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8:17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 新京报即时新闻(北京)
4月12日下午,国美控股CEO杜鹃接受了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媒体的专访。杜鹃在接受专访时称,掌舵国美没有特别大的压力,卖家电的都是竞争对手,国美将6大板块联动。谈及公司发展她表示,国美一直处在“居安思危”状态中。
(原标题:国美控股CEO杜鹃:国美一直在“居安思危”)
4月12日下午,向来低调的国美控股CEO接受了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媒体的专访。这是近年来杜鹃为数不多的直面媒体。
“大家都好奇,成功的人背后是不是有很多跟常人不一样的东西”。杜鹃说,“其实很简单,越简单越好。”
惯于低调的杜鹃在接受采访时颇为少见地谈起了自己的“初心”。杜鹃最初在国美工作的初心就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近年来,杜鹃掌舵的国美都做了些什么?如果说,过去几年中的国美一直专注于既有家电业务,那么进入2016年,国美则展现出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略布局。除了继续其逆势增长的主营业务,“国美系”以堪称密集的资本运作,高调进军智能硬件、金融、娱乐等多个领域。在杜鹃所描述的未来中,国美将拥有一张巨大的版图。
这张版图有多大?最近正准备迎接5周岁生日的国美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国美在线”,如果能够如愿在3年内独立上市,国美系就将拥有第6家上市公司。
谈零售生态圈
最大的挑战是人的挑战
记者:为什么国美提出要整合线上和线下的资源?
杜鹃:首先,因为国美既有线上又有线下,我们有“两条腿”,不能只顾一条,而忽略另一条,有优势就去用;其次,家电产品还是需要体验,很多人买家电产品还是希望到卖场去看一下,国美的专业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卖场。
当然卖场也需要转变,如果说只是卖家电,聚客能力会下降,因此今年电器提出“全渠道、新场景、强链接”,这是国美电器的核心目标。作为整个集团来说,是打造生态圈。
记者:国美去年年初提出“全零售生态战略”,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提出?
杜鹃:我们认识到互联网成为一种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线下用什么样的场景、模式去提升聚客能力。
记者:这个战略有没有时间规划,比如说什么时候完成?
杜鹃:没有,越快越好。互联网有个词叫“小步试错,快速迭代”,国美也有“想法要大、起点要低、行动要快”类似的口号。
对国美来说,想法大一直没变,即做最好的“产品+服务”提供商;起点要低,是现在能做什么要赶紧做,不能等到什么都行了再做;行动要快要是错了还有改错的机会。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挑战?
杜鹃:有,最大的挑战就是人的挑战。比如,打造生态圈对国美来说是不熟悉的。我们如何吸引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谈国美在线
三年上市是国美在线的目标
记者:最近,国美在线提出三年内上市。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杜鹃:一家企业成熟了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上市,一种是不上市。上市的好处一是更社会化,另一方面,在公司治理、监管、吸引人才等方面都会非常有利。
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能上市就尽量让它上市。而一些非上市的公司,可能会有一些诸如安全、机密等核心技术不愿意披露。但国美不存在这些问题。
记者:会选择在H股还是A股上市,目前有没有这方面计划?
杜鹃:没有,我觉得还早。三年上市对国美在线来说是个目标。
记者:国美在线有没有做好继续“烧钱”的准备?
杜鹃:国美在线目前最需要着力发展的,是垂直业务和平台业务到底怎么定位。因为我们有线下,平台业务是希望能够把它作为一个平台和渠道,吸引那些愿意线上线下融合、把渠道打通的商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国美在线还会亏一些钱,因为它的流量还不如其他电商,尤其是目前要将其他平台的流量拽过来,需要投入资金。
谈资本运作
相比股价,更注重企业经营发展
记者:今年2月,你成为华银控股最大的股东。华银控股原来的主业是商业保理和信贷业务。未来华银控股在整个国美系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杜鹃:主要是作为国美金控发展的平台。
记者:今年1月,三联商社以9亿元收购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三联商社转型硬件制造、手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杜鹃:主要是要做物联网,做手机仅仅是一个切入点,智能家居最核心的还是要做物联网,要把这些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国美进军硬件会不会有一些短板?
