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04:05 来源:网络整理
3月18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新一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几乎涉及所有业务集团,全新定位的四大业务集团将于4月1日新财年亮相。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一封内部信中公布了组织架构重组的细节。联想集团现有的企业级业务将分离出来,成为全新的业务集团——数据中心业务集团(DCG)。联想移动业务集团(MBG)领导团队得以进一步加强,AymardeLencquesaing和陈旭东为MBG联席总裁。此外,原摩托罗拉移动总裁RickOsterloh决定离开联想。联想云服务业务集团(ECS)中大部分与产品相关的个人云服务团队将并入PC&SD和MBG,并组建全新的联想创投集团(LCIG)。
对于联想的根基个人电脑业务,将成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这一集团将包含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和其他的物联网设备。
杨元庆表示,2016年,联想集团的核心战略就是加速从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彻底的转变,实现全球与中国市场手机业务的双线突破,推动面向未来的“设备+云”战略的落地。
█相关链接:联想CEO杨元庆:2016重点布局国内移动市场
今年以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一度成为“网红”,事情起是因为联想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不尽如人意,尽管此次亏损主要原因是一次性重组支出和清理手机库存支出达9.23亿美元所致。但对于联想来讲 ,却是近六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与此相对的是,有媒体称,据《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数据显示,杨元庆2015年年薪达1.18亿元,为中国上市公司CEO首位。对于公众来讲,企业财报上的亏损数据与管理层的高薪成为最好的谈资,杨元庆也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一个成熟的CEO来说,他应该是有一定的定力,对得失要有正确、理性的认知。”杨元庆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做了联想16年的CEO,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对于善意的意见、建议我就积极吸取,作为自己改进的一个动力。而对于恶意的诽谤,无中生有的造谣,我不去理会就好了。
对于“高薪”问题,杨元庆也进行了回应:“我的工资是绩效工资,是工资加奖金,奖金要根据企业业绩来定。它一直是浮动的,不由我个人决定。”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杨元庆没有和大多数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一样拥有一定的公司股份,更不具备掌控公司的股份比例,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而联想董事会根据公司业绩给予相应的高薪无可厚非。
2015年三季报扭亏为盈
上个月初,联想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其实现了3亿美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如果除去并购所产生的非现金开支,实现了税前利润新高3.97亿美元。
再度扭亏为盈,外界对杨元庆的质疑有所减少。尤其是此前不被看好的收购摩托罗拉此次贡献了20亿美元的营收,兑现了联想此前的承诺,即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的4~6个季度内扭转亏损的局面。
杨元庆表示,移动业务的税前利润率较前一季度改善了7.2个百分点。这表明联想将发展重点转移至中国以外市场,策略收到明显成效。
据了解,联想2015年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及2014年第三季度,海外市场占比分别为83%、75%及59%。在中东-非洲、亚太新兴市场和东欧,分别超过77%、109%、37%。尤其是印度(同比增长206%)与印度尼西亚(同比增长318%)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
对于并购摩托罗拉业务,杨元庆认为,此举给联想移动业务带来全球范围内的专利保护、平衡的全球业务和领先的移动通讯技术创新能力三大竞争力。
