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1:49:21 来源:网络整理
王石:企业家不进行民主自治建设 如何要求国家?
来源: (北京)
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行为,我的体会是两点。中国改革到现在,政治改革更多由政治家、学者考虑、推动,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企业家,现在又掌握着主流话语权,应该在社会改革上面推动。社会改革就是不但把自己的企业做好,还要体现企业公民的责任。
王石两次接受本刊专访。回看2008年“十元捐款”风波;谈环保,谈东西方慈善文明的差别,谈企业家在公益事业中的位置和作用,谈美国求学感受,谈中国的城市化……用历史眼光看现实,用全球眼光看中国:“中国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企业家掌握主流话语权,应推动社会改革
《中国慈善家》:在微博上,你经常发布各类植物和小动物的照片,作为这方面的爱好者,是否可以从这里找到参与环保事业的源头?
王石:没有直接关系。个人微博这两年有较大改变,因为房地产你不能谈,很敏感。对于花花草草的关注,跟我的个人兴趣有关。我对植物,第一比较感兴趣,第二和业务有关,绿化环境本身是小区规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倒不是跟环保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对个人的修养多少有关系,个人对有生命的植物、小动物都不去关心、关注,也就谈不上对大自然的热爱了。
谈到环保,涉及一个人的行为,首先人是自私的,最关注的是自己,首先应该强调这个。不要一谈个人爱好就都和公益有关,都和企业有关什么的,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但实际上,自私对我来讲一定是利他的,就是利己到最后演变成利他。因为关心花草、关心小动物,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最后一定形成一种共识,关心生命。如果你对它不了解、不关心,你来唱高调—关心环保、关心自然,一定是空洞的。你不利己,第一我怀疑你的诚信,第二即使你很真诚,但能持续吗?
王石:隔着时间去看越看越淡。我遇到那种情况,压力非常大,负面舆论大,心里想不通。但现在再回过头看,那个事反而比较简单。既然做公益,本身被误解,不被接受,这很正常。当然当时不会这么想,只能事后来看。在中国做公益,公共空间本来就不够大,传统的中央政府大包大揽一切,民间的公共空间很窄;现在到了公民社会,更多的公共空间由民间来做。既然是走在前面,言论错对是一回事,本身就会遭到质疑、误解。
至于说到一个人的行为,我的体会是两点。中国改革到现在,政治改革更多由政治家、学者考虑、推动,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企业家,现在又掌握着主流话语权,应该在社会改革上面推动。社会改革就是不但把自己的企业做好,还要体现企业公民的责任。
我去金沙江漂流,有一个非常深的体会。金沙江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漂流又是在悬崖峭壁之间,我发现一种现象,峭壁上都是一股股涓涓流水,你会感觉到,滔滔长江、金沙江就是涓涓细流汇合而成的。我们每个人就是一股涓涓细流,如何让社会更美好—我们是抱怨呢?是等着中南海来决定、来改变呢?还是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如果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社会自然就改变了。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