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乐视的“虚假免费”:和卖保健品的忽悠有一比!

营销资讯 2020/03/15 13:58:42  来源:网络整理

  乐视的“虚假免费”:和卖保健品的忽悠有一比!

乐视的虚假硬件免费:

只是“充话费送手机”促销,换了个概念而已!

导读:中国商界总是习惯性忽悠,缺乏工匠极客精神

中国的商界总是有一种不良的风气,习惯性用忽悠来让消费者买单,兜售各种所谓的概念,说的直接些,因为产品没有超强卖点,只能卖概念了,拿消费者当无知的小白,各种忽悠不断,却始终缺乏在产品上下功夫,导致缺乏工匠、缺乏追求优秀产品的极客精神,这种问题在过去存在,在互联网的今天依然存在。

乐视的硬件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远达不到对行业在产品上颠覆的层次,于是只能把一切寄托在忽悠上了!而且乐视还是忽悠高手。

乐视的虚假免费忽悠,和卖保健品的夸大忽悠有一拼!

乐视将一个已有的模式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所谓的免费,买会员、硬件手机拿回去,实质上和过于通信运营商做的“充话费、送手机”一回事,世界上本不存在免费的蛋糕,必定要通过别的形式赚过来,来打一个所谓硬件免费的概念,纯粹拿消费者当无知的小白。

这也是中国长期问题的一个反应!

以下是媒体报道

《乐视免费电视遭同行集体炮轰,创维:这就是一种促销方式》

乐视宣布硬件免费后激起千层浪。

“首先我非常佩服乐视,不断地在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祝贺乐视,也佩服乐视有这个勇气,不断地探索创新。”414日上午,创维集团副总裁刘棠枝在北京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刘棠枝接下来话锋一转,把乐视硬件免费定性为一种促销方式:

前年、去年乐视是买硬件送会费,今年是交会费送电视,我觉得这是一种新的促销方式,并没有太多新的东西。

紧接着刘棠枝又抛出一个疑问:这对用户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吗?我们要打个问号。如果我要买一台65英寸的电视,我要买几年会费。起码要678年,价格更高的话可能要10年。你要绑消费者10年,10年你的魅力还存不存在,8年也好、6年也好、10年也好,你的内容还能够有竞争力吗?如果我是消费者的话我会打一个问号。刘棠枝说,大家都有理发店买会员卡理发优惠的经验,但是大家不会充值太多,担心理发店哪天关门。

创维当天在北京发布了新款OLED电视,刘棠枝原本打算穿着白衬衫上台发言,但上台前还是把西装穿上。

我们被别人归为硬件公司,硬件公司应该穿西装的,那我还是披上西装。”刘棠枝在台上表示,创维是坚定的技术派,电视行业要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硬件,硬件和技术、产品不断进步这个行业才有发展。这一点上,创维、华为、海信都站在同一立场。华为某CEO级别的高管日前称商业模式创新是低级创新,而科技创新是高级创新。

刘棠枝称,何种模式好由最终用户说了算,老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

不过,目前看老百姓对乐视硬件免费模式还饶有兴趣并且乐意掏腰包。截至414日中午,乐视官方公布的数据是13小时,乐视全生态销售额破15.8亿元。

创维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彭劲称,友商推出了所谓的免费电视就是运营商买话费送手机模式,但这几年运营商这种模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消费者追求的更有品质感、更有个性的产品。创维想做的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好产品。

412日,海信集团总裁刘洪新在海信新一代ULED超画质电视发布会上也表示,如同汽车的本质是动力、食物的本质是营养一样,全球彩电市场的竞争焦点仍然是画质

而与乐视一样被归为互联网阵营的小米电视也对乐视免费模式不满意。

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对媒体称,乐视通过硬件免费的噱头包装暴利的会员费,其中乐视会员490元一年,体育会员为590元一年,两者相加1080元。其次,此次活动虽然名为免费日,实际上是清库存,大量新产品都没有参加,参与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库存产品。同时,用长时间的会员费捆绑用户,而忽略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王川还指乐视通过硬件子公司的亏损包装上市公司的盈利。王川称,乐视将硬件亏损计入子公司,而会员收费则计入上市公司,制造上市公司盈利的现状。

最后,王川表示,目前乐视已经成为“全民公敌”,该公司在内容上跟腾讯、爱奇艺和优酷土豆竞争;硬件上跟小米电视为敌。

不过,技术之争和模式之争一直都伴随着彩电行业。

正如创维在大力推广OLED电视,并坚定认为这是未来的行业方向,也有另外一派企业并不这样认为,还在做另外的技术方案。但正如当年等离子和液晶电视的较量最终是市场做出了选择。

家电专家刘步尘则称,无论何时模式,厂商都要从用户口袋里掏钱,只是从左口袋掏钱还是从右口袋掏钱而已。“但乐视这种硬件免费模式开了一个可怕的头,硬件企业需要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持不断创新,如果大家都免费了那还谈何创新?!

