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为什么可口可乐和百事在中国都不好卖了?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39:39  来源:网络整理

  为什么可口可乐和百事在中国都不好卖了? 来源:面包财经

 

可口可乐近日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财报,全球利润增长5.7%,但营业收入却下跌了4.57%。中国市场成为拖累可口可乐营收增长的一大原因。

其实不仅是可口可乐,过去一两年包括百事可乐在内的很多饮料巨头在中国的日子都不大好过。疲软的消费正让曾经享受增长红利的饮料巨头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寒意。

可口可乐营收下跌 老对手百事也不好过

据可口可乐最新财报数据,2016年上半年,可口可乐总营收为218.21亿美元,同比下跌4.6%。可口可乐销售额的下跌主要受到了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拖累;据金融时报报道,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称,2016年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果汁类销售额降幅达到两位数,可口可乐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下跌。

 

其实不只是可口可乐,其老对手百事可乐在中国的日子也不好过。2011年康师傅与百事可乐签订协议,百事可乐在华经营权由康师傅接管,通过这一协议,康师傅进入了碳酸饮料市场。去年康师傅经营的以百事可乐为主的碳酸饮料销量出现了3.9%的下跌。今年一季跌幅更是高达6.9%

可乐销量的下跌,很难解释为消费者对碳酸饮料态度的转变,其他类型的饮料跌幅实际上比可乐还要大。今年一季度康师傅饮料业务收入11.92亿美元,同比下跌5.4%,净利润更是大跌36.0%,旗下的茶、果汁、水的销量悉数下跌。去年康师傅的饮料业务已经在负增长了:果汁跌幅为19.8%,水跌幅为15.1%,茶跌幅为6.1%,跌幅均超过了碳酸饮料。

饮料企业步入寒冬 饮料旺季销量下跌

除了几个饮料巨头外,国产饮品上市公司的业绩也不甚理想。

主要收入来自茶饮料的深深宝A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300万元—1800万元。维维股份今年一季度总营收下跌超一成,净利润则暴跌近五成。海南椰岛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4500万元,饮料收入下滑被列入亏损的原因之一。

这些企业的境遇其实是中国整个饮品行业步入寒冬的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5月中国软饮料产量为1441万吨,同比下跌9.20%,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最近三年来,饮料产量增幅已经在持续放缓。增速从2013年的约20%,急速放缓到去年的6.2%。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官方数据绘制的中国近年来饮料产量图:

 

消费品集体受创 抑制资产泡沫让实业看到春天?

如果排除天气和季节性因素,饮料的销量实际上可以看做快消品的一个缩影;而快消品的销量则比GDP数据更能反映经济的真实处境。

根据咨询公司贝恩的报告:以消费量计算,2015年中国城市快消费品消费同比下滑0.9%2014年则为增长0.1%。从消费价值看,去年快速消费品增速降至3.5%,创五年新低。

面包财经近期跟踪了一系列消费类上市公司的经营数据发现:牛奶、啤酒、方便面、餐饮乃至胸罩内衣的龙头企业,最近两年的销售和利润都在遭受着巨大的压力。相关内容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上点击历史文章查看。这一系列文章中,最近的一篇是关于她经济的《胸罩内衣突然卖不动了 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表示,可口可乐会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消费再次提速做好准备;“中国的快消领域并没有显示出符合GDP增速的强劲消费能力。其实GDP的数据很多时候不能太当真,多拍几个地王,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也能推升GDP数据。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称,要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并重点提及要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已经入冬的消费品,下一个春天真的会很快到来吗?

█相关链接:不只是啤酒和方便面可口可乐Q2中国销量也很糟

来源: 华尔街见闻 (上海)

2015年食品饮料过半数子行业产量较14年下滑,其中方便面、卷烟、啤酒等典型快速消费品产量均负增长。可口可乐在华销量也未能幸免。

据金融时报报道,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称,今年第二季度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果汁类销售额降幅达到两位数,可口可乐的销售额降幅为个位数。可口可乐表示中国消费减速打击了其销售额,而中国日渐疲软的需求水平也迫使其不得不降低库存。

基于此局面,可口可乐近日下调今年的销售额增长幅度预期。据金融时报报道,基于并购、资产剥离和汇率波动的调整,将2016年销售额增长预期由此前的4%5%下调至3%。此消息公布后,可口可乐股价即刻下跌3.6%,现报$43.40

可口可乐首席运营官James Quincey称:我们对于中国在今年下半年的销售情况也不甚乐观,消费者将需要更多的时间回归。他同时也表示可口可乐会继续扩大在华的市场份额,为消费再次提速做好准备。

此前James Quincey在接受海外财经媒体TheStreet采时称,我认为中国的快消领域并没有显示出符合GDP增速的强劲消费能力。

据管理咨询公司贝恩 (Bain & Company)和全球市场研究机构Kantar Worldpanel昨日联合发布的报告,以消费量计,去年中国城市快消品消费同比下滑0.9%2014年则为增长0.1%。从消费价值看,去年快速消费品增速降至3.5%,创五年新低。

 

报告发现,面向蓝领阶层的产品消费下滑最严重。以消费金额计,方便面下滑12.5%,啤酒下滑3.6%,其中廉价啤酒消费下滑程度明显高于高端啤酒。

海通姜超分析称, 典型快速消费品产、销量增速下滑最直接的原因来自购买力水平的变化,具体表现在:第一,08年以来人口增速降趋缓;第二,用工需求增速放缓,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年见顶回落,三大主要城市圈新增人口在1011年后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拖累消费支出。

消费结构渐升级,非耐用品比重降。从国际经验看,伴随收入水平提升,非耐用品消费占比下滑。从食品消费占比(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收入上升、城镇化率提高以及富裕阶层的兴起都推动了恩格尔系数的下行。从总的消费结构看,居民消费正在从衣食住行向医疗文娱升级,文娱旅游井喷,而烟草消费下行。从销售渠道看,线上替代线下,而线下便利店增速领跑。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