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41:24 来源:网络整理
QQ空间这个屌丝之王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金错刀今天说说QQ空间的产品之谜。QQ空间是一个很奇葩的产品,一般人进去感觉比较乱,但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区帝国,从一个小试验田到月活6亿的巨无霸。最近,红米携手QQ空间的促销再一次让大家见识到这一产品的能量。事实上,在2年前新浪微博很火爆时,我们的电商导购数据就发现,QQ空间的导流能力比微博强。
QQ空间成为屌丝社区之王,不仅有QQ的助力,更来源于他们强悍的微创新:
1、产品为王。QQ空间有两次大的产品转型。一次是2006年前后,博客和Web2.0成为互联网圈内的关键词。刚接手QQ空间的郑志昊推出了兼容博客和Web2.0形态的空间模式。一次是2008年,Facebook所代表的“我们”为中心的SNS时代已然逼近。当众多公司还在观望是否发力SNS时,QQ空间开启第二次产品战略转型。
2、得产品经理得天下。QQ空间技术总监黄希彤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要百度三个字“为什么”,前几天,他发现,在百度推荐的几条搜索结果中,“QQ空间为什么打开这么慢”又出现在前几位了。这一现象在2010年之前最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与郑志昊专门找了一张中国地图,将打开速度超过8秒的地区全部染红,“祖国山河一片红啊。”他自嘲。然后逐一突破,低于3秒就改成绿色,直至全部转绿。
3、得移动得天下。QQ空间第二季度其月活跃账户达到6.264亿,智能手机的月活跃账户达至3.570亿。图片战略是QQ空间发力手机的秘密武器,今年上半年,从QQ空间走出的手机应用“水印相机”,图片分享加入特色水印,很受欢迎,长期占据App Store的影像类热门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
====QQ空间的分割线:
来源:环球企业家作者:滑明飞
在QQ空间的LOGO墙前,郑志昊端坐在中间,和一帮同事尝试着各种Pose准备拍照,摄影师似乎都不满意,他突然蹲下来躺到了地板上。领导的这一举动把摄影师都吓了一跳,随后一句“太完美了”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就在《环球企业家》记者走进腾讯大厦15楼的一个星期前,腾讯在2013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截至2012年底,腾讯开放平台已有超过54万家网站通过QQ互联登录分享,给开发者的收益总额累计超过20亿人民币,注册应用超过35万款,有超过80万的注册开发者,9成以上取得收入。
这次大会上,外界把焦点对准如日中天的微信,几乎忽视了以上这些惊人数据背后的支柱产品并非微信。在腾讯目前的8大开放平台中,相比刚刚开放不久的微信,两年前首个被开放的QQ空间已成为最大的开放平台。郑志昊称,目前无论是收入还是与第三方的分成,QQ空间都是NO.1。
Qzone已成为腾讯的又一头“现金牛”。而鲜有人一探究竟,这头“现金牛”是如何养大的?
