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42:17 来源:网络整理
董明珠:用“工业精神”制造中国品牌
格力采访的第一站,是格力办公大楼一层刚刚重新装修的格力展厅。
讲解开始不到五分钟,董明珠因为不满意讲解员“程式化讲解”,就亲自上阵,如数家珍地向媒体们介绍每一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和研发过程。此时的董明珠不像那个传说中的“营销女皇”,而更像一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记得有次采访中,董明珠曾不无得意地表示,“我要是搞技术,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技术人员,我对技术有一种天然的热爱。”
倡导工业精神
董明珠反复强调,不需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才是真正好的产品,企业的营销必须以产品为核心,而不能单纯地以营销谈营销,为销售而销售。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它们内在的联系到底是什么,思维方式、经营理念、价值取向都是整体构成这个企业最终市场的依据。所以,格力的营销更注重的是长远利益。
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品质”与“创新”。董明珠常跟格力技术人员说的一句话就是,“飞机都飞上天了,小小的空调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因此,她常会信心十足地向技术人员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创新要求。比如,能不能做出“无缝”的空调?中央空调是否可以做到无声?是否能制造出在极寒、极热的气温条件下均可使用的空调?等等。同时,董明珠也做出了对科研投入上不封顶的承诺。
“对简单的坚持”
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空调行业的规则,董明珠已经轻车熟路,先款后货、不打价格战、对抗大连锁自建销售渠道都是董明珠率先做到的,如今这位“铁娘子”开始发力高端,对品质与创新的要求,不仅让格力在金融危机的恶劣背景下毫发无伤,更让企业由此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董明珠也迎来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过去几年中每次采访董明珠,她都很少谈及营销模式、市场环境及营销技巧,而是反反复复地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品质,一个是创新,对企业文化则是永远的两个字“奉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认为董明珠过于理想化,在这个时代里显得有些异类。
在这次采访中,我忽然有些豁然开朗,董明珠的成功就源于这种“对简单的坚持”。事实上,愈是简单的东西,愈是需要人们付出百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捍卫它,把一种单纯的信念贯穿于生活中往往需要付出并不简单的代价。
董明珠的“简单”来自内心的坚定信仰——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我永远是对的”,这句话显示了董明珠霸气的一面,也表达了董明珠永远要掌握主动权的做事风格。在董明珠看来,当一个人的决策是站在大家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而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时,这个人就自然而然掌握了主动权——“不能坚持原则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没有一点儿私心,所以我能坚持原则。”
“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的制冷工业界。我一直把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之一,但真正读懂其中含义的又有多少?”这是董明珠读《亨利·福特自传》后的一段感言。董明珠注定是孤独的,这不但是因为她对自己个性的坚持,还因为她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自觉承担了“工业精神”领跑者的责任。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