此前,杨元庆曾表示,收购摩托罗拉至少可以在手机领域节省20%的专利费用,不论是收购摩托罗拉还好是买IBM的服务器,都是符合联想战略要求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联想2015年前三季度,主营业务中,个人电脑和移动业务营业额同比均有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2%和4%,仅企业级业务集团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联想方面表示,凭借以YOGA 4 Pro笔记本、MIIX 4可插拔笔记本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其有信心能妥善应对市场颓势,实现盈利增长,并将把握行业整合的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突围国内移动业务
从联想三大具体业务来看,个人电脑业务和企业级业务仍然在全球保持较好的竞争力,而移动业务相对成为“软肋”。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21.6%,在中国目前市场份额为40%,杨元庆表示,今年对PC业务而言,将会是守住成绩,继续开拓的一年。
企业级业务方面,并购IBM System x业务取得了良好效果,联想服务器在中国市场重返第一,占据全球第三市场份额。“联想的企业级业务集团将继续稳定其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同时把握快速增长的云计算、超大规模和超融合的机会,进一步发展。”杨元庆说。
而移动业务方面,尽管联想以5.3%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智能手机第四名,但是面对国内华为、小米的激烈竞争,联想手机并未形成清晰的品牌辨识度。“移动业务方面,我们将重新专注到中国的市场,让中国的市场实现恢复增长,在中国市场打一个翻身仗。”杨元庆说。
杨元庆介绍,目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陈旭东将亲自负责中国区移动业务。将在2016年集中优势资源采取包括打造联想手机业务的全新零售渠道,推进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重磅明星产品等举措来重新打造联想手机。
“我们已就MOTO与联想乐檬设定清晰稳健的发展战略,即MOTO专攻中高端机型,联想乐檬继续走高性价比路线,两大品牌将形成有效的协同。”杨元庆表示,将针对MOTO手机与联想手机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类营销。
通过收购IBM PC业务使联想登上全球个人电脑老大的宝座,而手机能否复制个人电脑的成功路径,在今年或将见分晓。
重组以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
去年8月3日,联想集团发布了全球范围内的业务重组计划以获得成本的节省。据了解,联想当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200名,其中摩托罗拉移动员工占绝大部分,这将带来6亿美元的一次性成本。联想方面表示,摩托罗拉和联想手机整合之后将节省大量的人员成本。
杨元庆此前表示,裁员重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个人电脑市场下滑严重,联想个人电脑下滑缓慢,联想应对核心业务下降所面对的挑战,为了保证效率,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另一方面,在并购摩托罗拉和IBM System X业务后,现在依然处于重组期,还在重建模式,重建业务,让其变为增长引擎和利润引擎需要时间。
“我们如期清理了智能手机的历史库存,并简化了产品组合,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我们还调整了产品开发周期,确保今后联想产品在每个季节、每个关键时点,都能具备足够强的竞争力。”杨元庆表示。
此外,PC业务、并购业务、企业级业务等方面,联想也进行了整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
当然,“刮骨疗伤”式一次性重组支出和清理手机库存让联想去年第二季季度支出达9.23亿美元,也造成六年以来首次亏损。
互联网转型落地
2015年年初,杨元庆曾在公开场合时列举了该年度联想的三件大事:首先,在完成IBM System X业务并购后,2015年的重点放在业务整合,实现协同效益,改善盈利,促进新一轮的业务增长;其次,除了企业级业务,在移动业务上实现大的突破;第三,联想要加速向互联网转型。
而事实上,外界对联想的互联网转型速度存在质疑,认为杨元庆在这一轮转型中反应略慢导致联想目前的落后现状。
对此,杨元庆并不认同,他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联想的转型之路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
杨元庆介绍,作为传统科技厂商,联想在“拥抱互联网”的道路上,从生产导向上做出了端到端的变革。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从销售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从与用户的单点接触转向多点接触。
“对于联想的转型而言,我们是有自己的步骤的,不会为了转型而转型,而是在发展核自己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善用互联网为我们的业务赋能。”他列举了联想在销售模式和服务模式上的互联网探索。
