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万科转型:不仅做地产 更要做社区服务商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1:53  来源:网络整理

  万科的病得治 但众筹的“家”这剂药方有用吗?

危机:现在开始布局十年之后

万科总裁郁亮对此次换标的解释也很直白:“将见证万科从住宅开发商向城市配套运营商的转型。”但这个直白背后,却是有着深重的危机感。

对于郁亮的推定,一些媒体则换了一个表述方式“中国房地产暂时安全,时间还剩下十年”。由此不难看出万科的忧虑,十年之后该如此?

谋划:安居有了,乐业也要有

”实现乐业。

在这种思路下,万科的举动也就变得十分实际。比如创业社区这个方向,万科其实给创业者提供高利用率和较低成本的办公空间,与此同时还能够为进驻同一社区的创业者提供一个创业交流的平台,从而构成社区创业生态圈。“在万科的社区里,我们业主在社区里创业,当你走到万科咖啡馆的时候,你请别人喝咖啡,说是到你邻居开的咖啡店去喝咖啡,你的邻居将会更有温情的接待你和朋友。这是一个更加幸福的状态。”刘肖描绘的景愿,其实目前已经在落地。

万科作为平台,提供的不仅仅是创业的场地,其实还承担着纽带和指导的作用,以此来推演,其实也就能够看出四有社区的核心内质——依靠业主在财富、素养等多个方面的接近性,实现群体参与和一定意义上的“群众自治”,让楼盘真正呈现出随着业主总体性格而变化的特质,而非过去的房产商自己定义。

网络,仅仅是一个更加方便的联系纽带。而众筹,最迫切需要出现的地方,或许第一位的是创业,而后健康、成长、共享也会相伴而生。最终达到万科的药方,一个更符合业主需要的“家”,从而克服房产泡沫破灭这个最大危机。

合伙:仅仅靠业主是不够的

万科在各种场合,都不断的用自己实验的成果,来佐证业主“众筹”的可能。

简单来说,就是让最懂万科的员工,在万科的地盘上,以风险更低的创业方式,为万科配套服务。一种全员试错的姿态。

为了支持内部创业,郁亮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言论,三年内允许万科内部混乱和打架的存在,允许多点尝试,不怕犯错,待一定阶段以后再加以整理,形成新生态。

联盟:老臣子和万达的力量

但只依靠业主众筹发动、员工内部创业、高层出走协作这样的生态,对于万科的新模式来说,依然需要太久的孵化期。也因此,引入更为强壮的外部合伙人,也就成为了万科和万达联手的重要原因,万科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战斗力还太弱了,它太需要一个神一样的队友一起跑向终点。

写在最后:朋友圈与闭环理想

所有的合伙人,本身就是社区的一份子,无论是作为业主存在的众筹与创业模式,还是作为员工内部创业的事业合伙人,或是从外部引进到社区里完善生态链的外部合伙人们,都成为了万科“小社会”的成员,成为共生关系。

当然,除了地产价格会因为如此的魅力,而变得更贵一些外,互联网思维中的“增值服务付费”也会使得万科可以不再只做房子销售的一锤子买卖,而能够在庞大体量的万科地产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输血。说白了,就是物业管理的进化版和共同参与版。

万科提供了一个理想,但依然抵不过现实。过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世界、几十年前大而全、小而全的国营企业办社会,都被打破之后,万科用家来圈住一切,或许还是太过理想。

因为或许社区通过这样的构架,能够形成一个朋友圈,但更多的朋友还在社区外边,只是打破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隔阂的社区,更令人向往,也更能提高房价罢了。

内部创业和外部合伙人则提供了补完,即业主创造不出来的,让外援来做。至少,在生活上会更加舒适,创业、工作乃至其他的机会更多,留住业主的心,让房子有人住,有人乐意买,破解可能的房产泡沫破灭时,带来的冲击。

一个由更加丰富安居乐业体验的社区,一个可以让业主部分自定义的社区,这才是万科创新的节点,一个迥异于当下地产只是卖房子,配套一些必要设施的颠覆式创新模式。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