杜鹃:会,但可以进行整合。国美如果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话,我们会搭建一个平台,然后把厂家和消费者对接起来,最终的选择还是在消费者。
记者:目前这个平台主要是三联商社来做吗?
杜鹃:也不一定,三联商社只是做安全手机,但这个手机能不能做成也不好说。最后是手机做成了,还是其他方面做成了,目前还很难说。
记者:对于现在做智能硬件方面,国美有没有风险预估?
杜鹃:三联商社目前只做安全手机。国美做的物联网项目,和三联的手机没有关系。最大的风险就是没做成,消费者不接受,或者厂家不接受。
记者:国美的地产业务,在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型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
杜鹃:其实我们地产业务现在已经做得比较少,新项目很少。现在就是看地标性质的、或者是核心区域的项目,我们才做。
记者:你更在意上市公司的股价还是盈利情况?
杜鹃:市场和消费者更认可商业模式是我们最关注的。从对股东负责任的层面来讲,基本是企业健康持续经营发展,更高一点的提高盈利给他们更好的回报。
谈国美业务板块
万箭齐发还要目标一致
记者:除零售、电商外,近年来国美还布局了智能手机、金融等板块。这个战略的内部逻辑是什么?
杜鹃:都对准消费者,都是消费者的需求。比如文化,看个电影、听个歌,是消费者的需求吧?这些板块之间现在看似没有联动,以后会联动起来的。
比如金融也跟消费者有关,再比如我们投的很多其他行业都是打造生态圈的一个点。
记者:国美的6大板块,你最看重哪一块儿?
杜鹃:你有小孩吗?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有三个孩子,别人问你最爱哪个?其实你不好回答,因为每一个你都很爱。
那回到业务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像电器,对国美来说是大一点的孩子,其他的有些可能是小一点的孩子,大的孩子可能懂事,能替大人扛事,小的孩子就可能很可爱,朝气蓬勃。其实都挺重要的。
记者:在国美布局的6大板块中,当下的着力点主要在哪个板块?
杜鹃;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目标,万箭齐发还要目标一致,千万不能少了任何一箭。
谈金融布局
不会为了估值去刷单
记者:你个人如何评价国美在金融行业采取的布局和成绩?
杜鹃:与很多行业的优秀公司比,我们才刚刚开始。国美对风控最关注,我不太需要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做过大的业务规模和量,我觉得首先业务模式、风控系统、人员团队都达到一定标准后再上业务量。
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都出问题了,互联网企业很会“说”,比如互联网人做的一些段子很炫,但做实体店不太会“说”,对一个事会说得很实,不会那么炫。
虽然是个新东西,但你琢磨琢磨背后的东西实际上是一样的。互联网与金融结合起来,要特别小心。不能让太炫的东西把金融的风控属性淡化了。
国美做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依托我们的产业把风控做好,然后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第二个阶段我们会拓展到一个平台,提供市场上其他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记者:那对于金融板块来说,对短期盈利有期待吗?
杜鹃:要想盈利,单就金融产品而言,是可以的,但要是风控各方面做好,想上量的话,就得往里面赔点钱。但“赔钱”的前提是建立在前述风控、人员等达到标准可以上量后。
我是愿意投入让它尽快上量,这对企业估值是好的。
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为了估值什么都不要,比如去刷单,对于这种事,我们不会去做,我宁愿企业非常稳健、合规合法地发展。
所以,我们对规模不是特别关注。如果仅仅是为了估值、有个噱头,什么都能接受,这种企业持续不了,做金融更持续不了。
记者:去年金融板块业绩怎么样?
杜鹃:一个月交易量肯定是有几个亿的,注册用户在10万左右。
谈家电竞争
卖家电的都是竞争对手
记者:国美在去年提出每一个人都是CEO,为什么?
杜鹃:这是对大家一个正向的激励,如果你有新的想法、好的想法之后,公司会提供给你平台,想法在完善之后,公司会匹配一些资源支撑你去实现想法。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CEO,是公司每一个人以CEO这种责任感、心态、状态去做事。
记者:去年提出蜂巢式变革,是不是企业因为一些内部问题更需要变革?
