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日本企业真不行了吗?真相令人大吃一惊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6:54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这种直观感受加之中国经济超越日本的现实,让不少人觉得中国有了睥睨日本的资本。不过,日本企业真的已经衰落了吗?日本经济真的是失败案例而没有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了吗?

    类似的例子还有松下。虽然作为手机、等离子电视生产商的松下的确失败了,但在非消费品领域的松下却依然是行业翘楚,尤其是在电动车电池方面。松下已和美国著名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合作,将在美国内华达州兴建一家耗资50亿美元的电池生产厂。

    事实上,不少日本知名企业都在重新调整自己的策略:退出消费品领域,转战产业链上游的高端材料、高价值部件,或者重新回归工业品制造领域。奥林巴斯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医疗,富士在胶卷逐渐停产后转战医疗和工业材料,日立则彻底放弃家电业务将精力集中在通信、电力、重型机械等领域。而财报显示,这些转型都相当成功。

此外,日本企业并不止于索尼、松下这类知名企业,日本企业真正强大的是在于那些在本行业领先却很少为公众所知的“隐形冠军”。

再以iPhone6为例,除镜头组件来自索尼外,超小型MLCC(积层陶瓷电容器)来自田村制作所,摄像头模块出自三美电机和阿尔卑斯电气,电池出自索尼和TDK,散热片出自KANEKA,水晶部件出自精工爱普生和日本电波工业……日经技术在线工程师对手机的拆解结果显示,iPhone6iPhone6plus配备的1300个电子部件,其中约700个是日本制造,超过半数。

    小到手机,大到飞机,日本的“隐形冠军”企业无处不在。给优衣库供应服装面料的东丽公司同时也给波音飞机提供制造机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参与波音787梦想飞机制造的还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60多家日本企业。整架波音787飞机有35%的部件由日本企业制造,35%由波音制造,其余部件由其他国家提供,难怪波音787被称为“准日本产”机型。

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眼光不应盯着个别“露出水面”的最终消费品品牌,而更应关注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巨大产业冰山。和日本相比,中国经济和创新的“底盘不稳”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事儿。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