它的背后,是一群地地道道的极客。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一款App一度登上该类产品排行榜首位;有人下班回家焊制一个绑在风筝上的航拍器;更有甚者干脆纠集一帮同事做起了“技术慈善”。
聚集了一大批“技术大牛”的QQ空间团队,不仅撑起了Qzone这个腾讯乃至全国最大的SNS社交平台,更引领着腾讯的极客文化—每年举办编程马拉松比赛。并且,被视为万能ID的QQ互联体系也出自该团队之手。而郑志昊最近也在忙于探索腾讯移动广告联盟之路。
战略
郑志昊是一个非常讲究生活品位的人,喜欢玩儿,属于海派范儿。走入他的办公室,他便拿出一盒新买的胶囊咖啡,在他的办公桌旁边,放着一个高级咖啡机。
2005年,QQ空间上线。很多80后用户还记得QQ面板上的“小窝”,那是QQ空间最早的形态,一项基于QQ的增值服务,并非平台级产品,当时也被认为是大号的QQ秀。郑志昊加入腾讯时,QQ空间团队正在考虑是否对小窝进行升级。
与此同时,国内类似产品也发展起来,51.com和校内网(后改为人人网)也在市场抢夺用户。当时,“我的主页”、“我的空间”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思维成为众多社交类互联网公司的主流。
2008年,Facebook远没有如今这么被中国用户熟知,但以“我们”为中心的SNS时代已然逼近。当众多公司还在观望是否发力SNS时,QQ空间开启第二次产品战略转型。“快”似乎是互联网行业永恒的法则,谁能顺势而变就有机会独占鳌头。郑志昊也清楚,一觉醒来,自己的产品模式可能就被颠覆了。
如今,在腾讯帝国中,已经形成“微信+朋友圈”和“QQ+Qzone”的社交双雄格局。
产品
准备拍照时,几个同事都在询问:“黄老师来了吗?”作为技术总监,这样的场合不能少了黄希彤。隔着一张屏幕,6亿用户看到的只是一个网页,而窥视不到另一端这些提供每个按钮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们,他们囊括了从70后到90后。
他们绝对称得上极客,对技术有着沉溺式的的痴迷。黄希彤2005年QQ空间上线时就加入腾讯,这个当过“国际民工”的技术男也有过一段做边缘工作的经历,之后在QQ空间一路高歌成为腾讯专家。他自嘲喜欢“煽风点火”,曾利用自己在公司的影响力,与其它条线同事开发了“404”失踪儿童救助系统—当腾讯几大产品网页暂时打不开而显示“404”错误页面时,会出现一张失踪儿童的照片。这种“技术慈善”让他获得过马化腾的表扬。
还有一次他与家人一起去深圳图书馆,发现盲人居然可以用电脑。不久,黄希彤在公司也开发了一款针对盲人的简化版QQ空间,但很快用户反映为什么正常人用的功能我们不能用。他随后马上升级,在常规版本上做了修改,一视同仁。3Q大战时,一位互联网盲人用户在论坛中发帖指责360,“你看,盲人都顶我们。”黄希彤讲起这事,哈哈大笑。
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要百度三个字“为什么”,前几天,他发现,在百度推荐的几条搜索结果中,“QQ空间为什么打开这么慢”又出现在前几位了。这一现象在2010年之前最为严重,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与郑志昊专门找了一张中国地图,将打开速度超过8秒的地区全部染红,“祖国山河一片红啊。”他自嘲。然后逐一突破,低于3秒就改成绿色,直至全部转绿。
作为产品经理,他需要对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功能做出判断。80后和90后大多是从使用电脑开始就接触Qzone的用户群,随着这批用户年龄增长,从校园走入社会,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外界也曾诟病QQ空间的低龄化,但从后台数据看,当年的学生用户流失并不大。根本原因在于,Qzone的主要功能伴随着用户一起成长。比如从简单的装扮,到日志,再到如今的相册和说说。
一分钟就能完
盈利模式
马化腾半夜测试产品的现象在腾讯并不罕见,微信的张小龙有这样的“嗜好”,郑志昊也很早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黄晓军刚来时,听同事说,怎么感觉Peter(郑志昊)从来不休息啊。后来他终于领教了,郑常常大半夜在qq群里面不停地提各种问题,“我们都快被整疯了,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黄晓军笑着说,一个小Bug,整个团队联动都要折腾起来修改。
PC端进入平稳发展后,该团队也开始全力进军移动端。在去年的腾讯5·18架构调整后,移动QQ空间也由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转至郑志昊团队。他没有透露无线客户端的具体下载数据,只说近一年时间用户数增长了4至5倍。
作者简介:
金错刀,知名科技商业观察家,微创新提出者,微创新研究中心创始人。只与创新有关,只分享干货。他相信未来的竞争是产品力的竞争,得产品经理得天下。曾著有《微革命》、《马云管理日志》、《乔布斯管理日志》、《快品牌》等畅销书。微信自媒体帐号:ijincuodao。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传统企业电商布局的七大误区
下一篇:王石:躲避没出路,工商界要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