杜鹃:也不是,有了蜂巢变革会比之前好一些,因为它相对独立,因此跑得更快,完全在母体之中会比较臃肿。
记者:目前国美集团的治理架构是怎样的,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由哪个层级作出的?
杜鹃:我们这么多高管,大家一起商量来决定。
记者:在家电零售领域,国美把谁当做竞争对手?
杜鹃:卖家电的都是竞争对手,这个市场要么它卖要么我卖。
记者:能够形成PK局面的对手呢?
杜鹃:那就看谁卖的多就是谁呗。一个是能不能刺激市场的增量,第二是现在“蛋糕”就这么大,谁的多你就得抢谁的。
记者:如果具体到苏宁、京东这两家,国美电器跟他们相比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杜鹃:同行之间,我觉得不要公开去评价这些,不太合适。
因为有很多企业的经营层面,是只有我们自己能看懂和读得懂的。如果媒体在不是很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简单去评判,我认为不妥当。
我就单说国美的优势,我觉得它非常务实,在大家盲目向互联网转型的时候,国美守住了自己的零售行业。就是说,我是最懂零售的,我就要把我的零售做得最好。不忘初心,国美一直在做这个,并且比其他人做得好。
国美还有很强的创新基因,家电领域很多的模式都是国美开创出来的,一直没有被超越,其他的企业在国美发展缓慢的时期也进行过一些模式上的创新,但这些模式是不是成功?不好评价。国美的模式一直是成功的。
谈公司发展
前面有人,就是压力
记者:国美电器3月底发布上市公司部分的2015年年报,销售收入增长7%,纯经营净利润增加19.9%,对于这份成绩单,你满意吗?
杜鹃:业绩能证明很多实体店、互联网企业都在亏损时,国美还能实现盈利,从财务数据来说是积极的正向的。但是从企业经营发展来讲,财务数据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你的企业能不能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有没有提供给消费者产品与服务,这是我们更关注的。
可以说国美一直处在“居安思危”状态中,所谓“居安”是指国美一直在盈利,而“思危”指今天的盈利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持续的盈利,所以今天还需要做改变,这几年国美一直在追求这种改变。
记者:你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如果我们发展太慢,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这种危机感从何而来?
杜鹃:昨天晚上跟人吃饭的时候,别人还在说我“你怎么老往上看啊,你后面还有这么多人呢,为什么老是要去跟那些‘通吃中国’的人去比呢,老是这么挑战自己,你不得累死?”
我自己是一直觉得,做企业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没有这种危机感,很难成功。
记者:“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这句话有没有所指?挤压的力量来自哪些方面?哪一家或者是哪几家?
杜鹃:没有所指。我跟你说,今天是这几家,明天就是另外几家。你要是持续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你就永远要做最优秀的,最卓越的。换句话说,只要前面有人,我就觉得是一种压力。
谈个人生活
初心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记者:你在国美工作的初心是什么?
杜鹃:很简单,就“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这八个字。我之前给很多商学院学生分享的时候,大家都好奇,成功的人士背后是不是有很多跟常人不一样的东西。
我觉得,其实是你在遇到一件事或者在做一个判断时,内心、头脑是不是很清晰地坚持一个东西,越简单越好,想得太复杂往往倒不那么坚定了。
记者:在这20多年里,你的心态有没有发生变化?
杜鹃:没有。作为一个人来说,家庭很重要,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尤其是在中国这种环境中,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比重会比男同志要更大一些。但也应该要有事业,一个人要是没有事业,你的生活也不是很完整。
记者:你一天的工作日常是怎样的?
杜鹃:早上起来在电视和手机上看看新闻,稍微处理下文件和邮件,九十点钟到公司,一直会待到晚上。在公司就是开会、找人谈话、对外谈项目。
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我们看了很多投资项目。这些项目是与国美今年战略核心相关的,能和我们匹配的市场上不同类型公司。我们能帮他们很快上规模,他们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内容。
记者:去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关于企业发展,你的压力大吗?
杜鹃: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压力。因为每天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行的。
记者:你的工作感受是什么?
