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消失的腾讯搜搜:不逢天时 不得地利 更无人和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37:26  来源:网络整理

 

消失的搜搜:不逢天时 不得地利 更无人和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王一粟

 “放弃搜搜品牌,我感到很伤感”,马化腾在日前的媒体沟通会如是说。腾讯用4.48亿美元加上搜搜的团队,占有了搜狗36.5%的股份。“搜搜”这个曾经被腾讯力推的品牌,即将消失。

人们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有了腾讯这个大靠山,搜搜还是做不起来呢?

不逢天时——错过了崛起时机

搜搜成立于2006年,而此时百度在中国用户对页面搜索的访问次数中,已占到达到了66.3%的市场份额,而Google尚有18.1%的市场份额。

并且,直到2009年搜搜才启用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此前一直是由Google提供技术支持。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后,搜搜又揽入了三名谷歌的三名高管来充实自身的技术团队。但直到现在,搜搜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超过4%,排不上前三名,更别提话语权了。

马化腾在会上坦言,“搜搜确实不如百度,但搜搜并不失败。搜搜团队很辛苦,但是受制于没有渠道。关键是渠道不够强,核心就是浏览器不行。”

如果说百度在中国市场上的兴起,是抢占了在国内的用户体验优于谷歌的先机,那么360搜索在短短一年内就拥有了近20%的搜索市场份额,就是得益于360浏览器装机量的渠道优势。

也正是因为360的范例和冲击,才让马化腾感到,浏览器渠道的强大,也更加看重了搜狗的实力。

事实上,被马化腾诟病的QQ浏览器在2012年年初时还想做一番推广,但可惜没有了下文。现在看来,应该是由于20125月,腾讯内部的构架调整将搜搜团队彻底打散的缘故。

马化腾昨日称,现在腾讯的心态越来越开放了,很多业务都可以合作甚至是合资去做,此次腾讯不追求控股,现有的结构是最完美的,既考虑了管理团队的独立性,有将双方资源最大化地进行了合理利用。

不得地利——搜索不是腾讯强项

在腾讯内部,搜搜一直也都没有存在感,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腾讯做QQ起家,即时通讯一直都是自身优势,包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关系链也非常强势。腾讯游戏的收益更是远超行业第二,互动娱乐部门在腾讯的话语权也非常强。

在合并之前,搜搜的市场份额不到4%,远低于搜狗和360搜索,高管频繁出走,人员流失率超过40%8年内亏掉了腾讯20个亿。直到20125月的腾讯内部架构调整中,搜搜人员被拆开分到腾讯其他各条业务线上。

互联网观察者柳华芳也批评搜搜的市场营销像“烂白菜”一样,没有在搜索生态闭环链条中有效运行;在品牌营销方面,也聊胜于无。

更无人和——腾讯内耗严重

“大公司病”在腾讯内部近年来越来越凸显,各部门之间的派系和利益斗争也愈加严重。此前,在腾讯开放平台大会上,马化腾就称,腾讯与外部的合作实际上要比内部合作要容易。

对于搜搜团队而言,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微软派、谷歌派、腾讯派,中搜派等,派系之间斗争的热情超过把产品做好的兴趣。仅2012年一年内,就有吴军、孙良、李海翔三位高管离职。

20125月,腾讯架构调整,组建了六大事业群。搜搜被肢解,整个部门被打散重组。搜索营销部、搜索拓展部、搜索广告平台部划归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搜索平台部、社区搜索部划归技术工程事业群(TEG)。

据了解,腾讯的同系列产品许多被分拆到不同部门,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内斗消耗。比如,手机电脑管家归属于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而电脑管家PC端则被分到了互动娱乐事业群(IEG)。

众所周知,研发出微信的张小龙团队就是在广州的研究中心,独立于腾讯的深圳总部之外。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争斗,但微信与手机QQ由于产品天然的一些相同点,会有资源上的冲突,也频繁出现左右手互博的现象。

■相关链接:Soso之败,为何富二代干不过土豪

来源:i黑马 文王静静

2013916,搜索大战再起硝烟,已经被无数种传闻掩盖的搜狗出嫁之谜终于揭晓,腾讯以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做为代价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这个消息已经被所有人炒作的食之无味,不管是此次交易中360的失落,还是王小川的自由都敌不过搜搜的落寞,因为这次豪门的婚姻之中,搜搜无奈地成了陪嫁品,也只能怪自己不争气。

搜搜富二代编年史

搜搜其实一直是高富帅,据说腾讯前后为搜搜砸下了20亿元的巨资金,但市场份额始终在个位数徘徊。最终,成为了这次交易的弃子,不得不令人唏嘘。

根据公开资料,搜搜成立于20063月正式的发布,但是之前一直不温不火。没法与百度和谷歌这两大搜索引擎相比,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之后,搜搜才开始正式的发力。