杨元庆介绍,在销售模式方面,联想采用了企业商城,加上京东、淘宝、苏宁等间接电商,以及实体渠道的混合销售模式。以联想和京东开启的“联想超级品牌日”活动为例,当天销售速度创下手机京东电脑品类单品牌销量最快破万台纪录和单品牌销售额最快破亿纪录,全天全品类销售额达到2015年手机京东“双11”当天同品类销售额的3.68倍。
此外,联想还尝试通过网络引流的同时,也向实体店引流,让用户有亲身体验产品的机会。同时利用数据化的平台记录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线下实体店进行改造,发展成集展示、服务、体验、销售于一体的“4S”店,增加服务对用户的“黏性”。
服务模式也是联想变革的重点之一,建立了服务领域的O2O模式,以全新的方式与用户直接互动。用户可以在网上选择喜欢的工程师,满意度评分最高,或者距离自己最近。服务结束之后,用户可以写评价,特别满意的还能打赏。这就变被动为主动,为用户创造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让用户的体验更加舒心、更加人性化。
“互联网转型的关键在于企业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工作,洞察用户深层需求,依靠自身的核心基础创新产品。未来我们也要在这个方向继续发力,基于用户需求,又高于用户需求,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杨元庆表示。
直面压力
对于杨元庆而言,外界对他个人的评价并没有影响他工作的重点,他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带领联想这艘历经三十二年风雨的巨轮顺利前行。
“时代的变迁、新的行业趋势的挑战、新的业务模式的挑战是我当前的三大压力。”杨元庆说,做企业,尤其是想把企业做大,在各种压力下恐怕没人不焦虑。联想在传统IT领域耕耘了这么多年,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互联网+”浪潮,联想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年轻,积极推陈出新,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而保持年轻化的秘诀就是不断地创新。
杨元庆此前曾表示虽然自己性格内向,但是为了公司的需要,他要去开微博,做时尚先生。杨元庆认为,要想推动联想变革,他自己必须带头去改变,不断去学习、接受新的东西来保持年轻化。
褒奖也好,批评也罢,杨元庆说,我并没有想过成为不平凡的人,我只是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哪怕开个饭店,也要努力做到最好。
一位与杨元庆有过工作接触的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杨元庆很专业,也很务实。
█相关链接:联想大重组:成立创投集团包含乐基金和投资管理部 新组织架构曝光
投资界
部+ 子公司”+“联想加速器和创业服务”的全链条架构。其中,贺志强担任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联想创投集团包括联想乐基金、投资管理部及部分投资业务。所有改变将在4月1日生效。
投资界消息,联想集团今日宣布了新一年的组织架构调整,公司将成立新的“联想创投集团”,通过投资和孵化手段布局前沿科技,推动联想未来的创新发展。
组织结构将调整为“风险部及部分投资业务。所有改变将在4月1日生效。
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任命如下:
1. 风险投资:联想乐基金
该业务将专注于早期投资,关注前沿技术和新业务模式的发展。过去五年,乐基金共投资30余家初创企业。
2. 投资管理部
投资管理部肩负投后管理及子公司的独立分拆和投融资发展的责任,借助资本力量帮助各所投公司加速发展。
3. 子公司包括:
茄子快传
在线身份认证
联想智慧医疗
联想企业云
智能生活
联想智能眼镜
联想懂的通信
4. 联想加速器和创业服务
将创建联想加速器和创业服务平台,为初创团队提供全价值链孵化服务。发挥深港地域特色和优势,挖掘科研院校的核心技术资源和人才。
5. 大数据平台
专注于构建联想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以数据驱动产品优化,推动公司云化和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同时将探索大数据的商业化机会。
6. 人力资源/财务/市场
团队将聚焦于支持联想创投集团及子公司的发展和竞争力建设。
在联想组织结构调整后,联想系的代表机构:联想之星、乐基金-联想创投、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控股投资。
附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 EO杨元庆内部信:
各位同仁:
去年我们做出了清晰的战略布局,我们的业务要更加多元化,更加以用户为中心。我们进一步夯实了业务根基,并整合两大并购业务,即System x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要在个人电脑、移动业务和企业级业务这三大增长引擎中赢取胜利的战略十分明确。今天我们将对一些关键组织架构和领导层做出调整,在加速业务转型的同时,更要继续保证战略执行有力,推动业绩增长。
