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2:36:37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制造”不再便宜,成本已接近美国
当然,不止中国的制造成本飙升,以前和中国一样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巴西、俄罗斯、捷克、波兰等经济体也遭遇了类似情况。而传统的西欧发达国家,原本已经高企的生产成本依旧在涨,比如瑞士、比利时、瑞典、法国等国。英国和荷兰则是例外,它们的制造成本并没有多大波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老对头印度也没有出现制造成本飙升的情况,该国在过去十年中,一直表现得十分稳健。
█相关链接 美媒:国际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
文章称,过去多年中,中国的工人工资、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不断增长,政府对棉花进口又开始实施新的配额制度,从而导致中国纺织品生产的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美国的生产成本正变得更有竞争力。在兰开斯特县,科尔集团发现本地人极为渴望工作,哪怕工资较低,这里还有价格便宜而又丰富的土地和能源资源,以及享受大量补贴的棉花。
科尔集团在美国的工厂,门口的提示牌赫然显示:我们在招工
以下为原文:
“他们学东西很快,”倪美娟说道,她刚刚向两个新来的工人展示,如何理顺纺纱机的齿轮传送过来的一缕缕错乱的棉线。“但他们的纺织速度还得提高。”
倪美娟(中)和接受培训的员工在科尔集团位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棉纺厂里。中国生产商科尔在美国建厂的部分原因是本国的纺织品生产正变得越来越不赚钱。
过去多年中,中国的工人工资、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不断增长,政府对棉花进口又开始实施新的配额制度,从而导致中国纺织品生产的利润越来越低。
从县到州,再到联邦政府,美国政客们竞相用补助和税收优惠吸引科尔集团给他们带回原来以为已经永远失去的工作机会。
美国主导的一揽子太平洋贸易协定没有将中国包括在内,这一前景也促使中国纺织企业想要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以免被拦在诱人的美国市场之外。
“科尔来这里的原因?优惠、土地、环境和工人,”科尔董事长朱善庆最近来美国时讲到。
科尔集团将纺织厂开进美国棉花主产区
“在中国,整个纺纱业都在亏损,”它补充道。“而在美国,情况很不一样。”
中国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正引起一些类型的生产商向孟加拉国、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国转移。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大批离开都是由中国人自己主导的,这些人已经开始大举在其他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科尔集团兰开斯特县工厂的内部运作,说明了为什么纱线在美国的生产成本会如此之低,也表明资本密集型生产可以在美国再度兴盛起来。
科尔集团在美国的纺纱厂
生产出来之后,线轴会通过查尔斯顿港,运至亚洲各地的纺织厂和服装厂。科尔还希望将货卖给墨西哥、中美洲和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服装厂。按照另外的贸易协定的规定,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进入美国市场的特权,只要纱线产地是协定的成员国。
“常识认为,美国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服装,”他说。“现在,部分情况出现了逆转。”
不过,衣服的裁剪和缝制依然要大量依靠人工,因此“美国基本不可能在这方面变得有竞争力”。
然而,制造业工作岗位的不断减少,也促使兰开斯特县等地的人愿意从事工资更低的工作,从而让这些地方成了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生产基地。全球生产商也被吸引到了南卡罗来纳等通过了“工作权”立法的州。在这些州里,几乎没有工会组织。
科尔在美国的冒险并不是没有风险。举例来说,美元的强势增加了在这里的生产成本。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水资源短缺也可能会威胁棉花产量,并危及本就不大可靠的棉花补贴。
“在南卡罗来纳州这里,有很多有才能和经验的人,”他说。“不过是一个习惯美国的工作方式的问题。”
“他们正在学习,”她说。“我得有耐心。”
第一赢销网.上一篇:中国互联网为何盛产富豪?
下一篇:家电业求变“互联网+”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