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俗人”释永信的背后:少林寺过度商业化

营销资讯 2020/03/15 11:42:54  来源:网络整理

“俗人”释永信的背后:少林寺过度商业化

来源: 华夏时报

摘要: 一座千年古刹,一位现代方丈,历史与现实的交会之处,总能掀起阵阵波澜。

一座千年古刹,一位现代方丈,历史与现实的交会之处,总能掀起阵阵波澜。似乎已没人能界定清他的身份,他是个僧人,还是商人、人大代表,关于他的消息又充斥在娱乐界,他在镁光灯下和我们这些“俗人”似乎没什么不同。

俗务缠身

释永信传言之多,一个典型画面是:少林寺内,导游在方丈室外绘声绘色地说:“释永信就住在这里,里面堪比五星级酒店。”与此同时,释永信或正坐在简朴的侧院内,向来访者读着他撰写的《禅露集》。

,少林寺寺务处对外回应称,这些内容都是谣言。此前方丈也多次遇到过这种事,都是向少林寺派出所报警,而根据登封市公安局的调查,结果都证明是谣言。寺务处认为,方丈在少林寺上市和拆迁问题上得罪了一些有权势的人,他们就到处造谣。

对此,释永信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没有必要一一澄清,遇到这样的事,就让它过去,“我的态度就像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恩怨少林寺

事实上,少林寺方面包括释永信也都被蒙在鼓里。得知此消息后,释永信公开表示少林寺不会上市,并批驳:“若卷入这种高风险的交易,有损佛教精神。”

按照少林寺的说法,他们与登封当地政府的矛盾由来已久,只不过大多数时候,寺院都选择了忍耐。但这一次,“被上市”的事情让寺院忍无可忍,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为了在少林寺身上分一杯羹,利益各方也是各显神通,有的注册少林汽车、少林酒店傍名牌,有的打着少林寺的旗号开办各类武校,还有的借少林寺之势举办选秀大赛。不过,获利最大的并非少林寺,以景区门票收入为例,少林寺和地方政府三七分成。

再后来,少林寺工作人员在为方丈修整卧室时,发现屋里安装了多个摄像头。尽管这些不知来路的摄像头被一一拆除,最终真相却不了了之。

商业化之争

让一代名僧俗务缠身的背后,是少林寺过度商业化的事实。

由于在商业推广中,释永信一直以商人的姿态出现,这也为他带来更多争议,有人称他是“经济和尚”、“精英和尚”。

对于过度商业化的质疑,释永信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是外界故意给少林寺贴上商业化的标签。很多打着少林寺旗号从事商业活动的,像武馆、武校等,其实都是少林寺的邻居,和少林寺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不过,释永信也表示,如果少林寺破烂不堪,没几个游人问津,也就没有这些事了。少林寺从一个破烂不堪的寺庙,到现在有了国际影响力,从社会上获取多少,同时就要承担多少。

面对“世俗化”的指责,释永信表示,出家人其实希望自己待到山洞里面,搭个茅棚,一辈子清修。要都是这样的话,佛教的传承也就没了。

只是不知道,身陷俗务又游弋其中停不下来是不是僧人超凡脱俗的必修功课。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