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资讯 2020/03/15 14:16:50 来源:网络整理
(原标题:快播的江湖)
快播案发前,在烧钱已久的视频江湖中,大佬们已完成“技术立身、聚集用户”两步,正以“内容上岸”建立全新竞争规则,并谋求以此盈利。“用户量第一”的快播,未能跟上节奏,且因侵权成为众矢之的,引江湖不快,大佬生怨。“第一”则像迷幻药、千斤坠,让人沉迷且无法改变,也滞后着江湖规则之变。以刑事案落幕的快播身后,一个内容至上、收费观看的时代已经到来,网上喧嚣,更像是用户对过往的一番感慨。盈利模式、技术创新、法规制约三者间的关系,正成为业界思考重点。
一线调查
谁在围剿快播?
快播案,已然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符号。身后的视频江湖,正从免费时代向收费时代大步跨进,法规、环境、技术都在推动着“草莽上岸”。
技术立身,用户聚集,内容上岸……视频江湖的大佬们,均沿此路径而行。背后推动者,有资本,有法规,有竞争环境。王欣的诸多言谈显示,事发前,他已意识到江湖变化,且表态要做出改变,但他和快播最终落停在“刻度线”外。
一个江湖的渐变之路,在快播“涉案”时间段前,已走出鲜明轨迹,持续烧钱多年的大佬们,已经开始全新的竞争规则,而外部环境,也在此时彻底改变。
技术吸引“门徒”
因此,关于快播曾与许多成人网站合作的传言一直存在,被质疑其起家优势更多的是依赖于色情内容。这也是快播案的主要争议点。
灰色商业模式之殇
“大多数视频网站,例如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要支付带宽和内容成本,占到公司成本的百分之五六十,很难盈利。但是快播几乎不需要承担内容成本,带宽成本也是极少的一部分,所以更容易实现盈利。”熊飞说。
有说法称,视频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对比成本,不难看出钱烧在哪里。“带宽和内容是这个行业烧钱的主要方面。服务器和带宽是硬件保障,随着用户量的增大,为了保证视频播放的流程、画质清晰,这部分的投入少不了。”李易向本报记者分析视频行业是如何烧钱的。
“几年前,一部电视剧才卖几万、几十万元,现在一集电视剧的价格就可能卖到几百万。近几年版权价格不断提高,整个行业对内容的投入越来越大,还有自制内容走向精良化,成本不断攀升。”马世聪说。
此外,熊飞补充道:“一些营销、公关费用也不可小觑,这一点上跟其他行业没有差别。”
但所有人都深知,视频始终是互联网江湖中的“硬通货”,其未来价值甚巨。所以从来不乏投资者,但烧钱游戏在持续多年之后,投资者、视频大佬们都已开始反思。
厮杀规则渐变
与视频网站大把撒钱买版权相伴随的,是行业的版权意识和内容监管不断加强。有外部作用,但更有来自视频江湖本身的反思——竞争模式、规则必须改变,否则大家都处于一种无底线竞争中,烧钱将变得无意义且无回报。
前风行网创作总监、互联网原生视频内容公司创业者侯志辉表示:“市场竞争和商业化的充分发展使得版权保护越来越好。最早的版权商进行维权时效果并不好,反倒是视频网站开始互相维权后行业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这些视频网站想要以独家的内容把观众留在自己的网站上,所以他们维权的动力、能力、积极性都比版权商和政府强。”
而对于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的监管,则主要倚重政府。
“不良内容管理,最核心的动力来自于政府更强硬的管制。如果仅仅从市场本身来说,这些企业对内容的审查监管动力不会特别强,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强硬的态度和强大的监管力度,推动内容不断地净化。”魏鹏举表示。
事实上,在不少网民看来,大部分大型视频网站都会存在一些低俗、色情或暴力的内容,而快播为何成为政府“开刀”的对象?在魏鹏举看来,这就是一个执法的边际效益问题,对于快播进行管制,边际效应较大,有示范效果。
记者从裁判文书网查询到,近年来,跟快播有关的版权纠纷时有发生。号称只做观影软件、不涉及播放内容的快播,在事发前已经成为多家同行指控在内容上构成侵权的对象,快播接连输掉了官司——相关判决中,王欣本次案件中的辩护内容,同样也出现在那些庭审中。那些诉讼之后,留给快播的“内容空间”急剧压缩。
快播出事后,一些行业人士开始思考和探究,政府对于不良内容管制的标准和边界在哪里?对此,魏鹏举表示,内容管理的标准一直是中国互联网环境的老大难问题。“我也是国家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的委员,据我了解,在内容审查这方面,我国在短期之内很难出现公开统一的标准。目前基本上还是依据十大类不允许(如不允许反党反社会主义、不允许出现淫秽色情内容等),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原则。”
一位接近快播的人士这样说道,王欣比较固执,也有些理想主义,快播尝试过转型,但最终并未放弃其“核心内容”。
在熊飞看来,快播此前的赚钱模式太容易了,所以转型的紧迫性不太强。刚开始是退出快播大屏幕,想要硬件转型,后来还想做视频购物。但是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以前赚钱太容易了。
侯志辉表示,这些靠盗版和不良内容发展的小网站肯定是没有前途,转型很难,没有转型的方向,只能靠打擦边球赚一些快钱,而且行业的监管也会越来越严格。
内容的江湖
在李易看来,盈利的关键是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现在行业很困难,如果不困难,这些企业就不会纷纷制作自制剧、成立影视公司、做发行等如此折腾。如果某个领域盈利很好反而不会这么折腾。
“视频行业的苦日子要熬到中国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应该为版权付费的时候,不管这个费用是高还是低,但用户习惯的改变需要很长时间。
如今行业尚未完全发展到寡头垄断的地步,大家害怕的是,视频公司开始跟欧美接轨,网民却没有接轨,付费习惯尚未养成时,突然有一个家伙跳出来说,我跟你们反着干(提供违反规则的内容),那用户都跳到他那边去了。”
洪波表示,互联网视频网站盈利后被压主要是竞争导致的,在国内的视频网站领域,从来没有一家企业把整个行业给垄断了,几个巨头差不多的规模,竞争非常激烈,高强度的竞争必然导致谁也不敢急于去赚钱。“你如果急于去赚钱,意味着你可能会退出竞争,退出竞争最后你还是会赚不到钱。现在大家都在集中精力想办法怎样买更多更好的内容,做更好的推广,烧钱抢占市场。并不是他们没有商业模式赚不到钱,增加付费项目,增加广告收入,肯定是能赚钱的,但现在谁都不敢这么做,因为这样会损失用户,最终使得竞争对手获利。”
免费的江湖,渐行渐远,用户在斥骂声中不情愿地步入新时代。此时,快播案赢得的热闹“舆情”,更像是一次回望过往的集体感慨,但人们都明白,所怀念的那个“美好时代”,有太多自我想象的成分,且绝不可能重新来过。也因此,这份怀念像所有的非理性情感一样,短暂,却强烈到满是眼泪和口水。
责任编辑:钟齐鸣
第一赢销网.