█相关链接:为何华为轮值CEO对乐视的商业模式创新嗤之以鼻?

等同行企业故意装疯卖傻和碰瓷营销了。

贾跃亭总在文中写道:工业时代,企业几乎掌控了一切,他们利用信息、规模经济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构建起强大的壁垒,去追逐品牌溢价、渠道溢价、硬件溢价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用户都要为之买单。SHIV0等硬件企业利用、甚至不惜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和期待,让那些不够理性的用户为品牌和硬件支付了天量溢价。部分用户在攀比心理驱使下,顺从了"博傻"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面子消费。是时候停止这种"博傻"行为了!

对此,华为一位轮值CEO级别的高管在朋友圈中对此评论说:昨天spacx回收火箭成功,今天乐视开始大放厥词。真正的创新的是科技,不是晔众取宠的商业横式。免费的,可能是最贵的。将用户放在中心,层层圆圈都是快刀哇~"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越免费就是越贵的,企业是不是做公益的,要效益的,否则企业和员工的明天在哪里,生活靠什么?

而所谓的免费,玩的不过是“请君入瓮”的游戏,后面必定有一大批的收费项目等着收割消费者的“钱袋”,企业没必要对自身美化,搞得自己跟天使一样,成了消费者的救世主一样,把自己的该做好的、做好就行了。

企业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企业和消费者是价值交换,企业为用户提供好的、优秀的产品,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客户为企业的付出买单,你能创造更优秀的产品、服务,客户付出的价值更大,只要双方满意即可,因此,企业要做的,是给用户贡献有价值的产品、让客户满意即可,而不是要用各种虚假的概念忽悠消费者。

评论

卖手机的,越来越像卖保健品的了

——习惯性的拿消费者当无知,用忽悠来

于建民

保健品行业曾在中国兴盛一时,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曾在全国风靡一时,各种虚假概念、夸大宣传风行不止,也创造了惊人的效益,从20多年前到十年前,每年都有多个年销过亿的产品。

但是,这种模式一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虚假概念、夸大宣传,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于是随着时代发展,人名生活水平提升,本应是保健品市场爆发的时期,很多企业却呈现早衰、乃至倒闭的迹象,并且导致了行业一直没有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增强而快速增长,就是因为要为此前过度夸大买单,为之前的虚假付出了代价。

但是,今天手机行业,与过去的保健品行业相比,各种虚假概念、夸大却一点也不弱,“无边框手机”、“最好的生态”、“东半球最好的手机”“中国的销售数据变成了全球数据”等等,一时间中国企业

例如:乐视——虚假“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全球首个生态UI

1)虚假的“全球首款无边框手机”

,号称“首个无边框手机”,借助当时热炒,也成了不错的噱头,转进眼球但是实际中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当引发质疑时,乐视高管梁军做出了解释说明,称无边框分为ID无边框和显示无边,而乐视手机就是全球首个ID无边框手机。再次引发大家吐槽。

说的直接点,典型的虚假宣传,玩文字游戏。

2)乐视所谓的“全球首个生态UI

生态这个概念,并非乐视首创,所谓生态,指企业在产业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布局,构建一个超出某个单一产品、单一业务的庞大体系。

在国内比较早应用生态概念进行运作的是蒙牛,蒙牛自创业初期就采取了一种“公司+奶站+农户”的原料采购模式,蒙牛不仅与政府、银行合作向奶农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购买乳牛,还提供全方位养殖技术支持,与数百万奶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巨大的“乳业生态链”,通过扶持奶农致富实现驱动企业持续成长。

而国内互联网行业最早开始做生态的是阿里20078月,马云带领阿里巴巴的几十名高管倾巢出动,赴蒙牛乳业考察学习了一次,蒙牛的产业链建设令他们受到很大触动。

回来后,阿里人开始反思阿里巴巴生态链。在2008年初阿里巴巴正式提出新的战略构想,集团今后的目标将是致力于打造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培育“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圈。阿里巴巴将协同IT、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实现“培育根深叶茂的电子商务生态圈”这一宏大目标。