第一、现有的企业级业务将分离出来,成为全新的业务集团---- 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下称DCG)。新的DCG 将更快速,更灵敏,更有力地挑战竞争对手。Gerry Smith 将担任DCG总裁,直接向我汇报。P, eter Hortensius将加入DCG,任DCG首席技术官并领导战略职能,并兼任联想首席技术官直至找到继任者。周庆彤将任DCG首席财务官,同时兼任联想首席信息官。Roderick Lappin将晋升为高级副总裁,领导DCG全球销售职能。很明显,DCG将拥有一支经验深厚的领导团队。
第二、进一步加强移动业务集团(MBG)领导团队,让执行更加高效。我们必须赢得中国市场,在新兴市场加速增长,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我任命Aymar de Lencquesaing和陈旭东为MBG联席总裁,向我汇报。旭东将负责中国市场端到端的产品、销售和营销。Aymar将领导MBG中国以外的业务,包括研发、产品、供应链、以及全球4个大区的运营(亚太、北美、拉美、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此外,Rick Osterloh决定离开联想。在此我对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以来Rick的平稳领导表示感谢。Rick此前的团队将向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兼摩托罗拉移动总裁Aymar de Lencquesaing汇报。
第三、为更好落实“设备+云服务”战略,云服务业务集团(ECS)中大部分与产品相关的个人云服务团队将并入PC&SD和MBG,打造端到端的产品用户体验。因此,我们将重塑ECS使命,组建全新的联想创投集团(LCIG), 由贺志强领导,致力于投资创业公司,小型业务分拆和新技术探索。
第四、最后一项调整涉及我们的核心业务,个人电脑。这是我们的根基,我们一直在提升市场份额,取得盈利性增长,并加强全球领先地位。加上平板电脑,可插拔设备和其他新智能设备的广义PC市场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为更好地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将成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由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ianfranco Lanci领导。这一集团将包含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和其他的物联网设备。
我们现有的大区架构及全球运营团队将继续向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ianfranco Lanci汇报。今天也将任命两位新的大区领导。北美大区首席运营官,业内资深的Emilio Ghilardi将任联想集团副总裁及北美大区总裁。首席战略官Ken Wong将升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并接替Roderick Lappin成为亚太大区总裁。童夫尧将晋升为联想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Barry Au将晋升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集团财务管控,并任大区及LCIG首席财务官,向首席财务官黄伟明汇报。祝贺各位履新!
下周,大家会收到相关领导发出的更为具体详细组织结构邮件。新的组织结构和任命将从4月1日起生效。
在执行战略并达成业绩目标的同时,完成组织架构的调整无疑是有挑战性的,但联想在这方面的能力已经反复得到证明。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我们有正确的战略,在各项业务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既要坚持不懈,又要推动转型,并不断加强执行力这一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谢谢大家!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2016年3月18日
原标题:联想今天进行了一次重大重组,然而很少人关注
联想终于来新闻了。
3月18日,联想集团进行了组织架构重组,将原有业务分成四大业务集团,并于4月1日正式实施。
经历多次架构调整的联想集团,用柳传志的话来说,这一次联想面临的是第四个坎。先来简要了解这次重组的四点内容:
1. 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从原本的PC业务集团独立。
2. 移动业务集团(MBG)将由Aymar de Lencquesaing和陈旭东共同作为联想全球移动业务联席总裁。
3. 成立联想创投集团(LCIG),由云服务业务集团更名而来,包含之前乐基金等相关业务。
4. 原MBG旗下的平板业务,VR/AR部门划入PC业务集团,将成立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集团(PC&SD)。
这次的调整又预示着什么?
