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连锁超市再现关店潮 零售业进入“小时代”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25:59  来源:网络整理

 

有知情者透露,华润系此前重新梳理了上市公司资产,将零售业务剥离出上市公司华润创业(00291.HK),并拟将华润创业更名为华润啤酒,甚至华润系还在挂牌出售手中沃尔玛(WMT.NYSE)股权。

在便利店经历了一轮关店潮后,超市连锁业者又开始经历关店“阵痛”。

巨头们“断臂自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数月前曾经进入过一家采活门店,发现其业态与屈臣氏类似,但商品品类明显少于屈臣氏,且屈臣氏和万宁等最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商品在采活门店也很难见到,因此雷同且数量不多的商品弱势成为采活的“痛点”。且采活的门店位置也并非如屈臣氏等对手位置好,采活部分门店会“隐藏”在商场高层的角落,人流量稀少。记者数月前到访的那家采活门店几乎没有客人。

“此外,采活的商品在陈列、货品管理、库存管理等也都存在各种问题,经营业绩不佳当然导致关店,此前一些供应商已经知道消息了。”知情者透露。

人人乐表示,受到电商冲击、商场经营费用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客流流失严重,此次关闭的门店销售持续下滑,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实体零售业“过冬”

其实这并非华润系第一次关店,在收购乐购之后,华润系也发现了乐购的部分门店存在业绩问题,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关店调整,因此,华润系悄然将部分区域比如华南的一些乐购门店进行关店调整,因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乐购老员工维权的人事风波。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华润系关店止损的脚步,乐购的调整还在进行,而经营不善,不能与屈臣氏等抗衡的采活也被关店了。零售业很薄利,支撑不起昂贵的成本,关店是最简单的止损选择。”知情者透露,华润系目前的整体策略就是怎么止损怎么做,将一些难以赚钱的板块关停或剥离,尽量让华润在资本市场看起来“体面”。因而此前上市公司华润创业剥离零售业务,将食品啤酒作为主业,原因很简单,零售板块业绩不佳,会拖累上市公司财务表现。华润创业甚至拟更名为华润啤酒,其上市公司弃零售业务的决心可见一斑。

为何零售业如此难做

相关链接:乐天玛特关闭南京门店超市零售业进入"小时代"

在业界看来,大卖场业态的调整目前并未结束,关店的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零售已经进入“小时代”。

在业界看来,大卖场业态的调整目前并未结束,关店的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零售已经进入“小时代”。

此前4家门店被关

“南京这家门店关店并不令人惊讶,乐天玛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不好,他们走的是中低端路线,门店也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是本土区域性品牌发展强势的地方,其管理经营一直有些跟不上,更不用说在一二线城市等国际零售巨头布局紧密的地方了。”一位零售行业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在行业内,乐天玛特无法对抗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甚至也敌不过一些本土零售企业。

零售业店还将继续

乐天玛特关店的背后,是目前零售业还未散去的一波浪潮。

在业界看来,由于受到电商的冲击,大卖场此前已经进入下滑期。“超市都在小型化,超级卖场的模式在中国已经断路。”北京晖邑零售商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刘晖这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分析人士指出,大卖场业态的调整目前并未结束,关店的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卖场业态的不断调整,零售已然进入“小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电商对实体零售影响不小,但较之大卖场业态,社区商业以及便利店的发展前景还是较为明朗的。同前期需要大量投资的大卖场相比,小型业态在房租、运营上投资成本不高,而且比较灵活,可以实现快速扩张。

超市行业专家孙涛对记者介绍说,“陆续出现超市关门的原因是利润太低,外资超市在中国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水土不服,问题很多。超市作为零售行业,渠道的好坏对盈利非常重要,诸如沃尔玛、乐天玛特这种大型超市在我国的零售渠道大多是代销,这样在渠道上就没有优势。此外,国外这些超市卖场选在郊区,采取的是超市和仓储合一的零售业态,但在中国,很多洋超市都开在了闹市区,这也是水土不服的一个原因。”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