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一本“心灵鸡汤”的资本传奇!《读者》杂志上市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0:17  来源:网络整理

 

一本“心灵鸡汤”的资本传奇!《读者》杂志上市

 “心灵鸡汤”开讲资本故事 读者传媒7年终上市

一财网 陈汉辞 读者传媒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新股6000万股,发行价格为9.77/股。招股书中,读者传媒将《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大漠瑰宝、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出的一朵鲜艳花朵”。

72日,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读者传媒”)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以发行价格计算,此次读者传媒将募资5.86亿元。

据招股书披露,读者传媒拟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新股6000万股,发行价格为9.77/股,其中2.55亿元用于综合阅读、社会漫评、科普探索等六类期刊项目,1.2亿元用于数字出版项目,4605万元用于出版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在近日某基金成立大会上,即便想低调,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吉西平还是被敏感的投资者们发现,纷纷要求合影留恋。

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读者传媒应以投资人身份介入到当日的一些项目中”的提问时,吉西平笑着说:“是吧?”

“心里鸡汤”上市迎大考

面对祝贺,吉西平只是淡淡地笑着和“粉丝们”合影留念,毕竟上市只是开始。

读者传媒本次发行采用网下发行和网上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均为新股发行,无老股转让。本次网下初始发行数量为36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2400万股。按照证监会的发行计划,“读者传媒”于73日展开网上申购。

《读者》作为“心灵阅读”老牌杂志,几乎伴随着70后度过成长中最重要的岁月。

1981年创刊迄今,历经了 30多年发展的《读者》月发行量由最初的 3万册发展至目前的 700多万册,位居中国期刊发行前列。截至2014年底,期刊累计出版发行已超16亿册,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

读者传媒也在招股书中,将《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大漠瑰宝、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出的一朵鲜艳花朵”。

然而,《读者》并非公司利润的最核心来源。数据显示,2013年,读者传媒的教材教辅类出版物总品种多达1937种,营业收入达2.59亿元,毛利率为26.43%,远超期刊收入,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业务。

除此之外,读者传媒还开始涉及热度较高的影视和数码产品等板块。

20105月,读者传媒成立子公司读者数码,借助《读者》人气基础,相继推出“读者”电纸书、“读者”手机和“读者平板电脑”。

2013年,读者传媒又斥资5000万元投拍《武媚娘传奇》、《爱情万万岁》等四部电视剧,但回报依然有限,仅有1015.84万元。

依照读者传媒招股书,所募集资金绝大部分将用于投资期刊、数字出版等,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投资前景并不明朗。

7年坎坷上市之路

早在2008年,读者出版集团就启动了股改上市工作。

“原计划读者集团在2009年正式实现上市,但是因为企业自身还有很多改革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集团自身首先要完成股份制改造,因此上市工作完成时间估计要比预期的晚。”有知情人士表示。

20061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实现整体转制,组建了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实现转企改制的出版企业之一。

“与近几年的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初衷相似,改革与上市都是目的。”该知情人士表示。

2009年下半年,读者出版传媒集团加快了股份制改造的进程,成立了股改工作专门机构,先后完成了股份公司发起人的考察和选择、公司的域名核准、职工权益保障方案和股改方案的制定、审批,最终于当年1224日与省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04月,集团主体经营性资产、主要业务及人员进入读者出版传媒公司,实现了人员分离和财务分账,公司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基本建立。20112月完成第一次增资扩股,引入光大资本投资等6家新股东,股东结构更趋多元合理。

20118月,读者出版集团启动了上市工作,及时成立了上市工作办公室。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2~2014年,读者传媒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8.72亿元和7.59亿元。作为读者传媒的控股股东,由甘肃省人民出版社改制而来的读者集团持有其八成股份,光大资本和酒钢集团分别持有5.83%4.17%的股份,时代出版以及甘肃国投的持股比例均为1.67%

2015年开始,《读者》每本定价由4元升至6元,这一涨价也让读者传媒的期刊收入水涨船高。据招股书数据,201513月期刊收入同比增长24.3%,主要原就是《读者》主刊价格提高所致。

“读者出版集团的改革之路,历经坎坷,终上坦途。” 同是读者粉丝又是投资者的袁总表示。

无论怎样,在资本市场,《读者》会将掀起一个新起点。

█相关链接:《读者》要上市,但不是你想象的那个《读者》

新浪传媒

   

   你以为它只是一本饱含心灵鸡汤的杂志吗?