个人电脑业务一直是联想的根基,占据着联想的半壁江山。这一次调整,将平板业务和VR/AR业务划入其中。到目前为止,PC&SD业务集团已经涵盖个人电脑、平板、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和其他的物联网设备。联想的这一步举动也算是稳中求进,平板电脑(包括二合一电脑)与PC的气质更为契合,而VR/AR是当下火热的领域,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归入PC部门,无疑是想有更多的试水和扶持。
移动业务集团除了把平板业务移出,负责人陈旭东的权限也收缩了,由原来的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业务集团总裁调整为只负责中国市场端到端的产品、销售和营销并担任MBG的联席总裁。Aymar负责MBG国外区业务,包括包括研发、产品、供应链、以及全球4大区的运营。表面上看,国内外业务分开管理是一个更为合理的做法,但也不难看出,联想高层对于陈旭东在此前一年的移动业务并不满意。
联想创投集团(LCIG)的成立也预示着联想在投资模式上的转变,该集团负责人贺志强表示,联想创投的组织结构将调整为“风险投资”+“投资管理部 + 子公司”+“联想加速器和创业服务”的全链条架构。目前,集团旗下已经包括了晏飞领导的茄子快传、柴海新领导的在线身份认证、林林领导的联想智慧医疗、尉伟东领导的联想企业云、姚映佳领导的智能生活、白欲立领导的联想智能眼镜、王帅领导的联想懂的通信。
成立数据中心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与个人云、应用相关的业务分散到其他业务集团。联想将试图通过现有云端服务打造企业级服务应用,提振其在企业级服务中的占比。2014年初,联想出资23亿美元,收购IBM全部的x86服务器。
今年1月29日,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现身联想春节联欢会,回顾了过去联想遇到的三道坎,同时坦言正面临第四道坎:PC业务的规模实际被压缩,新业务如手机、服务器、互联网服务等却不尽如人意。
PC方面,受到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全球PC出货量下滑,而作为其中的龙头之一,联想受到的冲击也相当严重。
手机方面,联想手机在2015年的销量同比大跌18%,市场份额也在下降;而友商华为在全球市场获得了1.05亿的出货量,小米获得了7000万部的手机销量,已经把联想远远甩到了身后。
企业级市场方面,根据美国科技市场咨询公司Gartner的数据,联想收购的IBM x86服务器领域,在2014年四季度的份额为9%,但是2015年二季度已经下跌到了8.3%,三季度增长到了8.6%。
不难看出,联想当下的情况是基础业务增长乏力,新业务又难以有太多突破。如温水里煮久了的青蛙,虽然觉察到危险,却总是挣扎不出来。
而这次联想又一次架构重组,也是在针对未来进行一次新的转变。但是研发的加强,以及内部制度的改进,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Counterponit国际分析公司分析师闫占孟对此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觉得联想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移动业务和人员管理架构。
“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冲着移动业务和管理架构去的,关于云服务和企业级业务相关的改革也有,但对比手机业务和管理架构来讲,更多的是优化。”
闫占孟认为,联想改革将会分三步。
第一步,是将企业业务和用户业务分拆,因为这两者业务完全不同。
第二步改革则是它的核心——移动业务。众所周知移动业务是联想整个业务中最差的一块,所以它只能寻求变革。
第三步,是人员管理机构和架构。联想研发实力并不差,能够做出好的产品,但它的问题出在了内部管理之上,管理内耗导致联想失去了很多机会。
而在移动业务上,由于前两年联想刚刚收购摩托罗拉业务,表面虽然已完成,但实际需要磨合消化。
对于联想本次架构中提及,将云服务分拆,成立联想创投集团,进行创业投资和孵化。闫占孟对此认为,联想要做创投的目的是因为它需要一些创业团队帮它做创新产品和业务。而创新产品和业务不一定能在联想的架构中产生,所以联想才会成立创投集团。
“即便改革变化也不会很大,起码今年是没机会了。”闫占孟最后对i黑马说。
而就在i黑马采访的中间,却产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获得联想架构重组的消息后,i黑马也询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想了解下此番联想的动态。但连问了六七人,其中包括几位分析师、联想系出身的创始人、IT记者,结果得到的答案全是“不知道”、“完全没听说”、“我已经不关注了”、“没看明白”等等。如果不是这些朋友都不便发言,那么就是,联想的变动,已经完全得不到行业的重点关注了?如果此事为真,那还真不由得让人为这个PC帝国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