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英特尔的挽歌:错过移动互联网背后的产业级红利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6:26  来源:网络整理

  英特尔的挽歌:错过移动互联网背后的产业级红利

广州)

年前雄霸全球芯片产业的科技巨头英特尔并没有亏损,相反,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的商业利润仍然在增长,可英特尔仍然选择裁员,而经营性裁员通常在商业领域意味着,英特尔将对现有业务结构进行一定的改组或者升级。

20年前,整个中国的初代电脑用户,通常在选购电脑设备时,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购买价格高昂的品牌机,譬如康柏,通常家用级的中偏高配置,价格会在1.5万人民币以上。另一种则是选择组装机,即自己到电脑配件商城,选购芯片,主板,硬盘,内存,声卡,显卡,光驱,接着电脑配件商城的工作人员会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把配件组合成为一台台式电脑,价格通常会比品牌电脑便宜20%-30%左右。不管哪种方式,几乎那个时代的电脑用户都会在看配置单的时候,着重观察芯片是否属于英特尔出品,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用户心目中,英特尔是强大且不可能被击败的,代表着专业级用户的理想选择。

在那段岁月中,中国互联网的连接科技还处在较为原始的状态,多数家用电脑配置的是Modem调制解调器,用电话线连接网络时会发出阵阵刺耳的蜂鸣,且大致带宽水平只能满足文字页面的浏览。

即便如此,英特尔仍然不可能被击败,作为电脑芯片提供商,其与硬件厂商联手,用推广返点帮助“一颗奔腾的芯”成为脍炙人口的共识,也成为诸多商学院在20年后仍然津津乐道的经典B2B2C的品牌营销案例。

英特尔在商业路途的一马平川,一直维系到移动互联网问世的前夜。如果英特尔有机会重新选择,一定不会错过移动互联网背后的产业级红利,可在残酷的历史上,英特尔作为芯片技术与芯片市场的领头羊,偏偏阴差阳错地看轻了移动互联网,认为移动互联网只是PC互联网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技术,于是,英特尔的陨落无可规避,从产品战略到市场战略,英特尔错过了智能手机与智能平板芯片市场的最佳契机,等到南柯梦醒,才惊讶地发现移动智能设备芯片领域的增量已落他人口袋,且这样的商业机会通常只会在数十年内出现很偶然的一次。

这就是战略错误的代价,视线回到2016年,全球的PC(含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即将在未来23年内到达拐点,人口红利不再,升级与迭代的需求规模很难再支撑高速增长的利润预测。相反,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智能设备普及需求,却带来势不可挡的市场红利。如果只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英特尔不会默默垂泪,但问题是在全新的移动设备芯片产业价值高地上,英特尔压倒性的统治力荡然无存,高通、联发科、三星三家垄断安卓设备移动芯片市场超过85%的比例,而曾经辉煌的巨头英特尔,通常在市占率报表上,只有不起眼的3%3.5%区间。

商战残酷,外部商业环境变化常常暗示着商业边界正被不知不觉地改写,任何具备压倒性优势的巨头,都可能在变化中成为科技潮流的炮灰。芯片巨头英特尔如此,曾经傲视天下的顶级门户雅虎如此,曾经依赖操作系统躺着数钱的微软也是如此。

好在,英特尔至少在iOS设备上还有那么一些市占率,不至于彻底被PC芯片跌量而一击致命,但对英特尔来说,裁员只是表象,想要走出泥潭,总得再拿出一些足够分量的创新手段才行。

(作者系牵牛信息科技联合,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链接:启动全球万人大裁员 英特尔没落还是转型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IDF大会结束一周后,PC巨头英特尔便宣布了自己史上最大的裁员计划。

  421日,财报依然盈利的英特尔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2万名员工。这个数字意味着超过10%的全球员工将离开工作岗位。

  移动互联时代,让英特尔PC时代的芯片霸主地位逐渐没落。而万人裁员仅仅是这个庞大组织转型的开始。

  最大规模裁员

  1.2万人的裁员规模,将是英特尔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英特尔中国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不提供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有关信息。我们仍在评估欧洲区的计划。但总体来说,我们预计2017年中之前,通过办公地点整合、自愿和非自愿离职、项目重新评估以及更加专注于提高一系列项目的效率等多种形式,全球将削减最多至12000个工作岗位。

  外媒消息称,英特尔将花 7.5 亿美元遣散员工。而到 2017 年,英特尔预期将省下14 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在给员工的邮件中强调,这并不是轻易能够作出的决定。他表示,为应对变化的市场,要加快结构调整。只有结构调整,才能使英特尔成为更具智慧、适应世界趋势的生产公司,成为长期变化中的稳固的一环。

  占英特尔营收60%左右的PC业务下滑,是导致英特尔裁员的重要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PC芯片从属的业务集团在过去10年里长期贡献了英特尔一半以上的收入,但在移动互联时代,PC市场的衰落已无可避免。

  市场调研公司 Gartner 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6480万台,比去年同期降低9.6%。它同时预计2016年全球PC销量会减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在4月初,英特尔全球PC业务负责人施浩德(Kirk·Skaugen)的离职也从侧面显示了PC业务的萎缩。

  事实上,英特尔在此前已经陆续开始裁员。

  据记者统计,在2009年、2012 年和2014年,英特尔分别宣布了规模超过5000人的裁员规划。而在2006年第三季度,英特尔还宣布了1.05万人的裁员计划。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裁员同期发布的英特尔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依然盈利。

  财报显示,英特尔一季度营收规模为137亿美元,同期增长7%。净利润则增长3%达到20.46亿美元。

  只是转型开始

  裁员只是英特尔转型的开始。

  我们40%的营收和60%的利润来自PC以外的业务,我们的转型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科再奇在分析师会议中表示,是时候加速这个转型,把整个公司往那个方向一路推过去了。

  上述英特尔中国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英特尔将摆脱对PC业务的依赖,从原来以PC业务为主,转向以云计算和智能物联设备为主。

  在英特尔的转型背后,这个往昔的PC芯片霸主,没能抓住移动互联的机会,手中的市场被高通、联发科等ARM阵营的芯片厂商逐一攻占。

  而英特尔大幅押注的平板电脑,也没能与智能手机相抗衡。

据记者了解,英特尔曾在2014年向采购Atom芯片的制造商,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补贴。但大量的补贴反而导致英特尔移动业务当年出现高额亏损。而刚出炉的一季度财报则显示,英特尔平板芯片的出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4%

但在移动互联时代,没有抓住机会的昔日PC巨头并不只有英特尔。裁员成为这些公司转型的普遍前奏。据记者了解,惠普在2015年宣布了3万人的裁员计划,微软也在2015年宣布裁员7800人。

数据中心目前成为英特尔营收的一个重要来源。2016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事业部一季度营收上涨9%,达到40亿元,占整体营收的29%

  而对于力求转型的英特尔来说,一个好消息是,高通手中的移动芯片市场正被其蚕食。有分析师透露,英特尔可能获得3000-4000万个iPhone的芯片订单,其余订单仍然归高通。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目前全球PC产业都往下滑,产业结构在从PC、平板向物联设备和云计算功能转移。此外,虽然大家都在做云计算,但英特尔是上游部件厂商,从事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等业务,直接竞争的领域比较少。

他同时对记者表示,云计算和物联领域市场空间很大,但要看英特尔的发展策略如何。英特尔在芯片产业是关键厂商,主流品牌都基于其进行设计。但英特尔也面临着国产CPU比较激烈的竞争。此外,他还表示,英特尔在物联领域发展的速度还需要加快。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