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商业前沿 > 营销动态 >

中国五千亿机票预订市场谁说了算?

营销资讯 2020/03/15 14:02:49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五千亿机票预订市场谁说了算?

(原标题:中国五千亿机票预订市场,谁说了算?)

中国机票销售渠道的博弈有多激烈,去哪儿机票事业部今年应该深有体会。

过去半个月内,去哪儿的机票业务遭遇了新一轮冲击——从国航宣布暂停授权代理人在去哪儿出票后,海航、南航、首都航空和福州航空纷纷发出类似通知,四大航中已有三家将去哪儿“拉黑”。

新年伊始,四大航空公司就格外强势。今年元旦前后,国内十多家航空公司先后与去哪儿网翻脸,齐齐关闭官方旗舰店,至今没有恢复商务合作。这当中,不少航空公司还曾与去哪儿专门签下推广营销合作。

从暂停直销到“全面断供”

近期东航还表示加大监管力度,向去哪儿、携程和阿里旅行等平台都发出了《关于规范网络销售平台机票销售行为的要求》。

不过包括东航在内,目前还没有航空公司对去哪儿之外的平台提出关闭官方旗舰店或者停止授权票代出票等措施。

为什么单单是去哪儿?

部分原因在于资源互补。以南航为例,南航去年与携程旗下专注企业差旅业务的携程商旅达成了战略合作。南航借合作可补充租车、酒店、旅游等其他服务,而携程商旅业务的需求也需要南航进一步的支持才可满足。

而对于越来越依靠平台发展的票代,航空公司正在进行重新思考:到底他们的价值在哪?

用董波的话说,东航真正鼓励为客户带来便捷的服务和负责的售后服务,以及真正的拥有线下客户资源、能够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但现在很多代理人并不依靠自有客户盈利,而把产品放到平台上,因为线上其服务成本也没有了,售后服务也出现很多问题。对于违规的,或者说没有产生更大价值的代理人,我们不会进行任何利益上的支持。”

这样一来,票代集聚最多、交易额又是最大的去哪儿自然首当其冲。

而按照这一逻辑,如果航司在去哪儿之后继续推动票代整顿,同样定位平台的阿里、酷讯等也可能受到冲击。不过因为其市场占比小,投诉发生也少很多,遭遇去哪儿同等程度的整顿的可能性并不大。

万家票代去向何方?

“以往航空公司有梯度奖励的模式,不管大票代、中票代、小票代做单票都可以赚钱,各得其所。”魏长仁表示,但随着航空公司大力推动直销,代理费政策过去两年时间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往前返的基础代理费率调整为零后,目前票代盈利主要依靠奖励代理费(后返)和附加代理费。不过上个月民航局下发的文件鼓励代理费按张以固定费率收取,设置基准后可适度浮动,预示着政策又将再度变化。

航空公司正在反思此前的代理费制度。董波就表示,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上出现一些价格次序紊乱现象和航空公司的代理费政策导向有关,东航计划进一步优化代理费的结构,以鼓励真正带来价值的票代合作伙伴。

如何满足航空公司的需求?魏长仁认为,需要朝有附加值的环节去延伸,比如做旅游打包产品,或者专注商务差旅业务,“以后做单票基本是赚不到钱了”。

“垄断”航司大力OTA

这种动力一部分来自于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已经不能满足光依靠机票的收入。

不止是国有航空,民营航空也纷纷依靠合作伙伴切入更广阔的旅游业务。首都航空与海航系同门凯撒旅游已经展开了深入合作,而吉祥航空去年也已经与自由行预订平台淘在路上合作淘旅行,瞄准休闲旅游市场。

第一赢销网

.

营销动态栏目

阅读排行榜

相关文章

推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