杜鹃:我们的团队是一个奋进的团队,创新的基因在国美身上还是有的,比如去年的微店,在中国是一个创新。在一个传统企业里,有很多闪光的东西。
记者:之前有报道说你经常去实体店考察,现在还经常去吗?
杜鹃:经常去,我们每一个高管每个月都要去。既去国美的店,也去其他的店看,小到产品的服务、标识、产品的展示、人员状态、顾客购物的流程等细节,最终还是看消费者如何更愿意来逛店。
█相关链接:国美系资本进军金融业 杜鹃成华银控股第1大股东
北京)
业内人士称,资本市场对国美打造“全零售生态圈”新国美的故事充满了憧憬和想象。
日前,国美控股CEO杜鹃通过旗下公司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华银控股事宜公告获批。业内认为,这是国美系资本运作的又一重大动作,金融板块将有很大想象空间,甚至会成为国美未来的重要盈利来源。
2月22日,停牌逾两个月的华银控股公告,与杜鹃(国美大股东黄光裕的妻子)旗下Swiree、高振顺全资拥有的Richlane及余楠全资拥有的BestGlobal分别订立认购协议,公司将合共发行约20.66亿认购股份,每股作价0.77港元,合共总代价为15.91亿港元。
据了解,杜鹃、高振顺及余楠全为一致行动人,收购完成且充分行权后,其将分别持有该公司扩大后股本的60%、10%及5%,合计占股为75%。同时,杜鹃晋升为华银控股第一大股东。
更重要的是,国美控股在认购华银控股股份的同时,以4972万元人民币的初步代价将向其转让国美金控旗下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的国美信达全部股权。
有统计显示,2011年—2014年,中国均在全球保理市场占据第一的位置,2009年, —2013年,中国保理市场以年均54%的速度增长,更多中国公司会将保理融资视为新的融资渠道。
控股华银控股,可谓杜鹃抢滩金融业务的重要布局。据悉,完成收购后,国美将利用强大的采购供应商网络发展保理融资及信贷服务,扩大不断增长的商业保理客户群;针对不同客户群推出不同金融服务产品,发展融资租赁业务;以华银控股与国美控股集团的合作进行零售结算,进入第三方支付业务领域,甚至瞄准中国的其他供应商及分销商融资机遇。
2016年国美控股集团战略年会发布的消息显示,2015年,国美控股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1278亿元,同比增长9.1%;全年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30%。和竞争对手都是红线赤字的状况相比,国美无疑是同业中难得的一抹亮色。但杜鹃依然感觉如履薄冰,“2016年对于国美是关键的一年,如果发展太慢,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受到挤压”。
或许正是这种危机感,让杜鹃加快了对国美控股集团业务升级的速度。杜鹃在国美控股年会的讲话中首次全景揭示了国美控股的业务布局,除了实体零售和互联网板块,智能制造、智能手机、金融投资、地产四大板块亦将是组成国美控股拼图的重要板块,杜鹃将国美控股的业务布局定义为“全零售生态圈”。
国美在构建全零售生态圈的过程中,金融板块被杜鹃寄予重望。此次收购华银控股就是杜鹃在国美控股集团业务布局的重要一步,通过华银控股的保理业务和相关金融业务的推出,将能使国美控股其他业务板块资源产生溢出效应,真正让国美引以为傲的海量线下线上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为每个进入国美门店和线上消费的用户提供一揽子消费和金融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拉长消费生态链,从而将真正体现国美庞大商业资源的市场价值。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过去两年,杜鹃和她领导的国美控股在金融业务上着墨颇多。2014年9月份,国美出资5亿元成立国美金控,筹谋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2015年,国美金控体系实现供应链金融“帐云贷”,消费金融“美易分”,资产交易平台“美易理财”产品上线。另外,国美控股还投资了鹏润金服和华人金融业务。
这仅是开始,在杜鹃全力推动下,“2016年要引进更多专业人士,打通各项业务资产和资金端的渠道,依托线上和线下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业内人士说,杜鹃过去两年的谋篇布局和果断出手,尤其是在实业和资本两个市场都极具前瞻性眼光和行动力的表现,让资本市场对其打造的“全零售生态圈”新国美故事充满了憧憬和想象。
█相关链接:野心凸显 国美在线资本局:三年内上市
来源: 华夏时报(北京)
(原标题:与百度等加深合作野心凸显 国美在线资本局:三年内上市)
“每次看到京东、苏宁、天猫的广告,他们狗、狮子、猫的,国美进去好像格格不入。”国美在线COO何阳青说。