  在这个纸媒集体唱衰的年代,《读者》要上市的消息简直和这本刊物的内容一样充满正能量。

  读者传媒在 5 月更新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本次发行不超过 6000 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 2.4 亿股,拟募集资金 5 亿元,登陆地点为上交所。

  此次发行前,读者集团是读者传媒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 80%。前者是由甘肃省人民出版社改制而来。

  不过,原计划 7 3 日启动的新股申购计划,时间表暂时被延期。7 4 日晚间,上交所公布了读者传媒等 10 家公司暂缓发行的公告。公告称,因市场波动较大,出于审慎考虑,发行人暂缓后续发行工作。

  目前,读者传媒的 IPO 进程还没有进一步消息,上市后的前景也暂不明朗。不过,这个背负着“期刊第一股”光环的传奇公司,可不只是一本卖得好的心灵鸡汤这么简单。

  读者传媒最大的业务不是期刊,而是教材教辅

  在 2014 年读者传媒的各项主营业务中,教材教辅的收入占比为 42.6%,超过期刊收入的 33.7%。二者构成了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和读者集团成立的背景有关,它的前身是甘肃人民出版社,其实际控制人为甘肃省人民政府。目前,读者集团仍是甘肃省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发行代理单位,长年居甘肃省教材市场首位。

  2012 2014 年,公司教材教辅业务实现的业务收入分别为 2.38 亿元、2.59 亿元和 2.43 亿元,基本保持稳定。而在此期间,期刊的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出现下降,到了 2014 年已减少至 1.92 亿元左右。

   那本你所熟知的《读者》依然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

  读者传媒的招股书中,对王牌刊物《读者》的形容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大漠瑰宝、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出的一朵鲜艳花朵”。你还别笑,这个有点浮夸的修辞,说的是实话。

  自 1981 年创刊,到 2014 年底,《读者》期刊累计出版发行已超 16 亿册,发行量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2013 年,读者平均每期印数 349 万册,在国内期刊中排名第一。

  根据中国期刊年鉴公布的文摘类期刊统计数据,2012 年《读者》《知音》和《特别关注》三个刊物的平均销量最高,都在 8 份每摊以上。而第 4 名以下的期刊都在 6 份每摊以下,拉开了较大差距。从市场份额上看,《读者》占 15.68%,排名第三。

   

  招股书披露,公司期刊年销售额稳定在 2.0 亿元左右,主刊《读者》贡献了其中的 90% 销售收入,是期刊业务的核心。其他期刊包括《故事作文》《读者·原创版》《读者·校园版》《读者·乡土人文版》《飞碟探索》等。但受阅读习惯转变的冲击,《读者》和期刊业务整体近年来都出现小幅下降。

  读者在期刊业务中,《读者》贡献了 90% 销售收入。

  那些你没想到的延伸业务,比如投拍《武媚娘》

  近三年,读者传媒的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了较大幅波动,在 2013 年增长了 15.0% 后,2014 年又下降了 15.8%。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子公司读者数码的手机业务不稳定。

  是的,你没听错,读者还卖手机。2010 5 月,读者传媒成立子公司读者数码,借助《读者》的人气基础,推出了“读者”电纸书、“读者”手机和“读者”平板电脑,各终端产品中嵌入了加密的《读者》30 年内容。但电子设备并没有为读者传媒带来多少收入。

  不仅如此,读者传媒从 2011 年开始涉足影视领域。2012 年,读者传媒投资 3000 万元分别联合摄制了《广州十三行》、《天伦》和《定远舰上的男人们》三部电视剧,其中《广州十三行》没有开拍,另外两部剧集各收获了 187.5 万元回报。2013 年,读者传媒又斥资 5000 万元投拍《武媚娘传奇》、《爱情万万岁》等四部电视剧,回报依然有限,仅有 1015.84 万元,约为投资的两成。

   

  曾经作为《读者》学习和模仿对象的、有着 90 多年历史的美国《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在 2013 年已经再次申请破产保护,上一次提交申请是在 2009 年。

依照招股书,此次所募集的 5 亿资金中,一半以上将被用于期刊出版,近四分之一用于数字出版项目。在期刊占比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这样的布局让人有点担忧。(好奇心日报)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