于是,我们看到后来,阿里在电商的上下游都进行了布局也业务开展,从IT、大数据、云、到金融、再到上下游产业投资如内容、社交媒体的投资,等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体系,之后国内其他电商企业、包括传统实体零售业也逐渐开始学习期生态系统建设。

在国际上IT行业最早开始构建生态的是苹果,乔布斯带领的苹果在1999年就逐渐形成了数字中枢的思路,认为个人电脑“不会成为边缘化的副线产品,而将成为一个‘数字中枢’,整合各种数字设备,包括音乐播放器、录像机,以及相机。”而到了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苹果再次丰富了“数字中枢”的内容,在发布 iCloud 的同时,也改动了“数字中枢”定义,认为 iCloud/云服务将成为移动设备、桌面设备的新的“数字中枢”。不过,由于苹果出名的谨慎,iCloud 在开放与封闭之间,收到不少赞美与攻击。

苹果的数字中枢实际上是把硬件、软件、程序、服务等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构建了IT行业首个生态系统。

此后,小米、乐视跟随提出的生态,实际上都是学的苹果模式,但是又为了凸显自己的不同,于是都各自重新包装了一下,小米的变成了“硬件+软件+互联网”的铁人三项,而乐视变成了所谓的“乐视生态”(2015年提出)

实际上,生态模式在传统企业发展的远比互联网IT行业要造,众多传统企业进行多元化业务扩张,实质上都有生态的影子。

通过生态系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的发展,无论是我们可以看出乐视并非最早提出来的,但是摇身一变,乐视变成了“全球首个生态UI”。 

锤子手机——“全球第二好用”手机

2014年,锤子手机发布,赫然打出了“全球第二好用”手机,然后又改成了“东半球最好用”,后又直接修改成“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

此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正式判定锤子手机“全球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违规,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同时,工商局表示尚无证据证明锤子手机“世界级”、“史无前例”、“一切都是顶配”、“目前全球最好的摄像头之一”等内容构成虚假或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

小米——数据夸大

中国市场数据变成了全球数据,小渠道数据变成了全渠道数据

小米则习惯性的把一些数字放大,把一些局部数字放大成全面的数字。

如小米手机过去两年在国产手机中,实质上一直是在中国市场领先其他国产手机,但在全球市场整体销量中,华为才是第一,但是在宣传中小米却一直强调自己是“小米手机销量中国第一”。(而目前,小米的这个中国市场第一也危险了,也许到时候,小米才不会强调自己中国第一了)

又再如,20155月的“电视门事件”,512日,雷军转发了一条有关电视销量的微博,该微博写道,“根据最近30天电视品牌数据排行数据显示,小米电视超越国内外所有品牌,成为出货量第一的智能电视品牌。”实质上所代表的是淘宝渠道的销售21852台,并不代表全部渠道数据,同天下午,海信集团(微博)公布了自统计市场数据:412日至511日智能电视销量468399台,电视总销量739754台,小米的电视销售连海信的零头都不到,谈何第一呢?(而根据中怡康发布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15周、16周、17周、18周中,小米电视销售占比分别为2.3%1.7%2.8%2.1%;同期海信的销售占比分别为13%17.5%13.8%15.2%。)

国产手机这些年是有很大发展,但需要健康发展

否则如同保健品夸大一样毁了行业

今天,中国的手机行业、互联网行业有一些不良的现象愈演愈烈,似乎不会忽悠消费者,不会夸大、误导消费者,就无法发展。

要知道,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企业已经为不良操作付出了代价,透支了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而导致信任危机和发展危机。希望手机行业、互联网行业不要重蹈悲剧。

客观说这些年,中国的手机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份额占比越来越高,但是行业需要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企业沉下心去,好好做产品,而不是玩弄各种概念,忽悠消费者,当消费者是无知的小白,利用信息不对称忽悠消费者,否则出来混的、早晚会还的,早晚要付出代价!

一旦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毁掉的不止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而是整个行业,此前,多个行业发生的事情,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多一点诚信,多一点真正做产品的务实,而不是靠夸大、忽悠、误导消费者,做出优秀的产品、提供优秀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是正道!

中国企业多一点踏实、多一点对产品的工匠精神、极客追求,中国的企业才能更加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更有竞争力!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