为45岁退休的真相,更是缺乏了解。

▎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 又一个假新闻

45岁退休的真相,更是超出想象

首先,34岁以上都必须退休

——基本不靠谱,一则假新闻

这个关于华为清退34岁以上员工的文章,一看就是假新闻。

在企业的都知道,30岁以上员工,是责任心、能力最强的时期,同时也是最有干劲的时期,非常具价值的的一个年龄段。

20多岁的年轻员工,有体力、有激情、有梦想,但是相对在责任心、工作能力上要弱一些;而40多岁有能力优势、职业素养优势,但是激情、工作热情、体力会随着年龄下降。

因而,相对20多岁的年轻员工,和40多岁的员工,30多岁具有两者的综合优势,具有很强的优势,也是最受企业青睐的一个年龄层。

其次,45岁退休真相

——早就实行 “厚待元老 提拔新锐”的独特模式

对于华为的45岁退休,很多人则是缺乏相应了解。

1、实际上45岁退休早就实行

华为45岁退休的事,早就存在,业内早知道,并非什么新的举措,更不是华为近些年因为增长压力的举措。

2、华为45岁退休背后——厚待元老、提拔新锐的模式

华为45岁背后,是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策略——对企业进行定期换血,保证企业始终充满奋斗的干劲。

有一批人,进入40岁后,由于年龄、体力的原因,会有一批人失去激情、进取心,失去战斗意志、奋斗精神,这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没办法避免的现象。

但这种现象在企业存在过多,并不是好事。

一批失去了战斗力、奋斗精神的呆在那个位置上,占着公司的位置,对企业是极为不利,一方面影响公司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优秀的年轻人上不去、缺乏有效的上升通道,而选择另寻高枝。

这种的存在,对企业的战斗力有着负面影响,如果存在越多,会导致企业暮气过重。

在很多企业中,存在这种现象,一批年纪大的、缺乏进去心、带有混日子想法的人占据了高位置,不愿意与对手进行激烈的Pk,缺乏战斗意志,而优秀的新锐得不到施展、选择离开,最终导致企业走下坡路。

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不干事的在上面、会干事、想干事的上不去”,是很多公司最主要的抱怨之一。

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是没有钱的,大家不奋斗就垮了”,这句话对于每个企业都适用,当企业失去奋斗精神,躺在过去功劳簿上过日子的时候,企业的下坡路和危机也就来了,企业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因此,如果为了企业的进步,必须进行适当的换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把人才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

这也是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独特之处——华为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和上升通道的设置,让优秀人才更好发挥他们的战斗力,并让企业保持战斗力。

3、不是所有的超过40岁都要退休

当然,关于45岁强制退休,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退休,是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调整,如果依然保有工作热情、战斗力,这样的优秀人才华为还是会保留。

华为是对其中一部分换血,并不是所有的都全部换掉。

当然,也会有一些员工等到45岁后,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梦想,进行人生第二春,也可以。

445岁退休的,他们从华为所获得收益、高额补偿

对于华为的45岁退休,这些员工和一般的退休有所区别。

华为45岁退休政策,还有很多不知道的,就是厚待这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

华为45岁退休的员工,他们并非退休了,就回去拿退休工资了,他们很多实际还保留一部分股票。

华为退休是因为本来华为员工一离职,所有股票就要被公司赎回,后来考虑到各种历史因素,改为如果工作满一定年限、满45岁后可以申请“退休”,可以保留部分股票,凭借这部分股票,他们还有不错的收益,而且在他们这个年龄所拥有的股票获得的分红已经很可观,保留这个股票,去放松追求自己的生活可以,也可以再就业、投资。

换句话说,这些人的股票收益,比很多上班族都要多!

华为45岁退休模式背后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更值得企业深思

华为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独特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上,独特的人力资源思考,要领先国内企业很多。

从最初的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建立、员工上升通道设立,“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选将模式,“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等等,可以说华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通过实践为中国商业积累丰富的管理探索经验,值得中国企业深思!

还有华为45岁退休模式背后的独特人力资源思考,同样值得企业深思!

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

作者:于建民——《中国专家

公众号:商业领军 IDyingxiao360-com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