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小米的尴尬:手机增速放缓 智能硬件市场整体仍未起来

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2:28  来源:网络整理

 

揭秘新小米帝国:增速放缓的第三极显现

来源:凤凰科技

  原标题:揭秘新小米帝国:增速放缓的第三极显现

基于"熟人经济"的投资逻辑

  在做小米之前,雷军所在的金山由于以提供软件和游戏服务为主,在营收上对腾讯和百度这类大客户有着严重依赖,其角色也只是巨头生态链中的一部分。

  雷军对硬件产品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论,他追求完美,讲究用户体验,难以忍受粗制滥造的山寨品,连续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经历又让他对于产品定义和风口的把握有着主导式话语权。

  往往是雷军想到必须要改造的产品,便会发动生态链部门去寻找合适的有实力的团队注资。

  小米生态链前期的投资往往是先投团队,后定义产品打造,这样的投资逻辑在投资圈不太多见。

  在小米生态链的资本层面,依靠雷军建立的公司关联体系和成熟的资金运作模式,也将支撑小米硬件生态系统持续地健康发展。

基于爆款的保守产品策略

  其实在投资紫米与加一之前,雷军就已经萌发了涉足耳机配件和智能电源的产品设想。这也是刘德定义的小米生态链投资的第一阶段,尽可能快的抢注能够享受手机销售红利的周边产品。

  耳机、廉价手环、移动电源、净化器这些都是属于一眼看上去就会有着不错销量的产品,而对于市场需求没有完全起来的产品形态,小米的态度则显得保守谨慎。

小米生态链产品总监夏勇峰透露。

  太火鸟的创始人雷海波就曾经表示在国内其实不缺智能硬件产品,而是好的硬件产品。从小米生态链目前推出的产品来看,他们的成功在于用小米模式重新定义很多曾经混乱的硬件产品,再借助小米品牌背书和第三大电商的渠道支持,这些产品往往也有着不会的销量。

  对于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融入智能硬件行业,外界的期待集中在巨头能够利用积累的资源带来更多思路的创新和扩展。而小米选择的方式更像是把硬件产品做好,再谈智能化。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也便于小米将自己放在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即可以通过对存量市场的改造来扩张份额,又可以等待市场对于智能需求起来后再来完成系统和生态层面的智能连接。

  小米生态链则在这一阶段承担起了为小米估值加速冲刺的任务,刘德寄希望于它给小米旧有的业务巨大的补充。在其他两大主营业务的失败阴影下,它必须谨慎而又快速的向前冲。

  小米生态链的投资前提这必须是一个被市场已经验证过的有着巨大容量的需求,因此小米的投资总是要在市场需求成熟之后。这意味着小米的投资实际上是慢于整个智能硬件市场的,他们只能拼的是团队对项目接洽的灵敏度。

  一位小米生态链团队的员工透露,团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焦虑。他坦言变慢是必然会遇到的瓶颈。智能硬件领域是一个需求和发展程度都还没有起来的市场,有的团队投资一年半了,产品DEMO还没出来,整个行业的风口没来,技术也没成熟,只能等。

  从今年来看小米生态链推出的产品除插线板外,血压计、体重秤、床头灯、智能摄像机等产品基本都没有出现像手环和电源那样过百万的爆发性销量。刘德对此解释现在只要能跟小米手机产生系统性价值的单品都会去关注,像净化器市场伴随着人民生活意识的提高一定会迎来爆发。

  另一方面,刘德更愿意将外界对小米生态链企业的关注点聚焦在生活方式类公司上,而非狭隘的智能硬件。他强调是不是能够做强智能并不是小米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手机贴膜和保护套这样类型的公司同样能够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

  他同时透露小米生态链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将主要放在中型的企业以上以扩展生态链的外延。

  白牌家电智能化会是关键变量吗?

  同时刘德认为,在传统白电智能化的技术变革中有着大量的机会,小米要做的是把知道的都投掉,先找到。

  但这些公司又与小米生态链最初所寻找的初创企业不同,他们在公司规模、公司体制、产品定义和生产方面更为成熟,相应的,他们对小米的资源也就没有那么强的依赖性。

  不过,小米也有不少被他们觊觎的东西。在这个智能家居被定义为下一个风口的时代,传统的家电企业并不愿错失良机,但事实却是,他们骨子里的基因相对传统,转型互联网困难重重,如若获得小米提供的互联网资源,无疑会加速转型。

  各自都希望对方成为自己的助力,这些厂商也同样不愿意将自己智能家居的布局纳入到小米生态链的一环。最终,双方出于各自立场,多会进行相对轻度的尝试。

  也仅仅是停留在尝试上。

  但总有一些似乎难以控制的案例的案例,尤其对方是某个垂直细分领域巨头时。

  小米在美的董事会换来了一个席位,但却没有换来对美的智能家居入口的绝对话语权,美的与小米的合作只是优先而并非独家。方洪波曾表示,美的要积极融入到各个系统和平台中去,在美的选择小米之前,美的已与阿里、京东、华为等企业广泛结盟。

  与美的磨合上的困难,或许已经让小米意识到与其他家电企业的合作同样不会一帆风顺。事实上,在四大家电企业中,美的是唯一一家没有国企背景的公司,也是是对小米而言更容易被打开的一环,但双方现在的推进过程却遭遇了比预想中更多的困难。

  按照一位小米生态链内部人士的理解,许多传统企业对小米模式的认同依旧心存较大疑虑,他们擅长机海战术,产品之间区隔不够明显,常常难以将最优势的资源集中在一两款产品上。而小米模式则较为激进,讲究所有资源都要汇集到目标爆款上,这意味着传统企业必须砍掉其他的产品线来适应小米的模式。

  这自然难上加难。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生态链的哪种合作模式,小米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为还没有人如小米这样尝试过。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