就在4月6日,国美在线终于对外发布了自己的新品牌形象“小虎”。何阳青坦承,“小虎”的名字象征着国美在线仍然是新生力量,但也显示了国美的野心。
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百度副总裁王湛现身国美在线5周年庆典,这一微妙的变化让国美在线与百度的合作浮出水面,甚至隐现BAT电商三国杀的格局。
与百度合作浮出
尽管线下实力强劲,但国美在线上发力较晚。
易观智库此前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国美在线以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而天猫以63.5%排名第一,第二名京东则占比20.8%。
但何阳青也对记者表示,国美在线不期望规模做到最大,但希望在3C家电领域做到最专业,平台最大。
在这个目标背后,国美在线已经在供应商承诺3年不涨点外,国美在线2016年还将在农村电商领域开出2000家加盟店。
何阳青对记者表示,目前国美在线已经有500家加盟店,2017年的计划是达到5000家,而到2018年则计划将突破1万家加盟店。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力3C家电领域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成为国美在线的合作伙伴。
4月6日,国美在线宣布,将联合乐视、暴风影音、新浪等众多企业组建“互联网NO.1联盟”,以进行会员体系打通、数据与资源共享等。
而国美与百度的合作,更是让BAT电商三国杀的格局隐现。
王湛表示,早在2011年国美在线刚成立时,国美就与百度有过很多合作。而在去年,国美和百度有接近1个亿的框架投放。“未来百度会利用搜索、贴吧、大数据等优势,与国美在线实现深化合作,实现更大效能。”
据记者了解,自身拥有电商业务的百度至今未与电商企业结盟。而阿里和腾讯早已在B2C电商跑马圈地。其中,腾讯持股京东,阿里则与苏宁云商以423亿元总规模互相入股。
国美在线CEO李俊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美在线目前跟百度、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均有多层次的合作,未来还将有深度领域的动作。“国美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平台,谁跟国美合作,取决于大家的利益点是否一致。但不要因为我们小,就想把我们吃掉。”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对记者表示,利用百度的大数据、搜索等优势,百度与国美的合作可以达到共赢。百度与国美的合作,将来有可能类似京东腾讯以及苏宁阿里的模式。电商领域出现类似三大阵营,大家各自站队,形成自己的体系。
李俊涛的承诺
在发力3C家电领域背后,国美在线的新目标是要在3年内实现独立上市。
李俊涛对记者表示,国美在线已经有100多亿的规模,上市并不难。达到股东们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国美在线会选择在哪里上市,他表示还在考虑之中。“要实现资本市场最大化,在哪里上市都是水到渠成。”
李俊涛将国美在线的上市看做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他对记者表示,第一次创业是跟各位老板们把北京市场做到最大;第二次创业是带队开疆拓土,各处开店。“现在第三次是我们这些老同志要实现梦想,要上市。”
据记者了解,2015年6月,国美在线进行了高层人事大调整。国美老将李俊涛出马担任国美在线CEO,国美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则担任国美在线COO一职。
近日,随着国美电器发布2015年业绩,国美在线也公布了自己的交易数据。
财报显示,2015年,国美在线交易额同比增长114.5%,移动端交易额则同比大幅提升511.8%,移动端交易额占电商交易额比例达55.5%。
与国美电器上市公司销售收入7%的同比增长相比,国美在线的交易额的增长显然对整体业绩有所拉动。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圈突围,显然是国美在线在上市前面临的严峻考验。
就在同一天,京东也宣布3C品类是自己的“王牌军”。京东商城CEO沈皓瑜表示,2016年京东3C将打造8家100亿的品牌,并将上线3C整合营销平台,打造3C社区。
莫岱青对记者表示,国美提出要在家电3C领域拿到规模第一,这个目标与它做的比较相符。“但电商格局目前比较稳固,新电商进入越来越难,想要打破格局也并不容易。”
本文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卢晓
第一赢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