据腾讯CTO腾讯联席CTO熊明华透露,搜搜于20063月正式上线运营,20099月完成自主研发搜索引擎的上线。搜搜自成立以来投资5亿,已经成立独立的搜索业务线。从这个节点可以看出,搜搜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正式发力搜索这个领域的。

为了能在这个重要的业务领域取得一席之地,腾讯先后从谷歌和必应雅虎北京研发中心挖掘来众多大牛。在业界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等著名著作的谷歌大咖吴军随后加盟腾讯出任搜索业务负责人、腾讯副总裁。他也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他不光是在搜索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与经验,更是无数工程师膜拜的对象。这个大咖的加盟为腾讯的搜索技术注入了一个强心针。

除了吴军这个谷歌大咖之外,腾讯还先后挖来原来谷歌的图片搜索创始人朱会灿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颜伟鹏,原Google华东区渠道经理王晓锋,这是全面的从谷歌挖来技术到营销的人才来充实搜搜,也看出了企业的野心。

当然除了这些在人才的储备之外,搜搜在资金上的投入也是毫不手软,2011年,据腾讯熊明华提到。腾讯已经先后投入12亿元研发经费,而2012年将会继续投入10亿元资金。之后据未经证实的传言,腾讯先后已经在搜搜这个项目上亏损超过20亿元的天文数字,而搜搜在市场上的份额始终在百分之3左右的市场份额徘徊,甚至还不如退出中国的谷歌市场份额大,只能排在第五的位置。

当然这一切还不是结束,随后进入2012年,搜搜开始全面的败退,在发力年之后,后劲不足的搜搜先后陷入到高管离职的风波之中。

20125月,腾讯宣布架构调整:组建六大事业群。腾讯搜搜被肢解,整个部门被打散重组。搜索营销部、搜索拓展部、搜索广告平台部划归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搜索平台部、社区搜索部划归技术工程事业群(TEG)

随后20126月吴军离职重返谷歌,搜搜总经理孙良也离职,之后搜搜负责人李海翔也离职。

再这一波离职潮之后,外界不断传出搜搜裁员的消息,虽然相继被腾讯方面辟谣,但是搜搜再这之后再也鲜有消息传出,再被打散到不同事业群之后,搜搜已然证明了在腾讯内部体系的落寞。

2013916,就在中秋之前,本该大团圆的搜搜被并入搜狗,为这个项目最终划上了一段句号,也让搜搜开启了一个新的路程。

这个曾经腾讯寄予厚望的通用搜索的项目,为何最终失败落寞,并且是在不缺乏人才与资金支持的境遇之下为何会失败?

败因解析:运营、基因、推广

业界说法很多。知乎网友RAN TAO认为搜搜运营能力不行。 “搜搜的技术团队还是非常强的,资金也雄厚,至于品牌认知不会比搜狗差。腾讯的整个产品线其实产品本身做的都不错,但是运营能力太单一,都严重依赖QQIM捆绑(含弹窗),而且各种运营推广手段都会局限在腾讯产品内部,总以为自己拥有最为庞大的用户,就不去想花点成本去和别的公司的产品合作运营。当发现搜搜和拥有巨大流量的QQIM无法有效合理的捆绑在一起带来用户的时候,搜搜就几乎没办法去推广了。腾讯PC端的浏览器也是一样的道理,除了捆绑IM、管家下载安装或者弹窗,几乎没别的运营手段。搜索引擎的最好入口浏览器默认导航搜索不行,所以搜索就更悲哀了。而另外知乎。

除了大家认为在运营上的失败之外,另一位知乎网友碧波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通用搜索引擎是一家独大的市场,产品与产品间的差异化很小,用户只会认准搜索结果最好或者最有名的那个搜索引擎。百度入行早,早期依靠本地化的中文搜索迅速占领市场,后期通过百度知道,贴吧等成功产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品牌认可度。对于没有搜索流量入口(浏览器)的公司来说,垂直搜索才是可能有点搞头的领域。“

当然这些的角度都是从产品运营与推广的角度来看的,从360搜索成功的角度而言,搜索需要的是三级火箭,也就是拥有导航和浏览器这样的标准配置的导入才是王道,而长期以来腾讯在桌面端的TT上的推广上世纪是失败的,所以,这让以渠道为王的角度而言无疑是失败的。

