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出外企记:外企裁员的“40岁魔咒”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13:57  来源:网络整理

 

核心提示:即使业绩向好,“外企40岁”的魔咒笼罩之下,被裁的风险和晋升的天花板一直存在。

当失去了保护壳,优越感褪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离开井然有序的生活和后续秩序重建自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和过程:这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好的方向和机会,以及恰到好处的时机,甚至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以及勇气。

曾经

这样的运作机制造成了两种现象:中国区员工很难熟悉总部的战略轨迹,往往是收到邮件才知道总部战略,也少有人熟悉整个公司的运作状态,类似盲人摸象。另一面是,重复的在自己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做些工作,轻松和安稳,但所谓的安稳,只是一种幻象。甚至认为,外企就是这样的。

离开

因为中国区权限和整体战略执行的问题,中国区的负责人往往为外国高管担任,中国区的中层管理人员的晋升变得非常困难。

除了外企的职业天花板,史彦泽选择离开外企的更大因素在于业务自身的痛点。

时机

碰撞

从一个高台到了平地,获得自由的同时,失落感必然存在。

他反思,职业经理人创业由于不是技术出身,都是销售、管理出身,到互联网行业创业时,会发现很多盲点,落地时不够本土化。

现在他正重新招聘组队,打磨产品原型。预计新的身边到年底上线。

一个原因是,外企高管是带着架构、流程来民企任职,民企的管理流程相对简单,这种碰撞很容易给民企的高管带来很多限制,削弱其权利或者所谓的势力范围。

毋庸置疑,外企带给员工的经验、工作方法是弥足珍贵的。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