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2:55 来源:网络整理
从跟随到分离中美互联网的渐行渐远
北京)
世界上有两个互联网,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
这么归类,并不仅是因为那道看不见的墙的存在,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在这两个人口与经济大国成为基础设施的一员,其代表前沿科技的色彩正在褪去,公众开始坦然接受且习惯不间断连接网络的生活,如同重演“水电煤”的普及历史。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基因差异同时也在这两个互联网强国之间呈现出来,前者富有冒险和开拓精神,极力主张贸易自由,并对制定游戏规则情有独钟,而后者则奉行浓郁的保守理念,强于凝聚力和消化力,有着较高的领土意识。
因此,自从计算机革命以来,美国一直都是互联网创新的领导者,从物理规则到底层技术,均由那些胸怀改变世界理想的极客主导,进而再由商业社会进行检验,经历优胜劣汰之后,最终形成通行于全球的标准。
位于大洋彼岸的中国虽然迄今仍将互联网视作“双刃剑”,但是崭新文明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无彻底关闭的机会。从某种角度而言,互联网之于中国承担了相当程度的人性解放的工具使命,因此中国网民对其的依赖或许更甚那些早已完成解放的西方国家,由此带来的消费豁口与产业颠覆,反而更加汹涌。这也让中国的互联网很快从一个跟着美国亦步亦趋的拷贝学生转变成为一个演化出独立商业体系的平行生态。
厘清这种分道扬镳的事实,有助于我们理解中美互联网在应用层面的巨大差异,及其衍生出来的不同玩法。
在线短租:美式文化与中式解构
外卖送餐: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由于需要与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等后入场的重量级竞争对手抢夺市场,饿了么将短途配送视为“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并坚信这是拉大竞争差距的杠杆。饿了么曾经派人去海底捞学习对方的服务和管理手段,主抓送餐员的培训,从制服的扣子应当怎样规范的扣上,到要求他们主动在送餐结束后向用户表达可以帮忙把垃圾带下楼的意愿。
饿了么将移动配送系统做成了开放平台,也就是为了消化那些饿了么无力顾及的长尾餐馆,让社会化物流——也就是兼职配送员——能够接入进来,成为配送大军的一员。毕竟无论怎样扩建自有物流团队,想要覆盖中国几百个城市仍然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通过饿了么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帮助附近的餐馆“跑腿”,根据完成的订单量获得收入。
至于美国未来打算怎么做,或许你已经能够猜到了:他们再度立足于无人机研发的最前沿,无人机送餐的实验化应用,已经在湾区的一些咖啡馆和披萨店开始实施了。
叫车应用:野蛮生长的东西两极
这里面有两个背景:其一,是与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家”不同,中国的私家车占比有限,出租车是一个更加主流且深受依赖的出行方式;其二,是私家车营运属于违法行为,且有行政部门长期灌输的“黑车”帽子。
滴滴快的选择的是平台模式,分别以出租车、专车和拼车等可在平台内部切换的功能模块,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政府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监管方式——或许还要加上一定的寻租空间——互联网专车的合法性其实不难实现,因为政府永远无法预见和计划市场,互联网专车并不会破坏社会稳定,打压或会适得其反。
最后
《西方将主宰多久》的作者、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伊恩•莫里斯认为,地缘决定了东方与西方文明在近代史上的分道扬镳,欧洲诸国对于大西洋的征服,让它们开启了自然科学(有助于航运)、市场经济(有助于商贸)和法制精神(有助于秩序)的竞赛,但是哪怕郑和的船队远比哥伦布先进和浩大,中国与美洲的距离还是要高上一倍。
伊恩•莫里斯的结论,是全球化将削弱地缘的深厚影响,“随着集装箱货船和喷气式飞机把浩瀚的太平洋变成一个小水塘,那些处于落后边缘的国家或地区,日本、新加坡、中国、印度,会成为更新的全球核心”。
互联网正在加剧将沟壑夷为平地的过程,不无乐观的讲,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已经在很多行业释放出了超过美国的能量——比如,由于没有传统零售业的包袱,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度其实要优于有着沃尔玛的美国——然而,这已并非是军备竞赛时期的比拼,互联网只是科技行业距离商用层面最为接近的一个表层,在那些普通公众感受不到的地方,比如人工智能、深度计算、生物医疗乃至航空航天,美国都是找不到敌手的佼佼者。
作者:阑夕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