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中国在线教育的10个陷阱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12:15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在线教育的10个陷阱

陷阱1:视野太窄,只紧盯着学校、学生

当然和所有互联网行业一样,在线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创业者的产品要给力,要击中用户痛点。这是一切的基石。正如此前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所言,当前在线教育不缺需求,缺的是好的产品和服务。

陷阱2:体制和技术受到束缚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技术、方式来真正冲进在线教育。产品模式只是对当前学校传授式教学模式的简单技术模仿升级,学习无趣、被动,学生不买单。

陷阱3:急功近利,贪多嚼不烂,钱要用到刀刃上

在线教育急不来,需长时间的运营积累和用户累计。龚海燕想一两年就盈利,太难,其两年换三个商业模式,等不起耗不起,没有下一笔风投注入,最终玩完。

如果企业融钱无望,只有通过紧急规模裁员,收缩战线来极大地降低成本,结果可能艰难活下来了,但在各种势力夹击下,将掉出一线阵营。

陷阱4:股权架构:看不见的致命隐患

典型案例:泡面吧在处理公司控制权问题上严重失当,最终估值近亿元的企业一夜分家,走向衰败。

陷阱5:好高骛远,只看上大平台,瞧不上垂直细分

因为大平台,看起来高大上,但不接地气。互联网上基本有一个规律:一上来就要做平台的必死,必须找到单点突破,力出一孔,先做小做精,等有所斩获后再逐步扩张。

陷阱6:人群定位偏差: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适合

产品上要聚焦,用户上也要聚焦。在线教育并不适合高中以下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需要在线下由老师来进行一些面对面的辅助性教学。而高中以上,包括一些成人自考、考研等都比较适合在线教育。

此外,如果师生互动比较频繁、实时交互比较强的就不太适合在线教育。一些纯知识的讲授或者是技巧的传达,可以用在线教育的模式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对用户来说,更丰富教育形态的出现可能造成选择困难增加。

陷阱7:互联网免费思维能打败收费模式O2O有戏否

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付费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有效果,无论是家长还是学习者,都舍得花钱为之买单。而且“迅速试错,快速迭代”这一互联网典型的成功思路并不适合在线教育。

陷阱8:教师真的积极拥抱吗?

在线教育推广的时候需要转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上课、备课方式都需要改变,而且需要上传教案,这增加了教师额外的工作量。传统老师没有时间,平时教课以及课后备课几乎占用了全部时间。

此外,教师在线教授内容的侵权问题是个无解的答案。一个学生交一份钱,但实际上却是四五个学生一起听,目前没有任何技术手段可以避免。

传统教育老师进入线上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流量。线上的老师必须要自己进行招生,必须要在学生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其拥抱在线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

陷阱9:追求质量过犹不及

在线教育追求内容质量无可厚非,但有从业者走了极端,而忽视了量的积累。毕竟,平台是需要海量用户来做支撑,而优质的内容是需要长久才能出来。所以,如果一味追求质量,平台会被耗死。需要,先把量做到一个级别,再逐渐提升内容。可采用低一级内容吸引用户的数量,高一级内容来黏住粉丝用户。

陷阱10:平台第一老师第二

在线教育链条的核心是老师。作为从业者,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先把平台搭建起来,而是应该找到好的老师。平台很多,关键是用户为什么要去你这个平台。在线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教育。

结语

其一,续融资跟不上,“弹”尽粮绝而死;

其二,无疾而终。一些传统企业凑热闹做在线教育,红红火火上线,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悄悄关门;

其三,内讧或投资方不和,创始人被赶出局,投资人自己玩不转,最终死亡;

其四,细分的领域选错,有的领域注定不适合做在线教育,一开始就注定关门或转行;

其五,大环境“毒”死。有的细分在线教育,市场还不成熟,企业怎么拼命砸广告做推广都没办法有好的收获。

但愿,我们猜到了开始,猜不到结局。我们也希望,通过以上展示的诸多在线教育路上的陷阱和可能死法,剖析出创业风险,让行业选手们绕开它,最终收获一片春光。

黑马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