当然以上只是推广上搜搜的问题,好吧,有人说你们忽视了产品,那好,我们就来谈谈产品本身而言。在很早之前有人认为百度和谷歌的成功就在于搜索底层架构的成功。腾讯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是完全做一个新架构来取代搜搜的旧有的架构。当时吴军的想法是“其将大量的服务器整合起来,建立一个云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其能够智能的调度和管理各种服务及应用。”但是对于这样的梦幻算法,需要的显然需要漫长的研发周期与繁琐的技术细节,在这个新的架构还没有上线之前,吴军就不得不黯然离职了。

当然除了这个产品上的细节之外,搜搜最重要的给人感觉是用户体验的不佳。据虎嗅曾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 马可波罗采购搜索,技术副总裁@郭昂9在微博评论称搜搜搜索品质上不来,自有流量上不来,开销极大,变现能力不佳,亏损严重是主因。

而笔者曾经自己也应用过一次搜搜的产品搜素,发现实际搜索的效果与笔者自己想要搜索的东西南辕北辙,对于普通的小白用户而言,我才不管你的算法和架构是什么,能够搜索到东西才是王道,显然搜搜在产品搜索与优化上有很长的路要走。

除此之外,这些其实都只是产品上的细枝末节,只要内部关系理顺,在技术和战略上都会有调整的空间,而以下几个问题才是搜搜可能面临的致命的问题。

首先是基因论。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喧嚣至上的言论,甚至于搜搜自己的超盘收吴军都曾经认为“到目前为止,非搜索公司做搜索还没有成功的,这里面有基因的问题。我在《浪潮之巅》一书中分析微软的情况,在《浪潮之巅》第二版中还会有更具体的实例。非搜索公司做搜索都是市场上的后来者,即使比前者做的好,尚且未必能成功。做得不好就更不用说了。”在这个问题上吴军自身是有很清晰的认识的。就是一个产品能否成功,还要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基因,在我的上一个小败局“大公司的子项目之死”中我曾经的提到过,一个公司只会有一种基因,就像百度就是搜索的心智与基因,腾讯就是社交,而阿里是电商,他们可能会在一些子项目能成功。但对大公司而言,大部分的子项目其实都很难成功。

除了基因的论调之外,还有搜搜的内部管理与大环境的协调。由于每个大的公司都会是一个利益体,所以,每一个新的项目注定都会遭遇到资源的协调。本质上新项目都需要与老的利益体系争夺资源,一块蛋糕,两个人分肯定就不愿意分给三个人。新的项目上马一定会涉及到人员的调配,而搜搜显然不可能不会遭遇到这样的资源争夺战,在腾讯心中,搜索很重要,但是随后成长起来的微信,以及微博和视频等业务都是腾讯自己的亲儿子,无疑这会削弱腾讯搜搜的地位以及注意力,分散了注意力的结果就是某些项目的衰弱。

除此之外品牌的心智定律依然会在搜索这个领域起到很重要的结果。在搜索用户的心智之中,百度会约等于搜索,用户心智的第一选择依然是百度,哪怕是后来的360拥有如此强大的渠道也还是没能够真正的抢走最大的蛋糕,一方面固然是百度的强大,另一面在于,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所谓的第一映像之后要想再让消费者再起炉灶,除非你的用户体验可以好于百度更多,但搜搜显然没有,用户也就没有理由转向了。

搜搜遭遇的管理的困境:首先是人和。搜搜这几年团队一直没有稳定过,大老板显然也没有给他们足够多的耐心去做一个好产品,而内部团队也常常传出并不和谐的声音,最终吴军离职,谷歌帮纷纷散去,中后期人才的流失和团队不稳定也是问题,搜索本身也是一个依赖于技术积累的项目,没有时间的持续累积,很难完成量变。

另外赚不来钱的搜搜“太败家”。哪怕就算有腾讯这个好爹,但也不能无限制的挥霍,与搜狗基本可以做到平衡相比,搜搜一直只出不进,这让再“慈祥的爹”也会失去耐心。这就好比有个上大学的孩子到毕业的年纪了还得吃老本,老是看不到回本的希望,哪个爹都受不了。

而更多地人认为搜搜其实本来拥有着一切能成功的因素,腾讯的入口用户的导入以及海量资金的输入,还有高富帅人才的加盟,视乎在通用搜索领域分到一杯羹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显然,在搜素这个游戏中,真的不是有钱就能玩好,也不是有用户就玩的好,在拥有QQ空间和微博,微信基础上,有人认为腾讯未来的搜索路应该转向移动搜索与垂直的社交搜索,只是不知道腾讯未来将如何思考。

最终,不甘心失败的腾讯将搜搜给了搜狗,同时收获了当年的敌人,今天的盟友,依然想要在搜索上玩一把的腾讯这次可以成功吗?一切只有时间可以证明。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